

读者来信(1120)
作者:三联生活周刊文明城市与文明养狗
微信同学群里有人发了一段视频:两个穿制服的汉子在居民小区里围追流浪狗,其中一人甩出网兜将狗套住,另一人挥棍狠狠将狗砸昏,视频里传出狗的惨叫声。
据说,全市正在迎接文明城市的复查,而这次检查的重点就是文明养狗。除了必须办理养犬证外,市民遛狗得自觉牵绳,没挂牌的狗一律做无主犬处理。
同学们的意见基本分两派:一派认为,这样捕捉流浪狗太残忍,缺乏人道主义精神;另一派则觉得,小区里的流浪狗对老人和孩子都是潜在的威胁,正好抓住这个契机管一管。
我所在的小区南门口就有一只流浪狗——被主人遗弃的小黑。它个头虽不大,眼神看起来却异常凶狠,身上肮脏的黑色毛发长时间未清理,沾满碎树叶和泥巴,一缕一缕板结着。每当有行人路过,小黑便追着狂吠一通。夏天时,我骑自行车露出小腿,就怕它扑上来咬一口。没有行人经过时,小黑爱端坐在道路中央,颇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可能有邻居拨打电话报了警,这次小黑被带走了,说是送到了郊区的犬只留检所。
其实,市区早在2012年就出台了《养犬管理办法》,倡导文明养狗,对不办证、不牵绳、遗弃、扰民等不文明行为颁布了相应的处罚标准,罚款额从两百到数千元不等,可总有人置若罔闻,不顾别人的感受。
同事阿峰住在我隔壁单元。他酷爱养大型犬,不是温顺的金毛或是聪明的拉布拉多,而是似狼非狼、叫不上名来但异常彪悍的那种。在小区里饲养大型烈性犬,显然无法领到证。阿峰养的大狗,常常三五个月之后便不见了踪影,过段时间他又领回来一只新的。他时不时地放任这百十来斤重的大家伙在小区草坪上撒欢,左邻右舍只能绕着走,但难免会和这个庞然大物狭路相逢,老仲就是其中一位。
老仲喜欢晚饭后在小区散步,散步后找棵大树,在树下打太极。有次他练得正酣,忽然感觉有人拍他的右肩膀。老仲右耳听力不大好,扭过头去准备打招呼。这一扭头可把他吓得魂飞魄散。原来,阿峰的大狗两只前腿趴在老仲的肩膀上,他扭头看到的竟是呼哧喘气的狗头!
“别怕,这狗不咬人!”阿峰试图解释。老仲被吓蒙,一时答不上话来。我在旁边看到,也是惊出一身汗。这只大狗,对阿峰来说,是宠物,对邻居们而言,则是一只可能会伤人的恶犬。
这次全市开展的大行动,阿峰的大狗也被送走了,大家终于舒了一口气。
文明养狗,知易行难。这不是仅靠罚款就能督促人们做到的,也无法凭借大整治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市民素质需要不断提高。我们在追捕那些流浪狗的时候,也应该文明一点。(读者 盛夏)
代写论文的乱象
朋友要评职称了,需要发表专业论文,她不知道怎么写,问我该怎么办。因为她的领域我一点也不了解,于是建议她去网上看看类似的论文,学学人家是怎么写的。结果,这一句话提醒了她,她忽然想起前同事曾经提到过,现在网上有很多代写论文的机构。
她就这样“醒悟”了,立刻上网搜索。果不其然,没一会儿就加了好几个代写论文业务员的联系方式。经过一番了解,她最终确定了一家,继而开始跟对方谈价钱。价钱还不便宜,一篇3000字左右的,收费得3000元,如果要出专著的话,差不多需要几万块钱。
其实我早就听说过代写这个行业,一个写作的文友就在一家代写公司工作,据她透露,这样的公司很多,只要肯出钱,就能解决各种问题。他们公司什么领域的文章都接,包括医学、教育、建筑……对此,我很纳闷,曾问她难道这些知识她都懂吗?她回答我,不用懂,网上什么内容都有,直接去摘抄修改就可以了,只要查重率不超过杂志要求的比例。她还说,自己做的时间短没什么经验,有个同事干得比较久,一个星期就能攒出一本书来。
我想起自己当年评职称的经历,也是需要发表论文,但那时我们都是查资料自己写,写的也是跟自己工作密切相关的内容。写完之后,我们会找行业杂志发表,交200块钱,算是版面费。投稿的论文杂志社有专人审核,没什么问题才能刊发。然后我们凭此申请职称,接着,工资就会涨一部分。而现在,我真没想到,竟然发展到了可以不用亲自写,只要花钱就全部包办的地步。
对此,我又咨询了身边的几个朋友。其中一个在私企工作,他说自己的公司根本没有职称评定这一类的说法,从来都是不看学历不看职称,只看工作能力;而另一个朋友在学校工作,据她说,必须得评职称,这除了关系到工资收入,还可能关系到自己未来的发展;第三个朋友在国企工作,他说公司对有职称的人员每个月都有固定的奖励措施,差距还很大,所以大家都争着评职称,有的还到处找论文。
因为有市场,所以代写论文的乱象应运而生。只是,这种代写的论文或专著能代表什么?
(读者 巴拉)
电梯与养老
我所住的小区统一都是一楼车库加上四楼带阁楼的结构,按照国家相关规定是没有配备电梯的。以前,我从来不觉得住宅小区里装不装电梯有多重要,因为对于身体健康、腿脚利索的人来说,人多的时候,六楼以下走楼梯比乘电梯还要快。但是近半年来,身边几位老人的遭遇让我意识到,年纪大了,依靠电梯出行是很有必要的。
住在三楼的桂阿姨是一名退休小学教师,70多岁。老伴去世后,她一个人住。人到中年的女儿一家三代住在她对面的楼里。女儿要忙着带外孙,于是一家人决定送桂阿姨去养老院。可桂阿姨有点“清高”,和同院的老人处不来,去了不到三天就和人闹矛盾,养老院只好打来电话,让家属把她接回家。
于是,桂阿姨的女儿每天早晚来送饭时,楼道里经常传出她的呵斥:你就不能好好在屋里待着?我一大堆事,哪有工夫带你出去遛弯儿?再说了,你腰腿膝盖又不好……
和桂阿姨一样觉得闷,老想出去的老人,还有住在四楼的张好婆。年近九旬的她是我们这个单元里年纪最大的,别看她瘦小,又佝偻着身子,可精气神儿倍儿好。因为爬不了楼梯,她坚持住在一楼的车库里。一大早,张好婆像楼道口的“门神”一样,来来往往上下班、买菜遛狗的住户们,都逃不过她那双老迈而深邃的眼神。以至于有人调侃说,好婆比人工智能门锁还能防贼防盗呢。
其实,张好婆的儿子老王是银行退休人员,早已成家立业,一家人生活富足,家境殷实。老王不舍得老娘一个人住车库,但又非常无奈:人老了,有时就像小孩一样,根本不听劝。
后来,孝顺的老王还是坚持己见购置了一套带电梯的房子。装修完毕,他带着好婆,一家人都搬走了。可不到三个月,竟然传来了好婆去世的消息。
原来平时一贯无病无灾、身体并无大碍的好婆,去了新的住处,再也不能像以前一样,守在楼道口看人来人往,又没啥熟人串门扯闲篇儿,只好整天闷在家里不出门。一场重感冒诱发了好婆的心脏病,送去医院也没能抢救回来。
目睹了这几位老人的经历,我不禁想:对于我这样的中年人来说,延迟退休如今已成定局。无论买不买电梯房,自己和家人都要好好锻炼身体。毕竟,什么都不及一副健康的身体重要啊。
(读者 清风吴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