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烈士寻亲
在西藏自治区边坝县烈士陵园,曹炳忠烈士的墓碑被重新描金。这一消息通过视频传递到河南泌阳,98岁的曹华亭老人终于“见”到了弟弟的安息之地,了却了65年的心愿。在山东省宁阳县,李树忠烈士的遗骸被找到,李树忠的妹妹、88岁的李秀美激动不已,74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额济纳旗,14座无名墓碑中的8名烈士身份得以确认,这是当地检察机关、退役军人事务局和志愿者共同努力的结果。
这一幕幕,是我国近年来“为烈士寻亲”行动的缩影。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已有约2000万名烈士为国捐躯,其中有姓名记载的只有196万名。从法律监督到科技赋能,从行政推动到民间接力,这场跨越时空的红色追寻,不仅是对烈士的告慰,更是民族精神的觉醒与传承。
“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检察机关在英烈保护领域加强法律监督,为烈士‘正名’,帮助烈士亲属圆梦,同时也推动了全社会对英烈精神的尊崇与传承,维护了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负责人表示,“当前,我国不少烈士陵园仍有无名烈士,检察机关将持续加强与退役军人事务部门的协同协作,帮助更多的烈士亲属尽早找到亲人,让烈士魂归故里。同时进一步加大烈士寻亲工作和英烈纪念设施保护力度,以法治力量强化全社会对红色资源的保护意识,更好地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
让忠魂归根,让精神永续,这是对历史的回答,更是对未来的承诺。
上一篇:
箭扣长城上的“检察蓝”
下一篇:
为烈士点亮“回家的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