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传统文化 伴随剪纸同行
作者: 王露
剪纸的由来
剪纸艺术,这一浓缩了岁月长河智慧的艺术形式,最早可以追溯到远古时期。彼时,我们的祖先们尚未发明纸张,但他们已有用图形和纹饰来记载和表达的习惯。青铜器、竹简、兽皮等载体成为他们寄托思绪和记录生活的工具。纸张出现后,这些创造性的图案逐渐转移到了纸张上,焕发出新的艺术光彩。
随着纸张的普及,剪纸艺术也逐渐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每逢农历新年,家家户户便会制作或购置窗花,贴于窗户之上。一幅幅象征吉祥如意的剪纸图案成为辞旧迎新的一种标志,寓意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祝愿。嫁娶之际,剪纸作品成为仪式中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如意、幸福等美好祝福。
随着时间的推移,剪纸艺术并没有因为现代科技的发展而被遗忘,反而不断焕发出新的生机。现代剪纸艺术家们在继承传统技艺的基础上,融入了更多的现代元素和创意,使得剪纸艺术在现代社会中具有更强的生命力和吸引力。
剪纸的分类
单色剪纸
单色剪纸是剪纸艺术中最基本且富有传统韵味的一种艺术形式。作为中国传统民间艺术的一部分,单色剪纸不仅仅是一种视觉艺术,更是一种中华文化的传承和表达。单色剪纸风格简约,通过鲜明的色彩与线条的组合,传递出无限的艺术魅力。单色剪纸主要由红色、绿色、褐色、黑色、金色等颜色的纸张剪成。每一种颜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都有其独特的寓意。
单色剪纸的主要用途包括窗花装饰和刺绣底样。在传统节日或喜庆场合,人们喜欢在窗户上贴上红色的剪纸窗花,这不仅增添了节日的喜庆气氛,还象征着美好祝愿与祈福。对于刺绣底样来说,剪纸提供了一个富有创意和独特的图案基础,这些图案经过刺绣工艺后更显得栩栩如生,富有立体感。
单色剪纸主要有阴刻、阳刻和阴阳结合三种表现手法。每一种手法都有其独特的技巧与风格。单色剪纸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包括折叠剪纸、剪影、撕纸等。折叠剪纸是一种将纸张多次折叠后再进行剪裁的方式。这种方式能够生成对称且反复的图案,常用于制作窗花和装饰品。折叠剪纸的创作过程充满了惊喜,每一次剪裁打开之后都能看到一个全新的图案。剪影主要通过剪出物体的轮廓来表现,这种形式注重形态和轮廓的美感,常用于展现人物、动物、植物。剪影剪纸讲求简洁与明快,通过锐利的轮廓勾勒出物体的基本形态和特征。撕纸是由传统的民间剪纸衍生出的新类型,其方法是利用不同类型的纸,采用手撕的方法形成造型。以手代剪自然会受到很大的局限,不适合表现巧工细琢的效果,但正是这种方式恰恰显示出它独特的艺术个性。
彩色剪纸
彩色剪纸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传统艺术形式,它不仅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还蕴含着丰富的艺术价值和工艺技术。在同一画面上运用两种或多种颜色的剪纸,不但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还能够赋予剪纸作品更强的生命力和表现力。点色剪纸是在白色剪纸上进行染色的一种技法。点色剪纸通常是用白纸剪成所需要的图案后,将特定部位染成指定颜色。这一技法,使单一的白色剪纸变得色彩斑斓,增加作品的视觉冲击力和美感。拼色剪纸则是通过套、衬、分、拼等手段,将两种或多种色纸剪叠在同一画面上,从而形成丰富的色彩层次和复杂的图案。
剪纸艺术进入校园的意义
剪纸艺术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瑰宝,源远流长,历史悠久。它不仅仅是一把剪刀、一张纸这么简单,更是人们生活的组成部分,表达着创作者的喜怒哀乐,寄托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随着时代的进步,剪纸艺术进入校园,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这不仅有助于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还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现代学生的生活节奏快,学习压力大,剪纸艺术作为一种安静而又充满乐趣的手工活动,可以有效缓解他们的紧张情绪。通过学习剪纸,学生们可以在繁忙的学业之余找到乐趣,享受创作的快乐,从而调节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剪纸不仅是一项技艺,更是一种艺术创作。学生在学习剪纸的过程中,需要运用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将一张普通的纸变成各种各样的艺术作品。这不仅锻炼了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他们的创造性思维。
剪纸艺术进校园有助于学生了解和传承传统文化。剪纸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在剪纸作品赏析、竞猜环节,同学们不仅欣赏了各类题材的中国剪纸作品,还共同探讨了剪纸艺术中蕴含的丰富内涵,深入理解了剪纸艺术寓意深刻、传递美好祝愿的特点。通过这些活动,学生们不仅熟悉了剪纸技艺,更加深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同,增强了他们的文化自信。
中国剪纸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交融于各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是各种民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喜庆的节日还是日常生活,剪纸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装点着人们的生活空间。
作者单位|扬州市广陵区霍桥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