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运气?“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

作者: 王柏懿 樊敏

“石头剪刀布”的秘密

“石头剪刀布”作为一种古老的猜拳游戏,其游戏规则也十分简单,石头克剪刀、剪刀克布、布克石头。我们假设小明和小红两人进行“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其中小明随机出手,而小红采取了某种游戏策略。此时,双方获胜的概率相等且都为1/3。

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有一方绝对随机地出手,那么“石头剪刀布”就是全靠运气、绝对公平的游戏。但是很可惜,人不是机器,人类的习惯、想法甚至心情都可能改变自身的行为。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拥有了研究其制胜策略的机会。

“石头剪刀布”的制胜策略

策略一:先出“布”

日本的一项研究表明,人类行为的随机性是具有局限性的。也就是说由于人类有自己的偏好和习惯,无法做到在猜拳时随机出手。那么这种偏好和习惯就会成为博弈中最容易被攻破的方面。

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在2015年发表论文对人们“石头剪刀布”的出手规律进行研究,他们招募了360名学生并将其分为60组进行了长达2个小时的“石头剪刀布”循环赛,最后发现玩家出“石头”“剪刀”和“布”的概率分别约为36%、32%和33%。虽然数据相差不大,但是也可以看出,人们在玩“石头剪刀布”时“石头”手势出现的最多,“剪刀”手势出现的最少。

所以,我们的制胜策略一就是遇事不决先出“布”,“布”能够压制出现概率最大的“石头”,并且还要注意少出“石头”。这一策略会使我们最大程度地赢在起跑线上。

策略二:以退为进

人类是社会物种,而我们作为其中的一员,大部分的时间也会花在与他人的互动上。有研究表明,人与人互动的过程中大脑和行为会相互影响。那么猜拳的过程也不例外,上一局的胜负会影响人的大脑,从而影响下一局所出的手势。

浙江工商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做的实验发现,当一个人在一局“石头剪刀布”中获得胜利后,会更倾向于保持上一局所出的手势,而当一个人失败后,在下一局中会更倾向于出克制上一局获胜方的手势。例如,当一个人用“剪刀”赢下了一局,那么下一局他大概率还会出“剪刀”;当一个人用“剪刀”输掉了一局,那么下一局他大概率会出“布”。平局的规律不太明显,所以将其从讨论范围排除。

通过分析以上的研究结果可以得出一种简单的反制策略:在非平局的情况下,无论你是赢了还是输了,下一局都可以出被你自己这一局的手势克制的手势。继续上面的例子,当一个人用“剪刀”赢了你的“布”,他下一局大概率还会出“剪刀”,那么你就要出被你这一局的“布”克制的“石头”;当一个人用“剪刀”输给了你的“石头”,他下一局大概率会出“布”,那么你就要出被你这一局的“石头”克制的“剪刀”来赢下比赛。

在这个策略中,我们以退为进,虽然看似退了一步,被上一局的自己所克制,但是能在这一局中更大概率地克制对手。

策略三:闭眼玩法

掌握“石头剪刀布”背后的概率分布对于决定胜负是十分重要的,但是既然是对决,那么“石头剪刀布”肯定不只有技巧上的博弈,还会有心态上的斗争。这就是为什么“石头剪刀布”全球锦标赛中有的选手选择穿各种各样的奇装异服来影响对手的心态。

心态的稳定性在比赛中至关重要,当领先时,选手容易陷入“胜利者效应”的陷阱,产生过度自信和放松的心态,从而降低了对比赛的专注度和警惕性,给了对手逆袭的机会。同样,当面对对手的强势反击或比赛中的突发状况时,选手可能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自我效能感降低,这种消极的自我认知会削弱意志力和坚持下去的动力,从而影响比赛结果。

所以,为了避免被对手的表现或者某一局的胜负影响心态,我们可以选择闭眼进行游戏,不看对方也不看战局,最大程度上保持自己心态稳定的同时还能给对手造成心理压迫。除此之外,如果还有余力的话,可以在不影响自己的情况下,通过话语或动作来干扰对方。

策略四:量身定制

人的行为会受到内心偏好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看透这种偏好呢?答案是利用算法。算法能够根据使用者的历史数据让常用的视频网站精准地“猜你喜欢”,让购物软件的首页推荐物品总是正中个人需求。

同样,在“石头剪刀布”中,计算机可以记录大量出拳的历史序列并从中分析出个人的出拳偏好。这种算法基于大量的数据,对决的次数越多,分析结果就越准确。如果说前三个策略都是根据样本推断的总体概率分析得出的,能够很好地针对大部分人。那么,当你有一个固定的对手时,你就可以利用算法量身定制一个策略,把他的历史出拳记录下来,分析出他的出拳偏好,提高自己的获胜率。

“石头剪刀布”是一款风靡全球的游戏,常被简单地贴上“纯靠运气”的标签。然而,它实际上可以像扑克和麻将一样,成为一种依赖策略的智力博弈。

作者单位|四川师范大学化学与材料科学学院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