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

作者: 顾剑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0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的开端从何算起,史学界有争议。但通常把1939年9月1日纳粹德国入侵波兰作为大战正式开始的日子。二战打响第一枪的地方,在今天波兰格但斯克城北郊,维斯杜拉河(Vistula)入海口的西盘半岛(Westerplatte)。如今这里还有纪念碑来铭记这场规模虽小,但意义非凡的边界交战。

但泽走廊

格但斯克(Gdansk)是一座美丽非凡的河港都市,它旧城中心那些门面狭窄高耸的尖顶住宅,和新哥特风格的市政厅塔楼,令人觉得它更像是一座德国北部的城市。格但斯克城历史上原属波兰,后来普鲁士王国兴盛起来,1793年归属德国,使用德文名字但泽(Danzig)。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一战),但泽的德意志人,始终多于波兰人。一战后,但泽城被划为波兰的出海口,但既不属于德国管辖,也不属于波兰领土,而由国际联盟托管,这就是所谓的“但泽自由市”,这座城市通过“但泽走廊”和波兰本土相连,“但泽走廊”把西边的德国本土和东边的德国东普鲁士地区一分为二。作为一战德国战败的后果之一,但泽的存在对希特勒来说是一个耻辱,消灭“但泽走廊”便成了德国1939年入侵波兰的第一步。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1
1. 西盘半岛战役河港区域鸟瞰图。
2—3. 在半岛最西边的海角处建有战争纪念碑。

今天格但斯克市中心几百米的长街尽头是绿门(波兰文是Zielona Brama),这里是格但斯克历史上最重要的地方——河港。维斯杜拉河在贯穿波兰之后在这片地区分成多个支流分道入海,格但斯克城就坐落在这片三角洲。紧邻河港的沿岸非常繁华,有各种高档餐馆、星级旅馆和精品店。这里离入海口仅半个小时的水路,而西盘半岛就在入海口处,是二战之前波兰军队的一处防御阵地和兵站仓库,实际上战前格但斯克的居民多数是德国血统,德军兵不血刃就控制了城市本身。只有西盘半岛是一战后国联从中立的但泽城分割出来让给波兰驻军的一块飞地,是保护河口的屏障,所以德军进攻但泽实际上就只是围攻这座西盘半岛兵站。1939年9月1日凌晨4点45分,德军战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炮轰波军要塞……

血战西盘岛

德国海军的旧式战列舰“石勒苏益格-荷尔施泰因”号在开战前一星期就借口对但泽进行友好访问而停泊在距西盘半岛波兰驻军150米的海面上。这是一艘建造于1908年的战列舰,四门主炮口径280毫米,在“无畏战舰”(1906年英国皇家海军的“无畏”号下水,由于其技术与设计远超同时代的战舰,故以其为名自成一种新型战舰)当道的一战中就已经落伍了,但是它的重炮绝非波兰守军的单独一门75毫米野战炮、两门反坦克炮和几门迫击炮火力可以比的。开战的时候,战列舰上配备的700多名标准乘员只进行火力打击,额外搭乘的200多名海军陆战队承担登陆以后从半岛根部由东向西进攻波兰守军的任务。西盘半岛的北面是波罗的海,南面和西面隔着维斯杜拉河部署着来自但泽的1500名德国警察部队,构成三面进攻态势。

德军并不清楚波兰守军的实力,认为波兰只有不到100人的配备轻型武器的守备队,第一轮舰炮轰击之后几十分钟,最多几小时就会举手投降。实际上,波军的守备标准原本的确只有88人,但是开战之前紧张的政治局势让波兰人早有准备,守军增加到200人以上,指挥官是苏查斯基少校(Sucharski)带着6名尉官,除了火炮无法和德军抗衡以外,他们的步兵火力并不弱,200来人配备了40多挺机枪,更有森林中的钢筋混凝土工事作为依托,只要作战意志不垮,还是能打一阵的。

果不其然,9月1日凌晨德军炮击之后,第一次陆战队步兵从东门进攻就陷入了波兰哨位机枪火力的火网,之后但泽德国警察部队从西面登陆进攻也被打退,上午德军发动全面进攻又陷入地雷阵和铁丝网障碍中动弹不得,战至中午德军付出死亡十几人受伤120多人的代价收兵,本来准备下午发动海空联合火力袭击,也因天气不佳而被迫延迟。此后好几天德军的进攻以炮击和轰炸为主,甚至动用“斯图卡”俯冲轰炸机和自杀式火车冲击,摧毁了守军的全部大炮,德军想要通过轰炸摧毁守军的战斗意志,但波兰人仍在抵抗。战前波军的计划是要坚守12小时,然后波军主力将从大陆发动反攻解围。实际上德军对波兰纵深领土的攻击摧枯拉朽,9月6日都已经抵达波兰首都华沙郊外了,反攻彻底无从谈起,但西盘半岛的孤军仍在抵抗。最终在9月7日上午德军发动总攻,空地配合,步炮协同,波兰守军弹尽粮绝投降,总共坚持了7天。

此战中的波兰指挥官苏查斯基少校投降以后被关进战俘营,后辗转多个战俘营,居然奇迹般地幸存下来,1945年5月被美军在德国境内救出以后还参加了主要由流亡战士组成的波兰第2军,但是6年的战俘营生活损害了他的健康,1946年苏查斯基在波兰第2军驻扎的意大利病故。1971年作为波兰的战争英雄,他的遗体从意大利的波兰战士公墓移葬回到祖国,就埋在西盘半岛。在二战中德国海军缺乏重型战舰,仍保留了“石勒苏益格-荷尔斯泰因”号作为火力平台使用。1945年,该战列舰被英军轰炸机炸沉在德国港口,战后被苏联人打捞起来作为训练用的靶舰,其残骸直到20世纪60年代才沉没于波罗的海芬兰湾的碧波之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2
西盘半岛
19世纪末,为了疏浚,德国政府为维斯杜拉河开挖新入海口,汇集三角洲的各条支流在但泽东边20多公里入海。所以严格说来,今天维斯杜拉河真正的入海口并不经过格但斯克城。但是主河道向西有一条运河借古代河道经过格但斯克市中心流向波罗的海,河道东岸在入海口前和波罗的海之间形成的半岛就是西盘半岛。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第一枪3
现代渡轮和仿17世纪的木帆船是往返西盘半岛的交通工具,但木帆船往往是游客的首选。

西盘半岛攻防战并不影响波兰覆亡的大局,但是它展示了波兰军人在绝望形势下英勇抵抗侵略者的大无畏勇气。同时这场战斗作为二战的第一次局部战役也具有象征性的历史意义,战后回顾二战开始的历次典礼都在这里举行。2013年的一部波兰电影详细描述了这场战斗,中文名字为《血战西盘岛》。

尾声

我第一次来格但斯克凭吊西盘半岛战场是在2014年夏天,最难忘的经历是从市中心河边港口出发,乘坐古色古香的三桅木帆船往返西盘半岛。从格但斯克老城去西盘半岛有两种船:现代渡轮和木帆船。两者的码头相距只有30米,航行时间也都是单程半个小时,票价也相同,游客多选择乘坐帆船。这种木帆船其实是现代仿制的17世纪三桅武装商船,并非真靠风帆行驶,还是用发动机的。帆船出城后河道两岸都是船厂工业区,景色一般。但真正好玩的是帆船本身,雕刻精美且华贵非凡,高耸的艏楼和艉楼上还有小型铜炮。船长高坐于艏楼上掌舵,意气风发。

从西盘半岛码头步行大约1公里就到了二战开战纪念区,这里就是当年在森林里修建的波军哨所防御体系。现在半岛上保留着当年在战斗中被击毁的波兰兵营和混凝土工事,仍可以见到哨位掩体上的累累弹痕。纪念区中心有一座22米高的花岗岩质地纪念碑,碑身中段的铭文可以清晰地辨认出“Westerplatte(西盘)”的字样,其他铭文是为了纪念1939年到1944年间为了保卫和光复波兰海岸而进行的历次战役中牺牲的战士。碑身基座上点着7处长明火,象征西盘半岛的保卫者奋战的7个日夜。海岸边仍有当年留下的大块花岗岩防御工事,和灰色的纪念碑搭配,给人以厚重冷峻,甚至压抑肃杀的感觉。今天,很多波兰家庭会带孩子来西盘半岛郊游野餐,孩子们在石块和台阶中爬上爬下奔跑嬉闹,两相对照,让人不禁感叹和平岁月是如此美好。

(责编:南名俊岳)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