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鹤英才”为“龙”探路:牧北斗,驭光翼,智绘山河

作者: 丁琪德 刘羽

“黄鹤英才”为“龙”探路:牧北斗,驭光翼,智绘山河0

费亮,现任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下简称“铁四院”)勘察院副总工程师兼数智化研发所总工程师,是铁四院测绘技术带头人,曾入选湖北省“荆楚工匠”、武汉市“黄鹤英才”、中国铁建“十佳青年技术能手”,针对铁路勘测设计领域的“卡脖子”技术难题,成功将北斗、倾斜摄影、无人机激光雷达等新技术应用其中,多年来带领团队致力于推动智能测绘在铁路领域的深化运用,为实现铁路领域北斗替代GPS全覆盖提供了“中国方案”。

费亮能在智能测绘上取得这些成绩,离不开同是武大测绘专业博士的妻子卿芸的帮助和支持——

武大测绘佳人才子,结对争年级第一

“奇奇,在武大读书的时候爸爸是年级第一妈妈是年级第二,你长大了也要争当第一……”“爸爸那时候年级第一是因为体育成绩好一些!”直到今天,两位武汉大学本硕博毕业的学霸夫妻还在3岁孩子面前打趣着往事。

费亮,就是这位因为体育成绩略胜一筹的90后爸爸。

2007年,刚进武大校门就考到专业年级第一的他,很快注意到了那位除了体育都比他优秀的女孩——卿芸。测绘专业女生少,卿芸齐肩的直发,水灵灵的眼睛,文静而甜美的外表,一下成了班级男生众星捧月的对象。

费亮在大二期间成为武汉大学测绘学院学生会学习部部长,借着这个机会,他和卿芸有了频繁的接触。

卿芸也一直对费亮有点好奇,虽然学习上有点不服气,可他在院队的篮球赛上那样英姿飒爽,让人移不开眼睛。

有一次两人相约去操场散步,费亮给卿芸带了一根冰棍。“你咋把我冰棍扔了?”头一回追姑娘就遭遇滑铁卢,费亮有点摸不着头脑。“我生理期吃不了冰棍!”卿芸剜了他一眼。

因为一根冰棍,了解了姑娘的一点小秘密,两人渐渐熟悉起来。费亮这才发现,看起来文静的卿芸,骨子里却是湖南人一贯的直爽与热情。

由于学生会的事务繁忙,费亮的专业学习开始掉队,卿芸主动与他结对,帮他在图书馆占座,督促他学习。

在最美好的十年青春里,他们既是恋人又是竞争对手,从保研名额到奖学金,争起来从不手软,但这不影响樱花盛开的时候,他们携手穿过游客的欢声笑语;夕阳西下的时候,他们拖着长长的影子讨论着白天的专业课。

“哟,费博士,听说你肚皮光荣负伤啦?”卿芸调侃着费亮。

“今天可不是失手了,那个瑞士进口的固定翼无人机,螺旋桨在尾翼。手持助飞没控制好,螺旋桨打到了肚皮,红了一圈,还好肚皮结实!”费亮不好意思地笑了。

临近毕业,两人为去哪儿工作产生争论。费亮是安徽人,卿芸家在湖南,谁都不想离家太远。在跑了天津、南京好几所设计院和高校之后,两人决定还是扎根武汉,离老家都近,也是他们熟悉的城市。

可是留在武汉做什么工作呢?费亮没了主意,要不还是继续做研究?毕竟好不容易读到了博士。

十年相处,卿芸看得到费亮身上拳拳的实干精神,于是她鼓励爱人走出象牙塔,给铁四院投简历,投身热火朝天的铁路勘测设计工作。

2018年元旦,经过几轮面试笔试的选拔,费亮顺利进入铁四院工作,刚刚办完入职手续,他就接到任务——汕汕铁路危岩落石调查,费亮和同事搬起仪器就奔赴了现场……

一连勘测了十几天没回家,费亮给正在准备博士论文答辩的卿芸打去了思念的电话,无法向未婚妻透露更多工作内容,但在无人机测绘这块,没有人比卿芸更懂费亮。

“这次勘测我们的无人机飞控软件还不是很智能,但这难不倒我,纯手控飞行也完成了倾斜多视影像拍摄!Honey,我牛不牛?”

“真牛,一入职就碰到硬骨头,我知道你肯定没问题,等你凯旋!”卿芸鼓励着费亮。

2018年6月,卿芸博士毕业后,两人结婚了,卿芸去了湖北省地震局工作。

为龙探路八十一难,敢叫日月换北斗

新婚第一个365天,费亮带领航遥所的无人机低空遥感小组在外飞了超过200天。

有一次去宜昌至郑万铁路的勘测,出差回来,费亮黑得像变了一个人,脖子后面都晒脱了皮,卿芸心疼地给他涂着芦荟胶。

“我们这次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重建了800米高差山地峡谷的完整地貌。复杂地形这块曾经地面测绘的硬骨头,就这样从空中被降维解决了。这次去北京汇报方案,领导特意让我带着建好的三维实景模型一起……”

“大神,你慢慢自豪吧,我这几天工作也快把我累垮了,我先睡了!”卿芸顾不上听费亮长篇大论的感慨,率先钻进了被窝。

卿芸那段时间也加班,每天要面对海量的卫星数据,进行数据分析和算法编码、bug调试等工作,工作耗时且责任重大。

十年朝夕相处,乍一分开,来不及体会异地相思,两个职场新人双双投入火热的工作中。

可是时间久了,费亮频繁的出差,还是让卿芸有点崩溃。“这次咋又这么久才回来?”

“快别提了,勘测完天快黑了,下山走的新路,走到一半,困在几十米高的水坝顶上下不来了,还好有老乡带路。”

“你们就不能原路返回吗?还在山上开辟新路,真当自己是徐霞客呢!”

“我们怎么不能是徐霞客,现在无人机和雷达测绘效率之高,正如徐霞客所说的,朝游碧海而暮苍梧,一步能登天下山。再说,我还不是为了早点干完回家见你。”

“怪不得同事都叫你费怼怼,谁都说不过你!”卿芸还没责怪,就被费亮一句爱的宣言堵住了嘴,只好笑着作罢。

还有一次费亮出差,卿芸看到他朋友圈拍到的火蚂蚁,吓得后背一身汗,问费亮怎么回事,他却心很大地说:“不用担心,我小时候在皖南山区长大,什么毒虫毒蛇没遇到过,看到了避开就行,那都不是事儿!你老公我厉害吧?”“你可长点心吧!以后小心点!”

2020年7月,在外忙碌的费亮收到了卿芸怀孕的喜讯。

看着医院里产检的孕妇都有老公陪伴在侧,费亮却还在出差,卿芸难免心里不好受。

心有灵犀一般,每次卿芸觉得不开心,费亮都会打来视频及时关心。看着视频里他满头大汗、胡子拉碴,一脸憔悴,卿芸又有点心疼丈夫工作的辛苦,刚到嘴边的抱怨又咽了下去:“不用担心我,产检我一个人可以的。”

2021年,勘察院机构改革,费亮调任数智化研发所任总工程师,负责科研和数智化工作。

在国际局势波谲云诡的大环境下,随着北斗三号卫星系统的全面建成,铁路行业北斗全面替代GPS刻不容缓。

为了攻克铁路工程测量领域北斗测量关键技术难题。费亮和团队的同事们一连几个月通宵达旦,卿芸不免担心道:“上学的时候都没见你有这么大的劲头,悠着点啊!”“放心,我心里有数。”

功夫不负有心人,费亮和团队成功了。团队提出铁路带状工程高精度北斗地基增强方法,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铁建科技进步特等奖。

2021年4月,费亮迎来了儿子奇奇的诞生,从总工程师到奶爸,他开始接手从国家到家庭的“超级工程”。

当费亮和同事们完成任务后,双手扶着“无人机”迎着朝阳合影留念,照片从遥远的井冈山传来时,卿芸正抱着奇奇在晒太阳。

卿芸拿着视频给奇奇看:“奇奇,你看,爸爸妈妈共同的梦想成真了!”

费亮和团队的智能勘测工作捷报频传:由费亮负责的铁路北斗与智能测绘青创工作室成功获批铁四院首批青创先锋工作室,并入选湖北省住建部青年文明号、湖北省企业团工委青科突击队、武汉市科技创新青年突击队。

这一头,新手爸妈却遇到了困难。奇奇一喝奶粉,身上就会有红疹,他俩连续好几个月白天跑医院,晚上睡不好,终于查出来奇奇乳糖不耐受,喝不了奶粉。为了孩子的健康,卿芸坚持了两年母乳喂养。

费亮感动于妻子对家庭的付出,也想努力让卿芸在家里舒心一些,在婆媳矛盾一触即发之时,果断站在媳妇这头。

“你跟咱妈生活方式不一样,她在农村搞习惯了,我跟妈说了下个月起就让她回去,咱们请专业的保姆来带奇奇。”

勘测世界屋脊,成为儿子的超级英雄

2023年,费亮所在的团队成功申报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需要前往西藏执行科研勘测任务。他们最高到达海拔5600米的野外,地形复杂难不倒他们,可高原环境作业却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有位同事有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头晕、发热,嘴唇紫得吓人。附近没有医院,他们只能向医护人员求助,医生建议他们做静脉放血处理。费亮和同事们只能硬着头皮找来简单的医疗器材,最后同事自己给胳膊上的静脉扎针放血……

同事恢复之后,费亮提着的心总算有了着落,这才注意到沿路错过的风景有多惊艳:迎面高耸入云的山脉,自上而下,雪山、沙漠、戈壁、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到常绿阔叶林,跟地理书上标注得一样,层层叠叠美得像油画,有一种无法言说的美!

费亮赶紧掏出手机把这一山的“四季”拍下来分享给卿芸。“Honey,看这里风景有多美!等奇奇大了,我们一起坐火车感受下这一段,告诉他爸爸还在这条铁路做过勘测呢!”“好!我现在想不了那么远,你快回来吧!每天保姆下班后就我一人带娃,太累了。”于是,费亮这次出差回来,主动担负起了带娃重任。在不用出差与应酬的时候,费亮都会尽可能早点回家接娃放学,带娃一起玩,换妻子休息。

费亮出差,奇奇一开始还问爸爸去哪了,时间久了就有点忘记爸爸这号人,卿芸赶紧拉着奇奇跟爸爸视频,闲下来的时候还跟奇奇讲爸爸的工作。

“奇奇你看,爸爸出差就是去把祖国这些大好河山装进电脑,你知道要怎么装吗?”“要过去拍照!”“那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怎么测呢?”“用尺子!”“可是山那么高,水那么深,用尺子要很久很久才能测量完成。”

费亮出差一回来,就听到了母子俩的对话。“奇奇,爸爸有办法。”费亮忙掏出手机,给奇奇看了一个视频。

“你看视频里爸爸的‘攻城狮’小伙伴是怎么做的,我们用大型无人机,一次飞行上百公里,一个星期就能采集到我们想要的数据。遇到河流湖泊,‘攻城狮’用无人船负责信息采集,可深入水下100多米,获取水下信息。”

费亮和同事们一起用一个小狮子玩偶,拍了一系列的铁路勘测设计科普视频,名叫“你好,‘攻城狮’”。奇奇非常喜欢这些视频,追着爸爸问个不停。

“奇奇,爸爸刚回来,让爸爸休息一下,晚上让爸爸来给你讲‘攻城狮’的睡前故事!”奇奇笑着拍拍卿芸,“妈妈!你也来一起听。”

超级奶爸的工作取得重要进展,费亮的智能勘测事业也更上一层楼。

2023年11月,费亮带领团队成功申报“陆路北斗智能测绘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奠定了铁四院在交通领域“北斗领跑者”的地位。同年12月,费亮获得了湖北省“荆楚工匠”的荣誉称号。

“能有这样的成绩要感谢你当时坚持让我去铁四院,我的老婆大人是我的真伯乐!”费亮激动地感谢着卿芸。

2025年开始,费亮和同事们还把“攻城狮”的故事带进了幼儿园和小学的家长课堂,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智能勘测的故事。

“你看,视频里‘攻城狮’的师父就是我爸爸,他是真正的工程师,厉害吧!”奇奇在幼儿园自信地跟小朋友们炫耀着自己的超人爸爸。

随着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中国的高铁工程师们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穿江跨海,正以惊人的速度书写着世界工程奇迹,让中国高铁这张国家名片更加闪亮。

在这背后,是一批批青年科技工作者将青春岁月融进祖国的江河,正如费亮这样有爱有梦的测绘一家人,启山林,沐风雨,砥砺行,让相逢和离别的思念,贯通成铁路写给大地的诗。

星轨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掠过青藏高原的雪山,当暮色中的无人机掠过长江天堑的峡谷,当北斗卫星的信号穿透层层云雾,总能看见这样一群年轻人的身影。他们将青春化作星火,照亮时代前行的方向。

在科技前沿,他们以创新为翼,突破一个又一个技术瓶颈。山区的悬崖边,费亮团队用无人机搭载激光雷达,让800米高差的峡谷地貌在三维建模中纤毫毕现,成为创新赛道上最动人的注脚。

不断奔跑在路上的他们,正在用代码编织未来,用算法丈量星河,让中国科技在国际赛场上有了更响亮的名字。

这份青春的执着在神州大地皆有共鸣:港珠澳大桥的年轻建设者们,在伶仃洋上筑梦,书写中国跨度;敦煌研究院的青年修复师们,在洞窟中与时间赛跑,让千年壁画重焕生机。他们像高原的格桑花,在缺氧环境中绽放生命的色彩……

一个人点燃一群人的热情,一群人撬动全行业、全社会的发展。青春先锋们不仅自己奋勇前行,更点燃星火,促成全行业的燎原之势。

这束由青年点燃的科技星火,正照亮中国绿色建造的未来之路。

在这些年轻人的故事里,更不乏结伴而行的柔情。费亮与卿芸,一个擅长无人机测绘,一个擅长用卫星研究地震预警。他们在各自擅长的领域里绽放着光彩,也互相扶持着穿过为梦奋斗的荆棘。这同频共振的情感,让征服星辰大海的路不再孤独。

你永远可以相信这届年轻人!当城市霓虹渐次亮起,那些在实验室记录数据的青年,在生产线校准精度的工人,在乡村振兴一线的大学生村官,都在用行动诠释青春最动人的模样:他们是这个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最少保守思想的群体,每一个人都是主角,每一分付出都弥足珍贵,每一束光芒都熠熠生辉。

而这,正是中国青年最璀璨的星图——点点星轨汇聚成银河,照亮民族复兴的征程。

编辑/丁琪德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