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与逆子相互纠偏:环卫工妈妈妙笔向远方
作者: 阿乖黄新生有两个梦想——写作和读大学。她半生奔忙,还好有文字。为了培养儿子读书考大学,她放弃广东的高薪工作,回长沙当了环卫工。可有一天,儿子沉迷手机,不肯上学……
掩埋月光:为爱成为环卫工
黄新生是70后,家在湖南省涟源市农村。从小爱读书的她有个大学梦,还有个作家梦。遗憾的是,因偏科,她高考落榜了。父母劝她再考一年,考虑到两个弟弟要上学,她放弃复读,跑去长沙打工。在长沙,她认识了张细红。经历相似的两人,不顾家人反对,组建了自己的小家。
婚后,黄新生在村小当代课老师。1993年,大儿子张琛出生,家里经济紧张,她将儿子交给父母后,跟丈夫一起去广东打工。
辗转飘零几年,工作辛苦,还攒不到钱,黄新生心中的苦闷和迷茫,只能通过工厂边书报亭里的《知音》《读者》等杂志来纾解。
在弟弟的帮助下,黄新生跟丈夫去了湘西怀化卖菜,同时兼职给人做卫生,想攒钱建一座属于自己的房子。回老家盖房期间,她的长篇小说《青春梦碎》在《怀化商报》上连载。
2008年,小儿子张敏意外到来,夫妻俩决心好好打拼几年。可2011年春节刚过,张细红在浙江遂昌县为农民修造私房时意外坠落撒手人寰。
黄新生一夜白头,婆家怕她离开,不愿意她外出打工,以不帮她带小儿子为由要挟她。她想逃离伤痛地,想靠自己养活两个儿子。离开,才有希望。
那时,张琛在邵阳液压件厂自带生活费当学徒,黄新生给他留够生活费后带着张敏去了广东。她进了同学老公在广州开的婚纱厂。为了能将儿子带在身边上班,为免同学难做,她主动减少几百元的薪酬。她在工位干活,张敏就在一旁玩碎布头、空水瓶。她心灵手巧,干了四个月便学会了设计。老板夸她一个人顶俩,给她加了工资。
工厂夜夜加班,她的收入水涨船高。只是苦了幼小的儿子,长时间困在车间。一天,张敏闹腾起来,一直喊着“妈妈抱抱”。黄新生手脚抢着活儿,嘴上哄着儿子。突然,张敏用力拽她的手,恰好电动缝纫机的车针刺下,戳穿了她的手指,血流如注。
三岁的张敏吓得呆愣在一旁,半晌没出声。看着儿子的可怜模样,黄新生心里的痛远超手上的伤。他应该去幼儿园,在那里有人照顾,能交朋友能读书。可黄新生的薪水,只够大儿子读书和她与张敏在广州的生活开销。黄新生咬咬牙,将张敏送去了幼儿园。她不想做一个不负责任的妈妈。
忙碌无休的日子,一过就是三年。2014年,张琛到长沙的工厂当学徒工,收入仅勉强养活自己。见他小小年纪就重复着自己的老路,黄新生很愧疚。她不能再对不起张敏,发誓要送他读大学。眼见张敏到了入学年龄,黄新生果断放弃广州的工作,带他到长沙。为方便接送儿子上学,她拒绝了好几份收入更高、环境更好的工作,主动当了环卫工。只是,一个月1300元的薪资无法维持日常开支,她就在出租屋附近做些兼职,帮人做饭,缝缝补补等。
安顿妥帖后,黄新生去湖南省图书馆给自己和张敏各办了一张借书证,一有时间就带张敏看书。在她的言传身教下,张敏特别优秀。他是校健美操队成员,多次去深圳、南京等地参加比赛,获奖无数。他的作文也经常受到老师褒奖。
2019年,黄新生在图书馆浏览到湖南环卫网站上有个征文比赛,中断的作家梦觉醒了。黄新生发了几篇稿件过去,编辑一眼惊艳,将她拉进了“环卫人的诗和文化”的微信群。
黄新生仿佛像找到了组织,每天忙完工作后熬夜写作,文思泉涌,常常写到凌晨一两点,不少作品刊发在湖南环卫及新环卫的公众号上,还获得了2019~2020年全国文坛新星金奖第二名。
作家梦,意外取得了进展后,年近五十的黄新生决定自考湖南师范大学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圆大学梦的同时,也希望能在创作上有更大收获。得知妈妈的想法,张敏很担心她忙不过来。黄新生壮志满怀:“就算不行,我也要去试一试。我争取在你上高中前拿到大学文凭。我们一起加油!”
2020年4月,黄新生一把通过三门自考课程。张敏也很给力,这年8月,他收到了长沙名校长郡外国语中学的录取通知书。
与儿对峙:困境中求助文字
张敏上初中后,因为疫情需要上网课。黄新生须照常上班,有时因紧急情况,她会被紧急隔离,一连好多天不能回家。这期间,张敏一个人在家上网课,自己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
2021年初,黄新生发现,不知从哪天开始,张敏不爱出门了,在家也不看书,成天抱着个手机不放,一问就说要打卡做作业。“写作业打卡要一天到晚抱着手机吗?”黄新生忍不住吼了儿子,没收了手机。可没多久,她就得将手机还给他提交作业。反复几次后,张敏心烦,黄新生也无奈。
张敏越来越懒得出门了,从前那个阳光活泼的半大小子,如今变得萎靡不振。新学期开学,张敏依然懒散。黄新生心急火燎,趁着午休时间,拉着儿子去看电影。她特地选了《长津湖》,希望先烈的激情热血能激励儿子。然而,整个观影过程中,张敏反应平平,回到家还是一副百无聊赖的懒散样。黄新生恨铁不成钢:“等你大了,你就会为早年的幼稚、迷茫、偷懒悔恨终生。”黄新生苦口婆心,张敏置若罔闻。
又一轮网课结束,张敏不情不愿地去了学校。返校后第一次测试,他的成绩一落千丈。黄新生发火道:“你都初二了!长沙的普高录取率不足一半,上不了普高就只能读职业学校,这意味着与大学无缘。你为什么不懂妈妈的心?”任凭她着急上火,张敏就像新手司机,催一遍没反应,催急了还回嘴:“考大学考大学,天天只知道让我考大学,你倒是去考呀?不要把你的梦想压在我身上。”张敏语气冷漠,极不耐烦。黄新生觉得眼前的少年,特别陌生。
难道儿子到了叛逆期,出问题了?之前,黄新生没少看心理学和教育学方面的书籍,也知道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家长要学会沟通,甚至保持沉默都比喋喋不休地讲道理要好。可看着儿子萎靡不振的样子,她太难受了。儿子出问题,她的工作也有调整,生活节奏被打乱后,自考也搁浅了。她原本就睡眠不好,如今夜夜失眠,只能不停抄写书籍、写作,力求平静。
张敏状态不好,黄新生只能闭嘴,尽量不与他起正面冲突。她能做的,就是在朋友圈中发一些“劝学”鸡汤,希望儿子能看到,能有所改变。然而,张敏的情况越来越糟糕。他时不时将自己关在房间,不与黄新生对话,也不准她进入房间。有一次,张敏躲在房间,一连三天不吃不喝不说话。
黄新生去找弟弟商量对策。弟弟原本是铁路上的普通职员,后来自学法律成为圈内有名的律师。他给黄新生分析:“张敏是个敏感的孩子,进入青春期后,在高手云集的名校里,曾经的光环淡去,加上网课影响,学习退步也正常,你要接纳现实。”
自儿子出问题以来,黄新生就憋了一肚子话无处诉说,听弟弟这么一说,她爆发了:“接纳什么现实?现实是他再这样下去考不上高中,上不了大学!”“考不上大学人生就完了吗?时代变了,姐。”
回家的路上,黄新生反复琢磨弟弟的话,可道理谁不懂呢?作为妈妈,只是不想儿子走弯路,有错吗?看着公交车外的人流,她不禁掉泪。
回到单位,黄新生拿起工具去工作。她记得,张敏上小学时,她常带着他一边扫街一边即兴吟诵自创的句子——先施风雨,再布彩虹。仿佛整条马路都是她的战场,任她指点江山,张敏也奶声奶气地跟着复述。那样的时光,一去不返了。
忙完工作回来,黄新生看到同事转的一条短视频,三个牧民遇到一匹深陷沼泽的骏马,想尽办法都无法助它脱困。一个牧民返回牧场,赶来马群,围着受困的马匹奔跑。受困的马匹扬起斗志,数次拼尽全力跃起,最终脱险,加入马群一路飞驰……黄新生豁然开朗。
相互纠偏:从此妙笔向远方
回到家,黄新生在张敏的房门口坐下,一点点回忆当年母子俩在广州又辗转回长沙的种种。“刚回到长沙时,我打了四份工。要不是一场车祸,我现在还打着四份工。”那天,她讲了自己前半生的坎坷与不屈。说到动情处,黄新生忍不住流泪:“我能每天斗志昂扬地奔走,正是因为你足够让妈妈放心。”
房间里传来抽泣声。“你舅舅说得对,时代变了,我不该执着于考大学。日后,你考个职高也没关系,你看,我即便做环卫工也一样获得了大家的尊重。”不一会儿,黄新生就听到张敏哽咽着说:“妈妈,你帮我煮碗面条,我饿了。”黄新生起身冲进厨房煮了一大碗面条,窝了两个鸡蛋。
2023年2月,张敏15岁生日,黄新生特别为他写了一首诗:……前方或许没有掌声和鲜花/或许冷冷清清/这就是人生常态/你只管甩手往前,往前/而我的目光和呐喊将一直温暖追随……
字字句句,都是爱。张敏开始主动跟妈妈沟通,黄新生喜极而泣,偷偷跑去学校请班主任和同学们帮忙,鼓励张敏返校。
最终,张敏同意返校,但提出要带一台手机去学校,他缺课太多,想录老师讲课的视频回家复习。黄新生特意去学校找班主任商量,允许他带手机。可没过几天,手机被不知情的政教主任没收,张敏又不肯去学校了。
黄新生找学校求助,政教主任得知情况,主动来家里向张敏道歉。黄新生因为写作,不少社会人士和地方领导认识她。政教主任当着张敏的面夸道:“你妈妈真了不起,我非常敬佩她。”张敏抬眼看着妈妈。黄新生趁机说她要捡起自考,跟他一起备考。第二天,张敏去学校了。
中考百日誓师大会,黄新生特意留在后面跟老师多聊了一个多小时,了解了儿子的情况。出来时,她竟看到儿子在校门口等着她,还示意妈妈坐他的自行车。黄新生揽着儿子的小身板,穿梭在车流中,母子俩曾经的美好时光又回来了。
2023年4月,张敏中考体育获得满分,黄新生也收到了《今日女报》和《岳麓文艺》的稿费,自考两门课程顺利过关。
张敏备考时间仓促,没能如愿考上公立高中。黄新生没有怪他:“你尽力了,还考了个不错的分数呢。”张敏的分数读私立高中没问题,只是学费很贵。张敏面带愧色地说:“我想读高中。”黄新生把张敏送去长沙一所私立高中。张琛也带回好消息,工作之余,他在开网约车,还获得了平台颁发的“优秀司机”奖状。
两个儿子这么上进,黄新生也不敢懈怠。2023年10月,她一次性通过两门自考课程。11月,她作为优秀环卫工代表参加了长沙市第17届妇女代表大会,并受邀作为特别嘉宾现场观看央视春晚长沙分会场的演出。
母子相约各自努力,岁月静好。一天,黄新生接到张敏的电话,说要退学。她赶去学校才知道,张敏长期遭受欺凌,只是心疼妈妈挣钱不易,一直强撑。健康快乐,比什么都重要。黄新生二话没说,帮张敏办了退学。
张敏在家附近的超市找了个理货员的工作,每天早出晚归,干了一个月,拿了2000元,悉数交给了黄新生:“妈妈,我还是想上学。”“你想清楚了?”黄新生严肃地问。“我想得很清楚。”张敏很笃定。黄新生托人帮忙,在株洲某职业学校给他找到了学位。
看到妈妈为自己所做的一切,张敏特别感动。到了新学校,他积极运动,在学业上奋起直追,还每周跟妈妈打电话聊天,劝妈妈要过属于她自己的生活。黄新生去学校看望儿子,一进学校,就在篮球场上看到了他,那个满场跑得最欢的就是!他长高了,也爱笑了。黄新生掏出手机,拍下了儿子帅气的身影。
2024年12月初,黄新生的作品喜获全国征文大赛三等奖,这已是她第四次获得国家级征文比赛的奖项了。随后,她迎来了53岁生日。
那天,她在朋友圈写道:“蒙时光不弃,勇于追逐梦想,我心依旧年轻。”同时发了张敏打篮球的视频。两个儿子给她发来红包和祝福:“祝一身橙色工作服的老妈,永远年轻,永远昂扬。”
2025年新年伊始,黄新生开通了同名微信公众号,要打造自己的文库,也为退休后回老家给山里的孩子们开图书馆的梦想做准备。
编辑/张亚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