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浅析“绿色化学”理念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渗透现状及策略
作者: 郑茹摘要:当今世界,环境问题日益严峻,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绿色化学”作为从源头上预防污染、实现化学过程绿色化的新理念,在化学教育领域日益受到重视。然而,受限于教育经费、资源等因素,“绿色化学”理念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渗透仍面临诸多挑战。本文分析当前教学现状及问题,提出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策略,以促进“绿色化学”理念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有效渗透,提升县域高中生环保意识与科学素养,推动绿色化学教育发展。
一、县域高中绿色化学教学现状
(1)教学资源匮乏。与城市高中相比,县域高中教学资源短缺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县域高中可能由于资金有限等因素,实验设备陈旧、数量不足,缺乏绿色化学实验设备和相关的多媒体教学资源,难以支持绿色化学实验的开展,无法满足学生进行多样化化学实验的需求。而且与绿色化学相关的专业书籍、期刊匮乏,教师获取绿色化学最新教学资源和研究成果的渠道有限,难以将前沿的绿色化学知识融入教学。
(2)教师理念与能力略有欠缺。在县域高中,很多化学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应试技巧的训练,忽视对学生综合素质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加上自身对绿色化学理念的理解深度有限,缺乏系统的绿色化学相关课程培训,难以生动讲解相关内容。这导致在教学过程中,仍以传统讲授为主,未能有效融入绿色化学概念,缺乏互动和实践,难以激发学生兴趣。
(3)评价体系不完善,学生基础与意识稍差。当前学生面临着巨大的高考压力,县域高中化学教学评价主要还是以考试成绩为主,对于学生绿色化学理念的形成和应用能力的评价几乎没有。且随着新高考的改革,化学变成赋分科目,所占地位急剧下降,绿色化学在高考和日常考试中内容占比较低,学生更倾向于将精力放在其他考试重点上。这使得教师和学生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对绿色化学理念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缺乏主动学习和实践的动力,难以将理论知识与现实问题相结合。
二、“绿色化学”理念在县域高中教学中的渗透策略
(1)完善课程内容,渗透绿色化学知识:①梳理整合教材内容:要求教师要吃透教材,深入挖掘其中所蕴含的绿色化学相关知识点。例如,在讲解化学反应与能量这一章节时,引入绿色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如太阳能、风能、水能、氢能、生物质 能等,让学生了解这些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体现,能够减轻对传统化石燃料的依赖,减少环境污染,还能优化升级能源结构。②适当补充课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结合本县域实际情况,收集和整理与绿色化学相关的课外延伸资料,如当地化工厂的节能减排措施有哪些,丰富教学内容。定期组织学生开展课外拓展阅读,推荐绿色化学相关的科普文章、书籍等,如《绿色化学概论》、《绿色化学与人类现代生活》等,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绿色化学的理解。
(2)改进提升实验教学,推行绿色化学原则:①微型化实验:针对县域高中实验设备和试剂匮乏的问题,积极开展微型化学实验。既节约了实验成本,又减少了实验废弃物的产生。例如,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时,可使用微型滴定管和点滴板进行实验,既能达到实验目的,又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微型实验仪器,如用废弃的塑料吸管、注射器等制作简易的实验装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环保意识。②实验废弃物处置: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往往会有废弃物的产生,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验废弃物的处理意识,不仅要向学生讲解常见废弃物对人体和环境的危害及处理方法,还要指导学生将实验废弃物进行分类回收,例如废酸、废碱应分别收集,如果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土壤污染、破坏生态系统、腐蚀基础设施等危害,应先进行中和处理后再排放。
(3)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绿色化学教学活动:①举办专题讲座:定期邀请绿色化学领域专家或环保工程师到学校举办系列有关绿色化学专题讲座。介绍绿色化学方面的前沿动态、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例如,邀请当地环保部门工程师结合本土工业的发展,通过具体案例分析化学品污染对环境的危害及治理措施,让学生深入了解“绿色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②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绿色化学”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实地参观当地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让学生了解整个处理过程的工序及用到的技术手段,亲身体验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明白绿色化学技术在污染治理中的重要性。同时,鼓励学生参与到社区环保宣传活动中来,如制作“绿色化学”宣传海报,向社会公众发放环保手册,普及绿色化学知识等,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4)提高教师素养,保证绿色化学教学顺利实施:县域教育部门和学校应定期组织教师参加绿色化学相关培训和学术交流活动,重视绿色化学能力素养的提升,培训内容包括但不仅限于“绿色化学”的理论知识、教学技能和实验方法等。同时,鼓励教师多参加线上教育平台的学习,积极参与各项比赛,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资源和经验,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升专业能力。
三、结论与展望
在县域高中教学中渗透“绿色化学”理念,是培养学生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理念的重要举措。尽管县域高中在教学过程中面临资源、师资等诸多困难,但通过完善课程内容、优化实验教学、定期开展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等策略的实施,可以将绿色化学理念有效地融入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的同时,树立正确的环保观念,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县域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应充分认识到绿色化学教学的重要性,一起努力,共同推动绿色化学理念在县域高中的有效渗透,为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环保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王守营.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与思考[J].考试周刊,2024,(16):115-118.
[2]唐亮靓.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现代盐化工,2024,51(01):143-145.DOI:10.19465.
[3]朱茂胜.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J].高考,2023,(25):48-50.
[4]陈旭东.绿色化学教育理念在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渗透分析[J].数理化解题研究,2022,(30):131-133.
[5]陈涛.绿色化学理念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渗透探析[J].学周刊,2022,(31):55-57.DOI:10.16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