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伴式学习方式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有效运用

作者: 陆晓燕

一、伙伴式学习与小学英语语法教学的内涵与现状

伙伴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模式,强调学生之间通过合作、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这种学习方式下,学生不再是孤立的学习者,而是与同伴相互协作、相互启发,共同构建知识体系。互动性、自主性是伙伴式学习的关键特性。这种学习方式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与合作精神。

小学英语语法教学在学生语言能力发展进程中占据关键地位。然而,当前小学英语语法教学面临诸多挑战。一方面,学生兴趣不高。语法规则相对抽象、枯燥,对于活泼好动、形象思维占主导的小学生而言,缺乏足够吸引力,使得学生在学习语法的过程中产生畏难情绪。另一方面,教学形式单一。部分教师仍采用传统讲授式教学,单纯地向学生灌输语法规则,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思考与探索,导致学习效果达不到预期效果。

二、伙伴式学习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1创设情境激发伙伴协作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创设情境并引导伙伴间协作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以现在进行时教学为例,教师可精心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比如,模拟学校正在举办运动会的场景,在教室前方摆放一些简单的运动道具,如篮球跳绳等。

情境创设完成后,教师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 4 - 5 人。每个小组的成员需要分工协作,有的同学负责表演运动动作,如投篮、跑步、跳绳等,其他同学则要运用现在进行时对表演同学的动作进行描述。例如,表演跑步的同学在进行动作时,小组内其他同学要说“He/She is running.”

在学习过程中,伙伴们相互配合。表演的同学要通过生动的动作展示,让描述的同学能够准确观察并表达;描述的同学则要仔细观察,运用正确的语法结构进行描述。如果出现语法错误,小组内的其他伙伴可以及时指出并讨论纠正。通过这样的情境创设与伙伴合作,学生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不仅深刻理解了现在进行时的构成和用法,还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这种方式将抽象的语法知识融入具体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自然地掌握语法规则,比单纯的理论讲解效果更佳。

2)开展游戏活动促进伙伴互动以语法为核心设计游戏活动,能有效促进伙伴在游戏中的互动,提升语法学习效果。例如,在教授 be 动词用法时,教师可以设计chant游戏。教师先将havehas 的用法规则编成朗朗上口的 chant。如:I have, you have, we all have! He has, she has, it has too!They have, we have, you have too! Have for many, has for few!老师可以让学生边拍手边唱,增加趣味性。

游戏开始,学生们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手拉手围成一个圈。教师播放 chant 的节奏音乐,小组内成员按照节奏依次说出 chant 的内容,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通过动作辅助记忆,比如:说到“I have”时全组同学指向自己。说到“he has”时指向一个男生。说到“she has”时指向一个女生。说到“it has”时指向一个物品。说到“we have ”时用手势在同学间绕一圈。在这个过程中,伙伴们相互倾听、相互监督。如果有同学说错或做错,伙伴组时间相互纠正。而且,为了让chant 更有趣,小组内成员还可以发挥创意,对动作或者chant内容进行创编。

这种游戏活动中的伙伴互动形式,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们在欢快的节奏和轻松的氛围中,不断重复和强化have,has的用法规则,加深了记忆。同时,伙伴间的互动交流也让学生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增强了他们对语法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使语法学习不再枯燥乏味。

3借助母语理解开展伙伴交流在小学英语语法教学中,借助母语理解开展伙伴交流,尤其是初学者,可以帮助他们更轻松地理解英语语法和词汇,促进伙伴间的交流分享,并在与伙伴的互动中逐步过渡到全英语表达,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例如,通过母语提示卡辅助学生在组内进行英语交流。

教师准备一些提示卡,每张卡片上用母语写一个句子(如“你几点睡觉?”)。学生分组,一人抽取卡片并用母语读出句子,另一人用英语回答(如“I go to bed at eight.”)。学生轮流交换角色,练习不同的句子。这样就避免了学生不会用英语来提问,导致对话无法进行,句型得不到操练。

学生通过母语提示卡理解问题,并用英语回答。通过这样的伙伴交流,学生们能够更清晰地理解语法和句型。需要注意的是,母语理解应作为辅助工具,最终目标是让学生能够独立运用英语进行交流。这种交流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法知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对比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伙伴间的相互启发和补充,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语法知识,拓宽了学习思路,提高了学习效率。

除此以外,有效提升小学英语的伙伴式学习成效,还需要做到在教学中合理分组促进学生有效合作、教师有效引导保障学习方向、实施多元评价激励学生持续进步,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