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乡土中国》的当代意义

作者: 刘嫣

统编版的高中新教材要求对《乡土中国》进行整本书阅读。这本书对于中国乡土社会的特点有着深刻的见解,属于社会学的经典著作。而且作者费孝通既精通学术,又关心社会,早年就树立了“志在富民”的理想,针对农村、城镇、边疆地区的发展发表了许多论著,为推动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但是对于现在习惯了刷抖音、看动漫的高中生而言,阅读这本书的难度相当大。《人民日报》认为“这些电子产品不断刺激大脑分泌多巴胺,致使多巴胺制造的匮乏感绑架了大脑,让人们出现了强迫性的上瘾行为”。即使在课余有一点阅读时间,他们喜欢的也都是肤浅的碎片化阅读,很少能感受到深度阅读思考的乐趣。在这种背景下,如果能让他们静下心来阅读《乡土中国》这种拥有大量的专业术语和系统化的知识结构的学术专著,让他们的大脑体会到那种久违的、缓慢而持续的快乐,或许会给他们打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而联系当今社会,找到这本书的真正价值所在,可能有助于激发高中生的阅读兴趣。下面我将尝试着根据对这本书的理解,谈一谈它们对于当代的具体意义所在。

一、建立信用体系的重要作用

乡下人长期生活在一个固定的社会圈子中,他们彼此熟悉,重视信用,而不必用法律、契约来保障权利。因为如果有人敢做道德败坏、伤风败俗的事,大家很快都会知道他是一个不值得信赖的人,他以后在村子里的生活会受到很多歧视。这种熟人社会迫使个人重视信誉,为维护个人口碑而时常以较高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

可是我们的现代社会呢,出去吃饭会担心里面有地沟油,买房子要反复审查合同以防被骗,出门坐车又怕被司机绕远路多收钱……生活在这样的社会真是处处提防,却又防不胜防。想要活在现代社会却能过得像乡土社会那样放心,我们也要抓紧时间建立完善当代社会的信用制度,让大家不再心存侥幸想要通过坑蒙拐骗去占别人的便宜,否则,他的社会信用度就会下降,他就无法享受到信用社会的便捷。淘宝的“芝麻信用”可以说是在这方面做出了有意义的探索,它能根据个人的历史、身份、人脉、履约能力、行为等五个方面每月综合打分,分数高,享受的便捷服务就多;分数低,日常生活就有诸多不便之处。比如,在咸鱼上买卖二手物品时,我们都习惯查看对方的“芝麻信用”,通常和芝麻信用700分以上的人交易,不管是买货,还是退货,都很顺利,少有双方纠缠不清的时候。等到信用评分体系在整个社会都建立起来的时候,每当我们要和别人建立相关联系时,查一下对方的信用分,就能找到乡土社会的那种彼此熟悉、互相信任的感觉了。

二、尊重“面对面社群”的交流习惯

乡下人没必要识字,因为他们生活在“面对面社群”,而人们传达感情时的工具选择是有梯度的:表情和动作>语言>文字(文字只是在人们不能直接接触时才产生的)。

现代社会通讯技术发达,5G时代来临,全世界的人都可能生活在地球村的“面对面社群”,“表情、动作”应受到比“文字”还要多的重视。曾经有作家表示,他瞧不上在网络聊天时发送表情的人,因为这些人对语言的运用没有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才需要表情来辅助。可是表情在面对面交流中的巨大作用,确实是只适合远距离交流的文字所无法达到的。在不同的环境中,我们需要自如地运用不同的交流工具,而不是片面地认为文字就是高人一等,表情交流就是档次低。网上众多表情包的盛行,“微表情”在心理学和法律上的应用……相信以后关于“表情”的传情达意功能还会有更多的研发。

三、杜绝徇私舞弊的社会陋习

乡土社会的小农经济使得我们的生活自给自足,跟别人的联系只是偶尔的、有限的,不需要依靠团体的力量。这就使得我们的社会结构是差序格局——以自己为中心,按照有差等的次序向外推,越推越远,也越推越薄。向外推的范围大小是由中心势力的大小决定的。这种差序格局在社会生活的很多方面都有所体现,比如在道德体系中,我们的道德标准就因这种差序格局的特点而缺乏普遍性,没有超出私人关系的道德观念。这与西方的人人平等的团体格局截然不同。

明白了中西方社会结构(差序格局与团体格局)的差异之后,就会感觉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真是太有道理了。西方古代是游牧经济,需要团体合作,所以他们才对团体成员的平等身份格外重视;而我们是由小农经济才导致的不平等关系。我们无须为自己根深蒂固的拉帮结伙、讲究私人关系的习惯而自卑,但也要明白在追求团体合作的现代社会,依然讲究私人关系早已不合时宜。对于这种几千年农业社会的痼疾,我们既要做好打持久仗的心理准备,也需要社会舆论力量甚至法律的帮助来促进社会早日朝着更为公平的方向发展。比如著名的云南孙小果案,20年前他就被判死刑了,结果后来其母利用多重人脉,让他一步步被减刑,直至出狱。多亏《南方周末》等社会舆论的力量,才让他最终伏法。

总之,《乡土中国》把中国传统社会从经济基础到上层结构都研究得很清楚,而现代社会脱胎于传统社会,现代社会的很多问题都可以从《乡土中国》这本书中找到根源或应对方法。清楚了这一点之后,相信高中生们会对阅读《乡土中国》产生一定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