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税大棒吓不倒中国

作者: 肖郎平

 关税大棒吓不倒中国0

1月20日,特朗普将就任第47任美国总统。这个79岁的老人斗志昂扬,高调宣扬“关税是他字典中最美丽的字眼”,包括中国在内各国都非常关注他会不会开启更加激烈的关税大战。

然而,特朗普重启关税大战与否,不会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状况有任何改善作用,也不会对中国的崛起构成任何实质威胁。

中国人相信“读史明智”,我们总是可以在历史中找到有益的答案。

20世纪30年代,美国大萧条时期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美国发起关税大战,结果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当时,最强大的经济大国美国发动贸易战,英国进行贸易报复,其他国家纷纷卷入,部分国家关税提高到20多个百分点甚至40个百分点。这场全球性贸易战严重破坏了当时的自由贸易秩序。

可见,历史经验证明,美国需要在关税政策中寻找平衡。适度高关税政策曾经是有效的,但是,当它发起关税战时就不一样了,结局并不总是对美国有利,甚至反而有害。也许,美国的历史太短,它还需要好好学习“过犹不及”这一古老的中国智慧。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博导保建云在回顾美国大萧条时期关税战这段历史时发出警告,大国之间的贸易保护主义特别是大国贸易战,会诱发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和经济危机。

如果下一任特朗普政府对中国出口商品加征高关税,对中国经济影响有多大呢?其实也不用太担心。

我们先看一个理论上的推测数值。2021年初,田开兰等人在研究中提出,美国对中国大陆以及经香港转口的出口商品全面开征45%税率的情况下,中国总出口将下降8.66%,GDP降低约1.39%。

事实证明,美国对华发起贸易战至今,中国出口经济规模反而逆势增长不断刷新纪录。中国经济呈现了强大的韧性,稳中有进,继续保持中高速增长的趋势。2024年,全国GDP规模大约135万亿元,比2018年的90万亿元净增45万亿元,也就是增幅50%。

另外,我们还要注意,和学者推测时情况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出口商品对美国市场的依赖逐渐下降。2024年1月至11月,美国占中国进出口总额比重为11.2%,降至2001年中国加入WTO以来的最低水平。

当然,美国不会轻易放弃火中取栗甚至明火执仗的幻想。1988年,美国《国际经济评论》刊发《大国能赢得关税战吗》的文章认为,按照一种简单的纯粹交换模型推测,如果一国相当大,即便遭受报复也能够从关税战中获取利益。尽管世界已经变了,在各国经济深度全球化的时代不存在简单的纯粹交换模型,但是,我们不能排除有些美国精英还在迷信经济讹诈的手腕。

2020年初,中国国际贸易协会副会长李钢在文章中指出,美方新一轮关税威胁不过是色厉内荏、强弩之末、黔驴技穷之举,吓唬不了多年位居世界货物贸易第一大国的中国。美方做法并不能减少美方贸易逆差,最终只能从中国以外的国家做进口产品的替代。

“胡萝卜加大棒”是美国坚信不疑的外交政策。如今,美国对中国已经拿不出像样的胡萝卜,无论哪个政党上台都只有大棒这个选项。然而,美国必须清醒地意识到,大棒对一个成年人来说确实是有力的威胁,但对强大的“中国龙”来说只是无聊的游戏。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