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侧人生”正精彩

作者: 史佳庆

“右侧人生”正精彩0

2022 年8 月,翁忻怡在丽江(受访对象供图)

12月3日是国际残疾人日。近日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残疾人日融合赋能活动上,“95后”女孩翁忻怡吸引了众人目光:亮蓝色头发,青春的面庞,左手袖管和裙摆下的左腿均是闪着光的假肢。

平日里的翁忻怡也总是一袭短裙,露出自己定制的蓝色星空款或金色五星款的假肢,假肢灰色的钢柱上贴了一圈碎钻,镂空的3D打印外壳,还有五彩光芒的车尾灯——这让她活脱脱就是一个从“赛博朋克”科幻漫画里走出的人物。

“人生就像一场游戏,有的人是简单模式,一生最大的困难也许就是失业、失恋。高手选择最困难的闯关模式。而我,正在困难模式中不断打怪,闯关升级。关关难过,关关都要过。”翁忻怡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飞来横祸

没出事前,翁忻怡喜欢弹钢琴、唱歌、看书、健身、旅游,也喜欢时尚的装扮。2020年10月25日,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改变了这个活泼开朗的女孩的一生……

“当时,我和闺蜜去三亚旅游,她租了一辆车自驾,出事前我们正要去机场还车。我还记得从酒店上车的时候,天空飘着毛毛雨,心情愉悦,坐上副驾驶,我在路上睡着了,后来的事情都是在医院才知道的。”翁忻怡说。

昏迷13天,医院下了病危通知,心脏骤停两次,14次全麻手术,顽强的生命力终于让翁忻怡从死神身边擦肩而过。“在ICU醒来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是床边的医生告诉我情况。左臂已经被截肢,剩下的右手也骨折了,后脑勺受伤了,永远长不出头发了。”翁忻怡回忆道,“当时左腿还在,我就想着一定要保住左腿。”

后来凭借身边人的讲述,翁忻怡勉强拼凑出事情经过:闺蜜开车途经高速路段时车速太快,加上路面湿滑,车辆失控撞上了高速护栏,驾驶员没事,但那根护栏穿过了车身,穿透了副驾驶座上熟睡的翁忻怡的左臂和左腿。

第一次在ICU接到父亲打来的视频电话,翁忻怡有些激动,因为抢救的时候插管伤到了喉咙,一个多月都发不出声音。为了不让父亲担心,翁忻怡努力做着“我没事,我很好”的口型。

在南宁举办的“世界孤独症关注日”“ 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种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人们常会看到闪闪发光的“赛博朋克女孩”。

从ICU出来后的一个月,翁忻怡积极配合治疗,拼命保腿,但情况不容乐观。医生建议截肢保命,翁忻怡的母亲接受不了,哭得几乎昏死。趁着母亲回酒店休息的间隙,父亲尝试着安慰女儿。翁忻怡却对父亲说:“截吧。其实截肢对我而言反而是一种解脱。放心,我会好好劝劝妈妈。”

“虽然想让父母觉得我很坚强,但事实上失去左臂和左腿对我造成了极大打击,使我陷入一种迷茫困惑的状态,对未来感到非常不确定。”翁忻怡平静地说。沉寂了一段时间后,当时25岁的她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每天晚上她都难以入睡,不停地思考着生活如何继续,是否还能自理,未来能否照顾父母。最终,她得出了一个结论:既然人生开启了闯关模式,就绝不能向命运低头,首先就要走过漫长的治疗和康复旅程。

重生之路

截肢后,翁忻怡的伤口反复发炎,她不得不在医院又住了大半年。这段时间里,她大部分时间只能躺在床上,上厕所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幻肢痛(截肢手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困扰着她,她感觉失去的左臂和左腿仍然存在,伴随着切割、撕裂般的疼痛。

“痛得眼泪止不住,晚上睡不好,有情绪不知道该怎么发泄,向谁发泄。”翁忻怡说,住院103天后,2021年2月4日,她从三亚的医院转回南宁康复中心,等待情况好转后安装假肢。“我以为只要有了假肢,生活就会慢慢回到正轨,没想到腿部伤口依然无法愈合,在此期间还患上了双向情感障碍和抑郁症。妈妈带我去看心理医生,治疗了半年时间,这个阶段腿伤也慢慢变好,没再复发。”

“生活对于我,每天都在闯关。2021年7月4日,这一天闯关成功,我在事故后第一次独立完成上洗手间和洗澡这两件大事。我既高兴又难过,高兴的是终于开始自理生活,难过的是如此简单的事我做起来竟然这么累、这么难。每次上完洗手间,都会累得出一头汗;洗个澡,要将近一个小时才行。”翁忻怡说。

整个2021年,从3月腿部发炎,到5月做清创手术,再到8月腿部伤口愈合,翁忻怡终于装上了假肢。“但是,装上假肢后,我发现自己变得比住院时候更脆弱了,用假肢走路就像踩高跷,残肢越短越难走,每一步都得特别认真小心,假肢踩稳了好腿才能往前迈,一不小心关节打弯了,结果必然是重重摔一跤。最糟的是,如果身边没有人,摔倒了自己怎么也站不起来。”翁忻怡回忆。

2021年10月25日,车祸一周年的日子。父亲笑着对翁忻怡说:“一周年了哦,真快。”翁忻怡有点不开心,问父亲为什么笑。父亲回答,“因为捡了条命回来,一切都值得”,又在微信上转了520元给她。

爸爸的话让翁忻怡思考了很久。后来,她在社交平台发布了自己的照片,宣布“与左腿正式告别”。

从那时起,翁忻怡将10月25日定为自己的“重生日”。她不断通过社交平台记录自己重获新生、学习走路的过程,并给自己取名为“小翁右右”,表示虽然失去了左臂和左腿,但仍然会用右手和右腿认真生活。

2022年9月1日,这一天翁忻怡在朋友的陪伴下,穿着假肢走了一万多步。“尽管这一万步走得很艰难,残肢都被磨起泡了,但我发现很多以前自认为做不到的事情现在都可以做到,我对未来的生活更有信心了。”翁忻怡说。

助己更助人

2023年11月24日,翁忻怡在车祸后第一次尝试练普拉提,左边肢体的缺失使她在练习过程中多了很多障碍。“多多尝试,就能找到做动作的技巧,不断提升自己的可能。办法总比困难多,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身处困境时积极面对,就已经比99%的人强大了。过往经历的事,无论好坏,皆是体验,所有人的结局都相同,大胆地做你想做的事。”翁忻怡说。

失去了“半边肢体”,来自外界异样的眼光与刻板印象也曾经让翁忻怡许多次情绪低落。“有人说我是铁腿女孩、机械女孩,也有人直接叫我‘残废’‘缺胳膊少腿的’。改变不了他人的看法,我只能努力去练就一颗强大的心。通过社交平台的分享,我把自己积极、阳光的一面展示给更多的残疾人朋友。我想告诉大家,对于身体的残障,我们不但要学会接受,而且要利用现有条件去创造价值,创造更好的未来。”翁忻怡说。

越来越多人因为这份非凡的“酷飒”记住了翁忻怡。有路人朝她竖起大拇指,赞叹说:“哇,姑娘好帅!”在一些公益活动上,孩子们摸着钢腿叫她“外星人姐姐”。一个年轻的妈妈在她的评论区留言问:“如果遇到带孩子的,你们希望听到家长怎么给孩子解释这个事情(怕说得不对伤害到别人)?”翁忻怡给出的回答是:“告诉孩子,这个姐姐是钢铁战士哟。”

目前,翁忻怡正在创业,在活出精彩“右侧人生”的同时,她希望能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

从2022年开始,翁忻怡参加了广西残联和南宁市残联组织的多项活动,还担任了一家社区医院的康复形象大使。她能歌善舞,擅长主持,在活动中大受欢迎。通过参与残联活动,她观察到,有些人虽然残疾程度比她轻很多,但由于心态问题或其他原因,他们对生活的态度非常消极。“和我接触后,他们的心情都会好很多,可能是被我的乐观感染了吧。”翁忻怡笑着说。

目前,翁忻怡正在创业,在活出精彩“右侧人生”的同时,她希望能参与更多的公益活动,帮助更多的残障人士。

翁忻怡视频有很多残障人士粉丝。2023年1月,一个江苏男青年在出差途中遭遇严重车祸,双腿被撞断,经过治疗虽然保住了腿,但功能未完全恢复。本来处在家庭事业上升期的他,觉得人生失去了希望。后来通过在网上看翁忻怡的视频,他感觉自己也有了“钢铁战士”的力量,重拾生活勇气,对康复的态度也变得积极。

在南宁举办的“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全国助残日”“国际残疾人日”等各种关爱残疾人志愿服务活动现场,人们常会看到闪闪发光的“赛博朋克女孩”。2022年7月1日,翁忻怡在南宁市残疾人活动中心举办的“蚕豆”公益大讲堂现场,用自己的经历告诉大家:“我仍然热爱我的右侧生活,也想让更多人了解残障人士,希望帮助更多残疾人回归社会。”

“右侧人生”正精彩1
2022年7月1日,翁忻怡在南宁市残疾人联合会庆七一“蚕豆”公益大讲堂活动现场(受访对象供图)

翁忻怡记得是在2023年3月,自己第一次穿上吊带裙,将手臂残肢完全裸露,还让妈妈拍了照片。“很多残障人士不敢露出自己的残障肢体,怕被看出自己与健全人不同。”翁忻怡说,“我想用自己的形象、自己的故事告诉大家,勇气是最可贵的,遭遇困难的人害怕无法仅靠自己站立在大地上,但如果有人点亮了黑暗中的第一支火炬,微光吸引微光,再暗淡的人生也会迎来破晓。”

“我能做的事情并不多,但是现在我有一种天然的使命感,希望通过小小的力量影响身边,哪怕只帮助一个需要帮助的人。残疾人事业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帮助更多的人,我为此时刻努力着。”翁忻怡说。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