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俄版扎克伯格”杜罗夫
作者: 徐琳玲有关Telegram创始人、亿万富翁帕维尔·杜罗夫被捕后的剧情似乎在变得扑朔迷离。
在被法国警方拘禁四日后,他于2024年8月28日在法院获得保释,并被要求不得离开巴黎。有媒体记者拍到了杜罗夫当日从法院离开的场景,他照例一身黑衣,和一位年轻的金发女子在说说笑笑。
几天前,已有好事者在社交媒体上寻找杜罗夫身边金发美女的踪迹,发现她在全球的行迹与杜罗夫惊人地一致。
她到底是谁?是杜罗夫的情人、助手,还是其他什么人?一个未经证实的消息甚至指出:金发女子是一名以色列情报机构摩萨特的特工。
与此同时,还有一桩来自瑞士的离奇诉讼:在公开场合一直自称“未婚、单身”的39岁科技富豪杜罗夫,被一名居住在瑞士的44岁俄籍女士起诉。她声称两人共育有两子一女,要求获得孩子的监护权,以及每个月总共15万欧元的抚养费,同时还提出杜罗夫虐待儿童的刑事指控。
事实上,这位名叫伊琳娜·博尔加的女士在2023年4月就曾提起过诉讼,当时被瑞士法院驳回。据悉,她本人也是一名律师。
杜罗夫是2024年8月24日从阿塞拜疆坐飞机抵达巴黎,在郊外的布歇尔机场转机时被捕的。他被指控的罪名包括共谋和玩忽职守,放任犯罪组织在Telegram上进行贩毒、欺诈、洗钱和散播儿童性虐待的视频图像,并拒绝与警方合作。如果罪名成立,他可能面临最高20年的监禁。
一些熟悉杜罗夫行事风格的人认为:这更像是一次有意为之的自投罗网。他为人极其谨慎,此前因为担心会有法律方面的麻烦,一直避免前往欧洲国家,“他(这次)真正的目的是逃离普京的暗杀。”
国际观察家推测:在被捕一周前,杜罗夫曾在阿塞拜疆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会面。但这遭到了一位来自普京安保团队的人士否认,他说普京拒绝了这次会面。随后在克里姆林宫的记者招待会上,新闻发言人再次否认了这一说法。
根据福布斯的数据,截至2024年8月,帕维尔·杜罗夫的个人净资产高达155亿美元,在全球财富榜上排名第120位,其中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他对Telegram的所有权。他曾被《财富》杂志评为2018年“全球40 岁以下最具影响力的商界人物”之一。
“救世主”
现年39岁的帕维尔·杜罗夫早年以“俄罗斯的马克·扎克伯格”闻名。
他出生于俄罗斯圣彼得堡一个学者家庭。其父是语言学教授,长期担任圣彼得堡国立大学的古典语言学系主任。2006年,刚进大学的杜罗夫创建了广受校园欢迎的论坛spbgu.ru。同年,他和几个同学朋友以Facebook为模版,共同创办社交网络平台Vkontakte(以下简称VK),杜罗夫出任CEO。这一项目后来也吸引了他的哥哥尼古拉·杜罗夫加盟。作为一位多次获得国际数学、信息科学和编程比赛金牌的数学家,尼古拉主要负责网站平台的开发。
VK迅速获得了成功,到2008年成为俄罗斯最受欢迎的社交网络,公司价值增长到30亿美元,被称为“俄罗斯的Facebook”,杜罗夫本人也成了俄罗斯版的扎克伯格。2012年,他曾与员工从他办公室的窗户向人群投掷纸飞机——每架纸飞机都是用5000卢布的钞票折叠而成的,他们就这么撒了超过10万卢布。
随着VK的社会影响力越来越大,杜罗夫与俄罗斯政府的关系开始变得紧张。
2011年俄罗斯举行国家杜马选举,VK成了异议人士集会并组织声援活动的场地。期间,俄罗斯警方要求杜罗夫删掉著名反对派政治活动家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页面。杜罗夫随后发布了一张穿着连帽衫的狗吐舌头的照片作为回应,表示自己不会按克里姆林宫的意愿行事。
一个小时后,一支全副武装的特警部队出现他的公寓外面。随后,他被俄总检察官办公室正式传唤。
慢慢地,杜罗夫在公司开始遭到明显的排挤,一些与克里姆林宫有千丝万缕联系的投资者逐渐稀释杜罗夫在VK的股权。2012年,他在Instagram公开发布了一张伸出中指的照片,称这是他对Mail.ru集团企图收购VK的官方回应。该集团为普京盟友、俄罗斯寡头阿利舍尔·乌斯马诺夫(Alisher Usmanov)所有。

2013年,杜罗夫被警方指控驾驶一辆白色梅赛德斯撞伤了一名警官,随后他否认了这一指控——他说自己甚至都不会开车。
尽管姿态强硬,杜罗夫还是逐渐失去了对 VK的控制权。2013年至2014年,乌斯马诺夫通过两次股权收购,成为VK的直接控制人。如今,VK为一家俄罗斯国有保险公司所有。
2014年4月1日,杜罗夫突然向VK的董事会提交了一份辞呈,以“再见,感谢所有的鱼”结尾——这是邪典小说《银河系漫游指南》里的一句台词。不过两天后,杜罗夫又说这只是一个愚人节的笑话。
然而没过多久,2014年4月21日,VK突然宣布免去杜罗夫的首席执行官之职。杜罗夫随后在社交媒体表示,该公司实际上已被普京的盟友所接管,并暗示罢免他的原因包括他此前拒绝封禁阿列克谢·纳瓦尔尼的个人页面,拒绝把VK用户的个人信息移交给俄罗斯的执法部门,并指出这些来自政府的命令都是非法的。
俄罗斯警察随后冲进了杜罗夫的办公室,但他已不知所踪——数日前他已秘密离开俄罗斯。后来他回忆说,VK就相当于他的一个孩子,“我失去了我的公司和我的家,但如果重新来过,我会毫不犹豫地再次做这样的决定。”
在公开场合,杜罗夫始终以一身黑衣示人——他这是有意模仿《黑客帝国》中基努·里维斯所扮演的电脑程序员尼奥(Neo)的形象,电影中尼奥被“唤醒”后,成为矩阵帝国里的“救世主”,最终要为人类和机器带来和平与救赎。
杜罗夫鼓吹苦行,他是素食主义者,戒酒精、糖、尼古丁、咖啡因和快餐,最长进行过为期6天只饮水的禁食。网上流传着他赤裸上身浸入浮满冰块的水中的视频。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让自己保持专注,激发创造力。
2024年2月接受美国记者塔克·卡尔森访问时,这位身家155亿美金的富豪说自己没有私人飞机、游艇、房产、岛屿这些豪华的东西。他认为一旦拥有这些东西,就会把他限制在某个物理位置,影响他的专注,“我头脑中放在第一位的,是自由。”
B计划,恐怖主义和警察
早在与普京政府关系日益紧张时,杜罗夫和他哥哥尼古拉就已经悄悄地开始进行备案计划。
从2012年开始,兄弟俩在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秘密成立了一家公司,并将VK的一些忠诚员工转移到美国。据《莫斯科时报》称,当杜罗夫被股东问及他手中的神秘项目时,他发送了以扎克伯格为原型的传记电影《社交网络》中的一张剧照——Facebook的联合创始人肖恩·帕克向投资者竖起了中指。
这个秘密的B计划就是Telegram。这是一个经过精心设计、去中心化、不被任何第三方组织(哪怕是政府)监控的加密社交平台。在某种程度上,这是杜罗夫对克里姆林宫监管VK的回应。为了保持Telegram不被其他势力控制,杜罗夫坚持不引入投资人,每个月自掏腰包 100万美元维持仅有的四人技术团队及服务器资源。
Telegram于2013年正式推出,随后十年里成功地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消息传递平台之一。到2021年,Telegram已成为全球用户人数增长最快的应用程序,当年10月,一天内就有7000 万新用户注册。

让其名声再跃上一个台阶的,是2022年2月开始的俄乌战争。战争爆发后,Telegram迅速成为全球获得直接来自乌克兰战场最新动态的最重要渠道。到今天,它依然是俄、乌双方进行情报和信息战的主要战场之一。
为了维持Telegram的运营,杜罗夫带着他的四名员工不断在世界各地流浪,他们租住民宿,隔几个月就会换一个城市,没人能找得到他们。
杜罗夫不喜欢美国的硅谷文化,他曾公开批评说:美国的程序员“被宠坏了”,他们往往无法专注于工作。他还把美国描述为一个“警察国家”,并透露他在2015年6月遭遇过一次可疑的盗窃,窃贼想偷走他的手机。
2017年起,杜罗夫把Telegram的总部从柏林搬到阿联酋的迪拜媒体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他表示这让他有“更好的方式来使用钱来造福社会”,因为迪拜不征收个人所得税。
令埃隆·马斯克、扎克伯格这些大佬们无比羡慕的是,整个Telegram团队只有50名员工,其中包括30名工程师。杜罗夫说他通过举办程序设计比赛来招募自己的团队,其获胜者大多来自乌克兰。
杜罗夫自称是一个坚定的自由意志主义者,致力于确保Telegram上所有用户的信息安全,无论他们是谁、他们在做什么。
Telegram出色的隐私保护,也吸引了恐怖组织和其他犯罪分子来此聚集。据中东媒体研究称:Telegram成为ISIS等恐怖组织的“首选应用程序”。此外,它还成了区块链和数字货币社群首选的交流工具。全球有超80%的ICO(区块链代币发行)社群活跃在Telegram上,有超60%的ICO是通过Telegram进行的,它是ICO近乎疯狂爆发的幕后推手。
在2018年1月的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时任英国首相的特蕾莎·梅对Telegram做出批评。她指出Telegram已经成为罪犯和恐怖分子的家园,“我们需要看到像这样的小型平台更合作。没有平台愿意被称为‘恐怖分子的平台'或恋童癖者的首选应用程序。”
但杜罗夫自始至终都拒绝对Telegram做内容审查和访问限制。
他坚定地认为,侵犯用户隐私比恐怖主义还严重。“你不可能让一个通讯软件对所有人安全,却只对恐怖分子有漏洞,”他在2016年2月接受CNN采访时说。“它要么对所有人都可靠,要么不可靠。”
特蕾莎·梅并不是唯一的批评者。2017年,爱德华·斯诺登也在推特上批评了Telegram的安全性和道德规范。斯诺登因2013年曝光美国国家安全局大规模侵犯美国公民隐私权而闻名全球,遭美国政府通缉后,流亡到俄罗斯。
“也许杜罗夫是个天使。但愿如此!但天使以前也曾陨落过。Telegram一直在努力使平台上的频道去中心化——这意味着局面将不受他们的控制。”
杜罗夫与普京之间的紧张关系延续到他创办的Telegram。
2018 年,在杜罗夫拒绝与俄罗斯安全部门合作后,Telegram在俄罗斯一度被禁。
神秘的杜罗夫兄弟
在杜罗夫就读过学校的毕业纪念册里,你找不到任何一张有他的照片。
俄罗斯导演罗迪恩·切佩尔拍摄过一部有关杜罗夫的纪录片,采访了他的老师、同学和熟人。杜罗夫本人拒绝了采访。为避免潜在的法律风险,切佩尔专门飞到迪拜,把成片送给他过目。这部纪录片里披露了很多杜罗夫自己没有公开的信息,不过他也没有提出任何异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