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者 | 择一事“钟”一生 故宫博物院的古钟表修复师王津,曾经修复过这样一个十分精妙且复杂的钟——魔术人钟。魔术人钟看着并不大,只有70厘米高,50厘米宽,是瑞士钟表大师路易斯·罗卡特在清道光九年制造,全世界仅此一件。它的外形是
看大势 | 竞逐新质生产力 2024年新春,三个创新领域的新动向给中国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做了最好的注脚。1月2日,上海数学与交叉学科研究院正式揭牌。研究院位于上海市杨浦区,毗邻未来杨浦第一高楼。目前已经选定的方向包括场论、弦论等基
看大势 | Sora和人类,谁才是那个工具人 新年伊始,OpenAI(人工智能研究公司)再次扔出“王炸”——正式发布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继文本、图像之后,在视频领域放大招。48个对外展示的视频,不仅画面逼真、光影考究,而且在物理效果(如
看大势 | 深中通道:难度最高的“跨海大动脉” 何谓“超级工程”?中国工程院2023年底发布的一项“超级工程研究”成果,尝试给出这样的描述:“具有超大规模的、超复杂技术的、超高风险的、超大影响力的、改变事物性状的实体人造物理工程。”我们深度探访深中
看大势 | 低空经济在深圳“飞起来” 低空经济临近晚餐时分,深圳人才公园潮汐广场西南侧,外卖公司高大的空投柜被人群包围,反复打量。空中秩序井然,一架无人机趴在柜顶投餐时,另一架在十余米开外的地方准备下降。为保持安全间距与投递节奏,投妥的无
观社会 | 给黑洞“拍电影”的人 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摄制组,20多年来一直致力于拍摄人类所能想象的最神秘天体——黑洞。“人类首次拍摄的黑洞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这意味着我们看到的光是5500万年前发出来的。宇宙如此恒久,而人的寿命不
观社会 | 在中国,钢琴的“罗曼蒂克消亡史” 2024年初,“钢琴销量断崖式下滑”成为社交平台的热议话题。其实我国的“钢琴热”自十年前就开始有冷却的迹象。“钢琴热”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制造业批量生产出便宜且音质稳定的钢琴后,“钢琴热”从日韩刮
观社会 | 共享奶奶,让爱在城市中传递 共享单车、共享充电宝、共享雨伞……这些你可能听得很多了,但你听过共享奶奶吗?宁波有这样一群老人,她们帮助双职工父母免费接送孩子,提供托管服务,用爱温暖了一座城。一位奶奶,点燃星星之火2023年重阳节,
观社会 | 年轻人何以热爱“怀旧消费” 近两年,充满怀旧元素的文化总能迅速吸引眼球并出圈。怀旧风更成为一种经济现象,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消费中。甚至,怀旧开始变得年轻化。当中生代70后、80后沉醉于童年零食和文创产品时,新生代90后、00
鉴历史 | 毛泽东:“要建立一支我们自己的海军” 1949年4月23日,人民海军正式创建,标志着我军开始迈出由单一陆军向现代化合成军队过渡的历史新步伐。作为党和军队的最高领袖和统帅,毛泽东同志高瞻远瞩、未雨绸缪,对建立一支强大的人民海军给予了极大关心
鉴历史 | 台儿庄战役中的中共地下党员 台儿庄战役是全面抗战初期中国军队取得的一次巨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抗战热情和胜利信心,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狂妄气焰,扩大了中国抗战的国际影响。许多中共地下党员直接参与了台儿庄战役。他们在战役中发
鉴历史 | 保卫盟军坠机战斗:在硝烟中结下深厚友谊 抗日战争期间,一支由美国陈纳德将军组建的“中国空军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飞虎队),与中国军民共同抗击日本侵略者。作战期间,200多名飞虎队队员被中国民众营救,许多中国人为此献出了生命。打赢盟军坠机保卫
悟文化 | “破译”颐和园密码的人 比起坐书桌,王道成更喜欢在客厅的饭桌旁工作,那里紧靠着一扇窗户,有阳光洒进来——他喜欢自然光胜过灯光。王道成年逾90,面色红润,声音响亮,总是大笑,有点鹤发童颜的样子。他自评耳聪,目不算太明,有轻微白
悟文化 | 方言是为小说增色的“大杀器” 方言,是地方的灵魂。小说《繁花》将上海话引入文本,上海人的言行举止,跃然纸上。方言写作为小说带来怎样的地方特色?因为这些方言写作,不同地域的小说有了不同的面貌,有了不同的声音,或吴侬软语,或秦腔晋语,
悟文化 | 古丝绸之路上的“代购清单” 自丝绸之路开辟以来,沿途往来的商贾、官员、使团绵延不绝,这条路上的消费图景在不断出土的文献记录中逐渐清晰了起来。古人在丝路上都买了什么?他们在花钱购物方面有何讲究?历史上,各国贸易之间遵循哪些规则?这
悟文化 | 唐诗里那些待发的“邮件” 晋代文学家张翰因见“秋风起”,控制不住地想念家乡菰菜(茭白)、莼羹、鲈鱼脍的美味,果断辞官返乡,于是成就了一个叫作“莼鲈之思”的典故——后人常用“莼鲈之思”来比喻怀念故乡的心情。巧合的是,几百年后的本
览世界 | 超万人辞职,韩国医生罢工为何愈演愈烈? 韩国医生的大规模罢工已持续数周,但事态仍在加剧。医生们的愤怒,指向的是政府今年2月6日提出的医学院扩招计划:从2025年起,全国范围内的医学院每年将扩招2000人,从现行3058人增至5058名学生,
览世界 | 百年霓虹灯:20世纪夜晚的诗歌 1910年12月3日,在法国巴黎汽车展上,霓虹灯首次亮相。两年后的巴黎街头,一家小理发店的门口,世界上第一个霓虹灯牌亮了起来:蒙马特大道14号。炫目的灯光引起了路人的注意,店里的收入很快就翻了一番。自
览世界 | 买新不如修旧:法国人的消费新主张 洛朗·勒居亚代年逾花甲,胡子灰白,戴着细框眼镜,穿着格子衬衫。他坐在巴黎市中心的一家维修店里,颇有几分老木匠杰佩托的味道。不过,经由他的双手重焕生机的并不是小木偶匹诺曹,而是一台坏了两年的酸奶机。勒居
览世界 | 与海豚一起捕鱼 在巴西东南部城镇拉古纳,渔民每年夏天都会涉水走入运河河口水域,并在此撒下渔网,盼着洄游的鲻鱼上钩。然而,河口水质浑浊,鲻鱼藏身于此难觅其踪,渔民可犯了难。但幸好,宽吻海豚会把猎物赶进渔网之中,及时向渔
品生活 | 生活就是一个大课堂 年轻的朋友来问:你如何成了演员李雪健?我对“演员”这个名号很珍惜,用角色跟观众交朋友,这辈子没有白活。既然活下来了,就要活得更有意思,接着演,把精气神都抖落在角色上。一一个人的成长,总离不开时代和他所
品生活 | 找陌生人“蹭”百家饭 一个人在街头巷尾随机和陌生人搭讪,直言想到对方家中“蹭饭”。如此唐突冒昧,能如他所愿吗?答案是,真能。过去一年里,90后小伙“两米”以这样的方式,从北京出发,在城市和乡村随机入户“蹭饭”,遇见各行各业
品生活 | 90后非遗传承人:用泥塑让时光“活”过来 尽管时光一去不复返,但可以通过某种符号让时光“活”过来。贵州90后小伙徐位领,在走过一段不寻常的道路后,与泥塑相遇,最终成为非遗传承人。他用泥巴固化别人的故事,赋予泥巴生命,让时光有了寄托与重量。对泥
品生活 | 幸福是一种内心的稳定 一我到40多岁的时候才觉得幸福是那么重要,此前我一直觉得自己不是一个幸福的人。后来我才知道,是我错了,幸福不是那么惊天动地的,不是那么大张旗鼓的,不是像我们想象的需要很多的金钱、需要那种万丈光芒的时刻
品生活 | 母亲的千层底 1前段时间搬家,从柜子里找出一双千层底的布鞋,我把它攥在手中,像久违的老友见面一般。我用心感受着鞋子带来的温度,母亲为我纳千层底布鞋的场景又浮现在眼前。幼时,村里正流行橡胶底做的布鞋,鞋底一块钱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