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2年第4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2年第4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新语丝 | 千里马是如何变成废马的

马市中有一匹身强体健的千里马,矫矫不群,它一直在等待伯乐,期待有朝一日名扬天下。一个商人来马市买马,挑中了这匹千里马,问:“你愿意跟我走吗?”千里马摇摇头说:“去你的商队只能拉车驮货,根本发挥不了我的

新视点 | 勇于自我革命 赢得历史主动

2021年7月1日上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李响/新华社“我们只有勇于自我革命才能赢得历史主动。”2021年12月3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新年贺词,深刻指出中华

新视点 | 坚持不懈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

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永远没有休止符。我们党作为百年大党,必须一刻不停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图为北京市全面从严治党警示教育基地一隅。侯鹏志/新华社把握历史规律,强体魄于伟大的自我革命 掌握历

新举措 | 首部全面规范纪委工作的基础性党内法规

2022年1月4日,《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全文公布,这是党的历史上首部全面规范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的条例。《条例》共八章五十九条,包括总则,领导体制,产生和运行,主要任

新举措 | 谈话函询:让监督“长牙带电”

谈话函询是纪检监察机关处置问题线索的方式之一,也是精准运用“四种形态”的必然要求。但现实中,一些党员干部对谈话函询的认识不够,要么不当回事、敷衍应付,要么心怀侥幸、对抗组织,或者存有其他误解。如何切实

新举措 | 为干部减负赋能 为群众办好实事

视觉中国不久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民主生活会指出,我们深化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瘴痼疾,建立基层减负常态化机制,激发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过去一年来,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强化监

新观察 | 看看这些不推不干的“躺平式干部”

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需要广大干部以非常之力决战决胜艰巨任务。然而,现实中仍有少数干部不主动担当作为,面对任务左躲右闪,直接“躺平”,被群众称为“躺平式干部”。“躺平式干部”

新观察 | 破除违规吃喝的“局”

人民视觉党员干部违规吃喝,人民群众深恶痛绝。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持续整治,公款吃喝问题得到有力遏制,但仍有个别党员干部混迹于各种形式的酒局、饭局之中。从纪检监察机关近年来查处的有关案例分析可见,饭局的

新观察 | 谨防陷入“事务主义”泥淖

事务主义既让干部迷失了工作方向,又贻误了事业的健康发展,危害不可小觑,必须加以根治。事务主义有何具体表现?因何形成?如何根治?事务主义的“画像”事务主义是一个影响国家治理效能的问题,挥之不去的事务主义

新话题 | 忘记来路,贪欲失控使他成为“多面人”

徐力群。新华社忏悔人:徐力群。原任职务:宁夏回族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秘书长,机关党组书记(正厅级)。触犯罪名:受贿、非法持有枪支。审判情况:2021年8月,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

新话题 | 领导“打招呼”,警惕!

在专题片《零容忍》中,浙江省委原常委、杭州市委原书记周江勇的案件引人关注。“打招呼”是周江勇贪腐中的一个关键词。他利用职权“打招呼”,为多名商人在获取低价土地、优惠政策等方面提供帮助,并从中获取利益。

新话题 | 反腐败须管住“一条烟、一张卡”

徐骏/新华社前不久,贵州省政协原党组书记、主席王富玉被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点名,成为一起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典型问题的“主角”。包括王富玉在内,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总计通报十起典型问题。中央纪委国家监委指出,

新案件 | 涉黑县委书记的扭曲人生

图/项臻“我个子小,从小到大都被欺负,怎么可能是黑恶势力的‘保护伞’?”在铁证面前,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委原书记吴川祝仍痛哭流涕扮无辜,挤下几滴眼泪后不忘偷瞄一眼,观察办案人员的表情。“善于‘表演’,

新案件 | 目无纪法,他把国企当成“自留地”

“刘继雄是长沙市监察体制改革以来查处的国有企业违纪违法领导干部中级别最高、违纪问题最多、违法金额最大的,该案属于特别典型的案例。”据查处该案的工作人员介绍,该案创下多个纪录,即收受红包礼金超千万元、违

新案件 | 14年,他向44名行贿人“伸手”321次

江苏省盐城市科技局原副局长周捷的单笔受贿金额大都只有一两千元,但正所谓积少成多,他在地市级科技局任职14年,陆续向44名行贿人“伸手”321次,最终汇聚成210万余元的巨额受贿账单。该案由江苏省高级人

新案件 | 任性用权,追求所谓“高高在上”的优越感

王鹏/新华社2020年10月19日上午,徐鸿博走进安徽省宣城市纪委监委的办公楼主动投案。作为宣城市人防工程质量监督站的负责人,自从宣城市人民防空办公室(简称“市人防办”)一些领导和同事接连被留置,人防

新感悟 | 陈毅:共产党人不怕批评

《陈毅元帅像》黑白木刻/王炜20世纪60年代中期,号称香港“四大才子”之一的金庸对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兼外交部部长陈毅的一句名言提出了批评。陈毅闻知后,以一位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博大胸怀,对金庸的批评采取了豁

新感悟 | 领导的“大账”

杨善洲。新华社“最美奋斗者”、云南省原保山地委书记杨善洲有一次去龙陵县调研,晚上在县委食堂吃了一顿价值6.5元的工作餐。第二天在赶往下一站途中,杨善洲掏出6.5元给负责结账的秘书小苏。小苏解释说:“当

新感悟 | 福建龙岩:客家廉贤 红土清风

福建龙岩县冠豸山。新华社龙腾沃野,虎踞丛岩。福建龙岩,是一座位于闽粤赣交界处的千年生态古城,红色文化、客家文化、生态文化在这里交相辉映。这一方奇山秀水,孕育无数志士仁人高擎正义之剑,共同演绎出一幅波澜

新感悟 | 华歆拒贿

提及汉末三国时期的名士华歆,人们自然会想起管宁与他“割席断交”的典故。据《世说新语》记载:“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

新感悟 | 清代廉吏徐士林的风范

清代京师贤良祠是朝廷祭祀王公重臣的专祠,清代官员以巡抚身份入贤良祠的,徐士林是第一人。徐士林经历康熙、雍正、乾隆三朝,是清代有名的廉吏,被乾隆誉为“一代之完人”、“千秋之茂典”。徐士林(1684—17

新感悟 | 古代官衙“三字箴”

中国古代特有的政治文化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作为地方行政中心的古代官衙,其门楣上的三字官箴就是先人留下的一笔宝贵精神财富。公生明“公生明”三字最早语出《荀子·不苟》,“公生明,偏生暗”。也就是说,没有偏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