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2年第10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2年第10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新语丝 | “逃富”与“逃死”

纵观史书,凡青史流芳、为人称颂者,无不是头脑清醒,循理依法,逢利必思害,遇福必虑祸。《国语》中记载了这样一个故事:楚国的斗子文有很多政绩,楚成王时常要给他一些赏赐。一到这时候,他就逃走,等楚成王不赏赐

新视点 | 标本兼治,作风建设走深走实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各部门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

新视点 | 减负三年,基层干部感觉怎么样

2019年3月,一个消息让基层干部无比欣慰——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解决形式主义突出问题为基层减负的通知》。2019年,被确定为“基层减负年”。三年来,党中央出台一系列部署为基层干部减负。各地区各部

新视点 | 生逢伟大时代,年轻干部如何成长成才

4月4日,湖南省常宁市塔山瑶族乡狮园村茶叶种植基地,党员干部在帮助茶农采摘明前茶。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年轻干部生逢伟大时代,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生力军,必须练好内功、提升修养、增强本领,努力成为可

新举措 | 反腐败响鼓重锤 权力监督全覆盖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新华社历史在这一刻定格。2018年3月23日,北京平安里西大街41号,中央纪委机关。8时58分,随着红绸布揭开,写在古铜色牌匾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监察委员会”几个大字

新举措 | “天网2022”:织密反腐败涉外“法”网

前不久,“天网2022”行动正式启动。我国自2014年开始实施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天网”行动。反腐败研究专家认为,“天网2022”行动与往年不同的是,在持续推进追逃追赃的同时,聚焦跨境腐败治理。随着我

新举措 | 澄清正名之后

云南锡业集团(以下简称“云锡集团”)是云南省属国有控股公司。过去一段时间,由于企业政治生态被污染,干部职工精气神涣散、士气低落,大胆履职的领导干部频频遭到不实举报,集团发展受到严重影响。随着一场澄清正

新观察 | 截断期权腐败变现之路

云南省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原副院长马林昆“内外勾结大肆受贿,大搞‘期权腐败’” 江苏省镇江市京口区政协原主席贾国祥“刚退休一年,就以买房缺钱为由,向老板‘借款’100万元”……当前一些腐败行为更具隐蔽性和

新观察 | 干部贪腐“35岁现象”观察

党的十八大以来,反腐败斗争取得压倒性胜利,但少数年轻干部“刚踏上仕途,就走入歧途”,出现贪腐的“35岁现象”,令人扼腕叹息。习近平总书记在2022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

新观察 | 当十多个部门与一棵树“争地盘”

灯杆安插在树坑中。新华社春风吹绿新芽,城中的树木已吐出新绿。但煞风景的杂物也不少:电线搭在树枝上、灯杆插到树坑里、盲道修到树根下,特别是在一些老城区,指示牌、邮递箱、井盖等纷纷跟大树“争地盘”。一棵树

新观察 | 如何扣好廉洁从政的第一粒扣子

年轻干部是党和国家事业的接班人,肩负着重要的历史责任和时代责任。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强调:“要加强年轻干部教育管理监督,教育引导年轻干部成为党和人民忠诚可靠的干部。”如何扣好年轻干部

新话题 | 被人情和面子套牢的人生

浙江省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陈晓一案庭审现场忏悔人:陈晓。原任职务:浙江省金华市人民政府办公室二级巡视员。触犯罪名:受贿罪。审判情况:2021年4月12日,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一审公开宣判,以受贿罪判处

新话题 | 贪官的“暗号”

“他每次来就说,给你送点‘小海鲜’,我就知道怎么回事儿了。”此前,公安部原副部长孙力军首次面对镜头交代,江苏省委原常委、政法委原书记王立科每年都到北京“看望”他四五次,每次都将30万美元放在一个小海鲜

新话题 | 上级都批“按规定办”,到底怎么办

如果你是基层干部,在工作中遇到难事急事,满心期待地请示上级单位“该怎么办”,得到的回复却是一句“按规定办”,你作何感想?调研发现,不少基层干部在遇到难题向上级请示时,都收到过“按规定办”的回复。这让基

新案件 | 副市长迅疾暴瘦为哪般

杨震。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就算现在不说,如果组织盯上你了,以后也要说。”在经过反复思考后,曾任四川省德阳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的杨震走进了四川省纪委监委机关办公室,摘下了伪装多年的“清廉面具”。短短

新案件 | “好法官”的两极人生:从审判台到被告席

已退休5年的胡政永远没想到自己会被查。作为一名曾获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授予的“人民满意好法官”,四川省广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原机关党委副书记、副县级审判员胡政自以为在受贿过程中做得“天衣无缝”,但法网恢恢疏

新案件 | 电力系统揪出一批“电耗子”

国网浙江金华供电公司对供电所仓库物资管理情况开展监督检查,筑牢基层廉洁“防护堤”。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国电东北(沈阳)燃料有限公司原总经理石俊杰接受审查调查,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原专家委委员、原火

新案件 | 他在贪欲中葬送前程

“正向的欲望可以激发年轻人上进,而我的欲望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变成了贪欲,最终葬送了自己的青春……”在云南省普洱市纪委监委留置室里,年仅31岁的白某流下了悔恨的泪水。1991年出生的白某,刚走出大学

新感悟 | 摄影师眼中的毛泽东:伟人的另一面

1958年,吕厚民和毛主席握手。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作为在毛主席身边待的时间最长的摄影师,吕厚民看到了毛泽东作为一代领袖和作为一个普通人的多种状态。由紧张到不再拘谨195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警卫局成立摄影

新感悟 | “延安五老”的崇高风范

国画《延安五老》/吴山明1937年1月至1947年3月,在中共中央驻延安时,徐特立、吴玉章、谢觉哉、董必武、林伯渠5位德高望重的老同志被尊称为“延安五老”。他们为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献出了毕生的精力,以

新感悟 | 领导干部怎样说话才叫有水平

说话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能力。有的人说话中听,容易让人入耳入心,甚至令人产生“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的感慨 有的人说话难听,很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甚至引发争端。“话风”是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重要表征,

新感悟 | 从“监于万国”到“半壁为之肃清”

如何有效加强地方监察,自古以来就是一个重要的课题。自黄帝起至清末,中央政府监察地方既有失败的教训,也有成功的经验。其中,以汉代刺史制度和明代巡按制度为代表,中央派员监察与地方监察官员监察相结合的双维监

新感悟 | 于成龙:奉礼孝 存仁廉

于成龙雕像被康熙誉为“清官第一”“天下廉吏第一”的于成龙,是清初山西永宁州人,曾任广西罗城知县、署理武昌知府、黄州知府、福建按察使、直隶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于成龙45岁出仕,后官至一品。为官23年中,

新感悟 | 从晚清官场小说看闲人

晚清小说《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漫画晚清文学家姚燮曾用“大某山民”的署名来评论《红楼梦》,其中一条指出了闲人现象产生的原因之一:“差轻人多,则人浮于事矣。”大意是被差遣的大多数人只做少量事务,以致人浮于

新感悟 | 千载水文孕清廉 悠悠水韵沃红土

州建南唐,文昌北宋。江苏省泰州市位于长江闾尾、淮河下游、大海之滨,三水激荡、交融互生。因水而生,傍水而居,依水而兴,千百年来,这里风调雨顺、安定祥和、人文荟萃,孕育出水样的灵性、水样的文化、水样的廉韵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