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文摘2022年第23期

党员文摘

党员文摘2022年第23期

半月刊 时政综合

简介

本刊系全国唯一公开发行的文摘类党员个人读物。荟萃了国内外报刊之精华,以正确的舆论导向,高雅

目录

思想者 | 机遇也许只是转一个弯

南非的沙比亚丛林,至今还生活着一些相当古朴的西布罗族人。他们几乎不劳动,故而有人称他们为“不劳而获”的人。但是,这并非是对他们的不恭,而是对他们过人的智慧的一种赞扬与推崇。据说,很早以前,沙比亚丛林除

看大势 | 数字劳动背后,是我们每一个人

上午11点半,你收到一条“您的外卖已送达”的送餐提示,你11点在购物平台下的单,半个小时后就拿到了热气腾腾的外卖。午休的时候,你如往常一样刷着手机,看到一个知识付费课程里的内容和你现在的工作息息相关,

看大势 | 出走宇宙:一场漫长的归途

2022年10月12日,国际空间站经过中国华北与渤海上空,时速28000公里。空间站里,45岁的意大利女性航天员克里斯托福雷蒂在推特上发布俯瞰中国土地的照片,并配上文字。第一行是中文——仰观宇宙之大,

看大势 | “无人经济”开启加速模式

无人餐厅里,机器人厨师烹制的佳肴吸引了众多食客;无人咖啡厅外,等待的顾客排起长龙,占地2.5平方米的玻璃房里飘出浓郁的咖啡香气……这是发生在上海市长宁区的一幕。无人便利店、无人餐厅、无人配送、无人工厂

观社会 | 手书村志:留住乡村根与魂

在我国广大农村地区,乡村志作为一种特定形式,在记录乡村嬗变、传承乡土文化方面发挥了独特作用,具有存史、资治、育人等功能。1950年以来,章林桥认真记录、观察着小山村的大事小情,72年间书写60余万字的

观社会 | 拼单买房的年轻人

对大多数在北上广深打工的年轻人而言,在大城市独立购置一套属于自己的房产绝非易事,即便勉强凑够了首付,今后数十年偿还高昂的月供也是不小的负担。与此同时,结婚率逐年下降,以夫妻为单位的传统购房组合随之减少

观社会 | 这些人为何热衷于“量化生活”

自从把减肥列入人生计划,栗轩每次吃饭都会带上一台电子秤,计算食物热量精确到克;为了走出恋爱失败的阴影,JoJo设计了一套情感量化体系,帮她发现感情中真正的需求;刚刚工作的L参加了100天阅读自律营,看

鉴历史 | 延安:一本永远读不完的书

2022年12月是延安精神提出80周年。10月27日,党的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习近平总书记带领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奔赴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在瞻仰过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弘扬伟大建党精

鉴历史 | 延安:生长精神的红土地

2022年10月27日上午,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专程从北京前往陕西延安,瞻仰延安革命纪念地,重温革命战争时期党中央在延安的峥嵘岁月,缅怀老一辈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宣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赓续红色血脉、

鉴历史 | 宝塔山的见证

13年,只是岁月长河中的一瞬。13年,却书写光照千秋的诗篇。从1935年10月落脚陕北时,中央红军仅剩7000余人,到1948年3月党中央离开延安时,人民军队兵力已达280万,解放全中国胜利在望。百炼

鉴历史 | 只见公仆不见官

1946年12月1日,是朱德60岁生日,中共中央在延安举行了祝寿活动。董必武在《祝朱总司令六秩荣寿》中这样评价朱德:“革命将军老据鞍,豺狼当道敢偷安?骨头生若铁般硬,胸次真如海样宽。要作主人不作客,甘

鉴历史 | “延安作风”打败“西安作风”

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巍巍宝塔山,滚滚延河水,见证着这座红色城市的日新月异,也见证着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代代相传:13年的延安岁月,我们党赓续熔铸了以“三大优良作风”为代表的一系列好作风,为最终

鉴历史 | 那些年,青年流行“上延安”

“青年!中国青年!延安吃的小米饭,延安穿的麻草鞋,为什么你爱延安?”“我们不怕走烂脚底板,也不怕路遇‘九妖十八怪’,只怕吃不上延安的小米,不能到前方抗战,只怕取不上延安的经典,不能变成最革命的青年。”

鉴历史 | 延安时期的“窑洞大学”

延河发源于陕西靖边县东南部白于山区,自西北向东南,绕过崇山峻岭,流向延安,穿城而过进入宝塔区,河面渐宽。中共中央在延安时期,延河两岸散落着多所学校,当地百姓称它们为“窑洞大学”,除了为人所熟知的抗日军

悟文化 | 中国动画1000年,总有一部能勾起你的回忆

从万氏兄弟的1分钟动画广告,到电视动画年度总时长近8万分钟;从手描笔绘、定格拍摄,到电脑绘制、三维渲染;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百年历史。100年来,中国动画在探索中沉浮起落,砥砺前行:既有模仿和照搬的蹒跚

悟文化 | 方寸之间雕刻“国家名片”

最冷门的职业是什么?如果在全国范围内仅有9名在职同行,会是什么体验?董琪的答案是“幸运和责任”。董琪是一名邮票雕刻师,名副其实的“稀有人才”。目前,全世界的邮票雕刻师不足百人,董琪很自豪自己是其中之一

悟文化 | 终南山下,被“艺术乡建”改变的村庄

这是一场长达多年的“艺术乡建”。2018年,西安美术学院教授武小川带领一群实验艺术系学生,来到西安市鄠邑区石井街道采风创作。秦岭终南山下,翻滚的金色麦田成为创作空间,麦秆雕塑、装置艺术直直地立在田间。

悟文化 | 在网络文学中,一窥时代精神之变迁

“如果喜欢,就把这一切当做是荣耀,而不是炫耀。”“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生活不是一加一,没有公式,标准和统一的答案。”2021年5月18日起,穿梭在上海地铁的行人可能会看到一组色泽鲜

悟文化 | 古人如何应对“消费节”

每年临近“双11”“双12”“年末大促”这些购物节时,我们都在内心告诫自己:理性消费。如果在古代,看看我们能不能逃过此“节”?古人的购物车里究竟都有什么很遗憾,即使我们穿越到了古代,也还是“难逃此节”

悟文化 | 宋词中的冬至节俗

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又称至日、长至、日短至、南至、冬节、拜冬、亚岁等。在古人的观念中,冬至极为重要,此日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万物更新,官方和民间都有比较隆重的祭祀和庆祝活动。作为宋代文学的代表

览世界 | 印度裔,在西方多国崛起的政治力量

2022年10月25日,苏纳克创造历史,成为英国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以及1812年以来最年轻首相。他的成功让各界将目光再次聚焦印度裔这一特殊群体。除英国外,印度裔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也不断进入权力

览世界 | “越南制造”崛起梦难圆

新冠肺炎疫情汹涌之下,越南制造业海外订单拿到手软,出口贸易成绩尤为亮眼。越南2022年一季度出口额约合人民币5800亿元,同比超过深圳。消息传出,网络上掀起“中国制造”将要被“越南制造”代替的声浪。然

览世界 | 当城市开始“漂浮”在海面

2022年7月,马尔代夫的天气很糟糕,持续的降雨和缓慢侵袭的海浪淹没了小岛屿的大街小巷。“我们的岛屿正在一个接一个被海洋淹没。”在第26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马尔代夫总统萨利赫表示:“如果我们不扭转

览世界 | 世界尽头的这片群岛,竟与中国渊源颇深

说起北半球最北的人类定居地,你会想到哪里?是美国阿拉斯加还是俄罗斯北部,抑或是格陵兰岛?其实是北欧大陆以北、位于北冰洋上的斯瓦尔巴群岛,并且这片遥远的群岛和我们中国有着密切的关联。斯瓦尔巴群岛,翻译过

览世界 | 欧洲小镇:每天出国1万次

刚走出家门一脚就踏到另一个国家,是怎样的体验?欧洲巴勒镇的居民最有发言权。这块土地分属比利时和荷兰两国,地上画满了国境线,经常走上几步就能出国,在这里可以轻松实现每天出国1万次,这个小镇因此成了欧洲著

品生活 | 飘过塞纳河畔的情书

秦淮河畔,爱如藤蔓1921年,东南大学开学时,迎来一位容貌出众的女子,她叫张宗英,是这届学生中唯一的女生,她气质高雅,谈吐不俗,爱慕者众多,其中就有数理系的严济慈。严济慈出身于浙江东阳一个贫苦农家,虽

品生活 | 两代人“爱的角力”

两年前的春天,我朋友小曹的父母重建了农村的老房子。一原先中规中矩的平房被推倒了,小曹的父母建起两层楼房,还装修成民宿的样式——在合围结构的房子中央装上落地玻璃窗,预留了一个天井,天井里种上细细的水竹,

品生活 | 外婆的葬礼

1在外婆的葬礼上,主持仪式的人端着一张纸,面无表情地念悼辞:“李秦氏同志,几十年如一日,积极投身边疆建设……作出了突出贡献……”我站在人群中,听得浑身怒气鼓胀:“李秦氏”是谁?我外婆有名字,我外婆叫秦

品生活 | 开解忧杂货铺,存放奇遇人生

在丛平平的网店“CY故事店”里,你可以阅读别人的人生,感慨他人的生活,获得一种别样的体验。最重要的是,丛平平所卖的这些故事全都是真实的人生经历。阅读“CY故事店”里的故事不需要付费,这些故事全都展示在

品生活 | 比内卷更可怕的是内耗

有人说:“在这个内卷的时代,内耗是比内卷更可怕的存在。”内耗是什么?是面对小事思虑过度,是习惯性的自责、纠结后的自我折磨与自我消耗。人生道阻且长,我们不该自我为难,学会和自己和解的人生,才是坦荡的人生

品生活 | 柴米油盐,也是一种对生活的期待

1大学毕业后,几乎每隔一段时间,我和朋友去学校附近逛街时,总会带他去一家炸串店买两串淀粉肠、一个梅干菜饼、一个烤地瓜。朋友总奚落我喜欢吃这些油炸食物——不健康,不安全。而在我看来,虽然这几年我已经很克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