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论 | 团结奋斗创造新的伟业 众力并则万钧举,人心齐则泰山移。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京胜利闭幕。与会代表不负人民重托、积极建言献策、认真履职尽责,书写了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崭新篇章。我们对大会的
人民日报社论 | 凝聚智慧力量 共谱奋进新篇 广集众智谋发展,凝心聚力谱新篇。3月10日,全国政协十三届五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京胜利闭幕。我们对大会的成功表示热烈祝贺!这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的大会。会议期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
总书记“下团组”纪实 | 总书记“下团组”纪实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3 月5 日9 时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3月5日,习近平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的审议。3月6日,习近平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
解读政府工作报告 |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 (摘录) 3月5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大会一项重要议程是听取和审议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全国上下共同努力,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
总理记者会 | 总理记者会释放了哪些信号?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以下为问答摘录。美联社记者:中国经济正在逐渐从高速增长向着可持续的、公平的以及绿色的增
影像 | 2022年春天里的盛会 3月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图为全国人大代表走进会场。今年是党的二十大召开之年,是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新征程的重要一年。在催人
部长通道 |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何立峰:5.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经过努力可以实现 每年全国两会上,“部长通道”都备受关注。部长们在这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蕴含着巨大的信息量,他们在这里回应民生期盼,更传递中国声音。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的“部长通道”采取视频方式进行。虽然形式、方式
部长通道 | 财政部部长刘昆:财政支出强度有保障 提升财政政策效能我们将精准研究每一项财政政策,精心安排每一笔财政资金,早出台政策,早下拨资金,早落地见效。同时,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既保持必要的力度,支持经济恢复发展,又预留政策空间,应对今后可能
部长通道 | 农业农村部部长唐仁健:有能力保证中国人的饭碗越端越稳 我们有能力保证14亿多人每天到点开饭不饿肚子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这是必须确保完成的硬任务。粮食生产既要抓夏粮,也要立足全年抓好粮食生产。目前我国粮食供应总量是充裕的
部长通道 | 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把基础研究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国家创新指数全球排名提高22个位次过去一年,科技工作推动国家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2021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2.79万亿元,同比增长14.2%,研发投入强度达到2.4
部长通道 | 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肖亚庆:今年再培育3000家以上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 把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落实到位我们要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首要就是把中央已经出台的各项政策扎扎实实落细落到位。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稳定提振工业经济的政策。为了贯彻落实好
部长通道 | 水利部部长李国英: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坚决守住水利工程安全防线 及时做好准备工作,努力将“防”的关口前移去年,通过防洪工程体系和非工程体系的共同作用,全国减淹城镇1494个次,减淹耕地2534万亩,避免人员转移1525万人,最大程度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今
两会聚焦 | 2022年“国家账本”出炉:支出扩大2万亿,政府继续过紧日子 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转移支付近9.8万亿元、中央部门支出下降2.1%、赤字率2.8%左右……翻开2022年的“国家账本”,这一连串数字,将怎样影响2022年的国内经济?财政部3月5日提请十三届全国
两会聚焦 | “严管”和“厚爱”并重的“两高”报告 3月11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举行闭幕会,表决通过了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的决议以及关于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的决议。此前的3月8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在十三届全国人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冯键:政商关系既不能“亲而不清”,也不能“清而不为” 近5000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齐聚北京,共商国家发展大计、共议经济民生热点问题。房地产业如何降杠杆、防风险?复杂形势下,中国制造业怎么全球化?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怎么办?如何防止规模化返贫?税制怎样调整才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 构建良好营商环境,需要政府发扬“店小二”精神 “围绕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要同步落实监管责任和措施”……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里,多次提到要优化营商环境,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发展内生动力。“营商环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巴中市委书记何平:靠“山”脱贫的革命老区,下一步将如何破局? 初春时节,从四川省东北部的巴中市区出发,一路朝北往光雾山方向走,盘山公路两旁是满目的绿色,山间有清澈的泉水流淌。这个时候还算不上巴中最好的季节。在当地居民眼里,这里的山一年四季都很美,尤其是秋天。“春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九江市委书记谢来发:高标准建设长江经济带重要节点城市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增强区域发展平衡性协调性,“深入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黄山市委书记凌云:让资源变资产,高质量推进乡村振兴 农村常住居民人均收入增长10.9%、创2015年以来新高,茶叶出口量占安徽省87%、全国1/7,乡村旅游接待量、总收入占全市旅游三分之二以上,美丽乡村建设连续8年位居全省前列,基层矛盾纠纷化解率达98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湘潭市市长胡贺波: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如何发挥作用? 国内存在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大背景下,宏观政策将如何发力应对?如何做好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应对复杂的国内外变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这是对宏观经济政策要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让富人多交税,996工作制不可行 “现场聆听政府工作报告非常感动,尤其是报告中提到‘全年主要目标任务较好完成’,这非常了不起!面对如此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诸多风险挑战,我们在这样巨大的压力下依然能完成,并实现预期目标,非常不容易。”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董事长丁列明:中国医药创新迈入全球第二梯队 今年是丁列明代表履职的第十年。作为贝达药业(300558.SZ)董事长、国内自主创新药研发的带头人,丁列明每年参加全国两会时,都会提交多个有关医药、医疗和医保等领域的行业建议,其中多项建议都得到了国家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腾讯董事会主席马化腾:以数字化方案推动农村人才孕育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大力抓好农业生产,促进乡村全面振兴。乡村振兴当前面临哪些新形势?如何发挥互联网科技企业优势,加大农村教育及人才培养,助力乡村振兴建设?全国人大代表、腾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董事长曾光安:欧美制造成本比中国高,制造企业应把握机遇 当前,国际形势波谲云诡,国内企业各类经营成本持续上升。中国制造业该如何迎难而上?“任何风险都可能带来机遇。在敌人脆弱的时候,在竞争对手退缩的时候,我们就要主动地进攻。”在接受《中国经济周刊》采访时,全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山钢集团董事长侯军:没有低碳转型发展,企业就没有生存资格 2022年,全国两会期间,来自钢铁行业领域的全国人大代表、山钢集团董事长侯军的建议聚焦在行业绿色低碳发展上。侯军提出了“系统提升钢铁行业治理能力,强化‘双碳’行动引导促进绿色低碳发展”等建议。他表示,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TCL创始人李东生:重构中国制造竞争优势,从输出产品转变为输出工业能力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5.5%的目标是积极务实和非常有挑战的。此前大部分国际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不超过5%。中国提出要在高基数条件下实现中高速度增长目标,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经济的韧性和内生动力,展现中国人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58同城CEO姚劲波:全国“租房人”超2亿,建议租金年涨幅不超5% “今年是我履职全国人大代表的第五年,今年我向两会提交了关于进一步为小微企业减负增效、应用数字技术推动家政行业提质扩容、加快落实租购同权、促进汽车全生命周期流通、提升职业教育水平等建议。”全国人大代表、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年轻人不愿进工厂,怎么办? 高质量发展是人才支撑、人才引领的发展。 装备制造业作为立国之本、强国之基,其人才发展尤为重要。履职第五年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戴天方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时说:“我在33年的基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政协委员、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 年轻人要挑起农业金扁担 “今天天气很好,人民大会堂在飘扬的彩旗中显得庄严肃穆。30年过去了,国家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参会代表委员们也发生了变化,越来越精神,越来越漂亮。过去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大家日子都很苦,现在我们不仅吃饱穿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政协委员、360创始人周鸿祎:国家级黑客正在入场,数字安全需要顶层设计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建设,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为安全行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也激励着我们要坚持科技报国理念,勇攀科技高峰,帮助国家突破‘急难关卡’的技术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政协委员、明宇集团董事长张建明:全面实行现房销售制度,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 历年全国两会,房地产政策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热点话题。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重申了“房住不炒”的定位,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和良性循环。全国政协委员、四川省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政协委员、华东师范大学副校长戴立益:“双减”后教师负担过重怎么办? 要说2021年教育行业的热词, 当属“双减”。在政策推进过程中,学生压力得到显著减轻,但也有部分教师反映工作时间延长、工作压力增大。“‘双减’之前,没有特殊情况一般5点能下班,现在经常要到8点20分才
代表委员访谈录 |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国家会计学院院长秦荣生:建议开征数字税,上市公司审计强制轮换 “数据的成本如何确定?数据资产如何入账?数据交易要不要交税?这些核心问题在法律法规上都是空白。”“数字经济时代,一切在线,万物互联,数据正在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生产要素。而充分发挥数据的作用,需要通过确
两会热点 | 详解史上规模最大的中央转移支付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规模近9.8万亿元,增长18%。这个数字,是多年来的最大增幅,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财力“输血”能力,体现了中央对地方“真金白银”的支持。今
两会热点 | 改善营商环境,政府这么干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大篇幅与营商环境改善相关,尤其是减税降费、稳定能源及大宗原材料等资源要素价格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让人振奋。这些对于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非常大,政策非常实,非常具体,非常接地气。”全国
两会热点 | 2.5万亿退税减税,谁将受益? “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00万元至300万元部分,再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这是今
两会热点 | 纾困中小微 进入2022年,全国各地进一步纾困中小企业的政策密集发布。对于仍然受困于国内经济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之下的广大中小企业,无疑又是一场“及时雨”。“去年有去年的艰难,今年有今年的不易”当
两会热点 | “亲商服务”的苏州模式“六连冠”的背后 不久前,商务部公布了国家级经开区2021年度考核成绩单,苏州工业园区蝉联综合排名第一,实现“六连冠”。过去的一年,这片占地仅278平方公里的改革开放试验场为中国创造了近3330.3亿元地区生产总值。在
两会热点 | 除了GDP各省区市还在比拼这个数“专精特新”首入政府工作报告 “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在资金、人才、孵化平台搭建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进质量强国建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迈进。”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向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
两会热点 | 新能源汽车消费将大幅超预期? 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继续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鼓励地方开展绿色智能家电下乡和以旧换新”。同日,国新办举行新闻通气会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有关情况。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去年新能源
两会热点 | 民航业困局如何解? “疫情发生已经两年有余,民航业受影响严重,航司客流量至今仍没有恢复到疫情前水平。”谈及当前行业状况,祥鹏航空公司的一名工作人员连连诉苦。今年全国两会,来自民航业的全国人大代表谭平川、全国政协委员王煜均
两会热点 | 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数字技术大有可为 把医院搬到云上,一台电脑就能链接县、乡、村三级医疗资源。疫情催化下,互联网医疗发展迅速。数据显示,全国互联网医院从2018年的100多家增长到目前的超1700家。在数字技术快速融合应用的背景下,互联网
两会热点 | 打破数字鸿沟,赋能中小微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发展速度快、辐射范围广、影响程度深,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数字化转型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如何顺应数字
两会热点 | “不愿进厂当工人”难题怎么解? “制造业对青年人没有吸引力,这是需要我们长期面对的一个问题”。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常委杨伟民表示,当前,就业存在结构性矛盾,一方面是制造业普遍缺少技术工人,另一方面是青年的失业率高。全国人大代表
两会热点 | 打拐、防拐关键点在哪儿? “拐卖妇女犯罪”无疑是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最热的焦点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明确要求:“严厉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行为,坚决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最高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在讲述2022年工作安排时要求:“从严追诉
两会热点 | 中国要不要全面放开生育? 据国家统计局网站发布的数据,2021年年末全国人口14126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8万人。“这是历年来的新低。按照这个趋势,中国有可能提前出现人口负增长。”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秘书长房连泉表示。
两会热点 | 让疫苗惠及全球,中国科兴的使命担当 3月4日,在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张业遂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了新冠疫苗,是对外提供疫苗最多的国家。这些国家中绝大多数是发展中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