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家庭教育2023年第4期

莫愁·家庭教育

莫愁·家庭教育2023年第4期

周刊 母婴育儿

简介

《莫愁 家教与成才》是一本专为年轻父母精心打造的家庭教育精品期刊,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家长提

目录

童言趣语 | 我当妈妈的妈妈

本期分享三则孩子的童言趣语,你是否被孩子的童心所打动?如果您也珍藏了孩子有意思的话,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我当妈妈的妈妈(季家莹 4岁)女儿:“妈妈,你快坐好,我要给你打针了。”妈妈:“我有点害怕,打针

智慧家教 | 人间四月天,正是读书时

4月23日,一年一度的世界读书日。本刊特别邀请阅读推广人及在校大学生分享他们对于读书的感悟、体会。让我们跟随他们的文字,一起感受温馨的书香时光。阅读,是没有时空限制的。一个热爱读书的人,不论何时何地,

智慧家教 | 阅读:来自精神世界的邀请函

在短视频争夺注意力的当今,我们为什么要阅读?阅读的时候发生了什么?阅读会为我们带来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在我看来,阅读是来自精神世界的邀请函,邀请我们来体验一种丰富而敏锐的精神生活。这种来自精神世界的阅读

智慧家教 | 我的孤独是一座花园

阅读是孤独的。但是,这样的孤独是一座花园,其中绚烂唯有亲身涉足才能体会。想到要用阿多尼斯的诗歌作为文章标题,大概是因为它最符合我内心深处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吧。固然人们可以借文结缘,以书会友,但在我的亲

智慧家教 | 春华是你,冬雪是你

悠悠数十载,在我成长历程中,阅读总会在一旁驻足,如一潭平静包容的湖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的磁场。提笔时,想把阅读称为我的好朋友,仔细想想,又没那么妥帖,遂将阅读称为我的老同事——比起普通同事和老师要多

智慧家教 | 他与诗词,与我

医学理性,诗词感性,但我觉得科学精神和人文关怀并不冲突。他在我前一步走进了教室。他是这节选修课的授课老师,一位75岁的老者,自1991年起便教授诗词课了。他还有许多别的身份,但在这节课上,他只是以一位

智慧家教 | 家长,孩子并非只听我的

一位家长和孩子发生了冲突,深夜11点给我打电话,有些难为情地哭诉道:“杨老师,您帮我劝劝孩子吧,她只听您的……”我生怕辜负家长的信任,答应试试看。我给孩子打去电话,没想到,几句话就说服孩子交出手机,乖

智慧家教 | 低头请教又不亏本

1奶奶去世后,家人在整理奶奶的遗物时,在一处旧衣柜柜门上,发现了奶奶用毛笔记录的家人生辰,出生时间精确到了几点几分,大小不一、弯弯扭扭的字爬满了两扇柜门。奶奶没读过书,会写的只有自己的名字,写出来都是

智慧家教 | 成功才是成功之母

Q 孩子上六年级了,考试成绩经常在班里垫底,我们鼓励过、批评过,可他总觉得自己不行,学习提不起劲儿。前段时间学校举办数学竞赛,我们希望他参加,他却说“那么多人呢,我肯定不行”,我们狠狠批评了他。怎么样

智慧家教 | 热爱努力的你

每周四下午是学校心理社团的活动时间,孩子们总是早早地期待着。这个学期,社团活动的主线是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虽然时间短暂,但孩子们还是有所收获有所成长的。你都不知道你有多厉害1分钟鼓掌是个简单好操作

教子有方 | 我与青春期孩子对话

我家大宝读初一,正处于青春期。可能是因为我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原因,很多家长朋友问我,能否传递些经验,来应对与青春期孩子的交流困惑。我想先从一个小事说起。最近,大宝的学校组织春游,因为我是学校家委会成员

教子有方 | 你眼中的美,我不打扰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十六条第三款对“家庭责任”提出要求:“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尊重孩子对

教子有方 | 老母亲的“反面教材”

母亲,是一所好学校。这个“好”字,要看做子女的怎么理解了,因为母亲绝大多数只是普通人,她们有缺点,有陋习,甚至会犯错,有时很可能还是“反面教材”。教子女学走路、学说话、学做人、学做事……这些常规项目,

教子有方 | 勿怕风雨

早上,雨下得实在太大了,只能送女儿去学校。我把女儿的书包放在电动车踏板上,用雨披小心盖好,再用双腿夹住保证不会被大雨淋湿。女儿打着一把雨伞坐在后座上。到了大路,狂风暴雨顷刻将我们娘俩包围了。雨水被风刮

教子有方 | 小昆虫,大世界

1跳蛛、独角仙、尺蠖,不知道在读文章的你怕不怕虫子,反正最初的时候,我的女儿看到这些,绝对是瑟瑟发抖。但当收获到第一个昆虫屋,通过饲养各种昆虫,女儿发现昆虫也有奥秘,从此打开了神奇的昆虫大世界。周末,

教子有方 | 雪落掌心

2022年初冬的一天,女儿班级的数学老师换了。我没有太在意,毕竟小学阶段更换老师是平常的事情,孩子成长的历程,难免要被多个园丁呵护,这也会增加孩子的适应能力。然而期中考试过后,一则消息在家长群中散开,

教子有方 | 《寂静处的声音》等2则

《寂静处的声音》李秋沅 著浙江少年儿童出版社本书是李秋沅“诗意成长”少年小说系列中的一册,作品紧扣当下青少年成长的心理问题,通过一个个故事,写出了青少年对成长的困惑、对自我的找寻、对生命的理解。同时还

教子有方 | “双减”进行时,如何读书?

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随着“双减”政策的逐步推进,少儿有了更多自由支配的时间,充分发挥社会资源拓展少儿课余生

校园风采 | 小学毕业时,她想出一本书

今年2月,丹阳市教育系统一年一度的荣誉册发了下来。我翻开那本红册子,在学生荣誉和获奖中,找到了女儿的名字——施唐忆。女儿因诵读视频获得“我是美丽江苏小主人”小视频大赛特等奖入选荣誉册。1“别看她现在可

校园风采 | 佩小姐调走了

1我在校门口等着接女儿,放学铃声响过好一阵,才看见我家小姑娘蹒跚着走了出来,低着头,两行眼泪还挂在脸上没有拭去。我一下子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上前搂住她的小肩膀,轻轻拍了拍。事情还得从头说起。加拿大的中小

校园风采 | 文章的气势哪里来?

【阅读好文】秘密的地方(节选)林清玄在我的故乡,有一弯小河。小河穿过山道、穿过农田、穿过开满小野花的田原。……那条河,一直是我们居住的村落人家赖以维生的所在。种稻子的人,每日清晨都要到田里巡田水,将河

校园风采 | 人间送小温

1我真正的课外阅读是从初中开始的。接触的第一本课外书是《少年文艺》。这种刊物在偏僻的乡村很少见,我是如何读到它的呢?我们村支书的外孙,在本村联办的初中借读。男孩的父母在长江上搞船舶运输,他就寄养在外祖

校园风采 | 一道清泉流心间

我还不曾见过水乡真实的模样,虽然也多次下过江南了,可只是见到了高楼大厦。于是,趁着放假,我又来到江南,一个属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小村庄。这个小村落坐落在崇山峻岭之间,周围生长着大片大片的竹林,空气十

校园风采 | 阁楼上的狗

妈妈说:“我每天累得像条狗。”我发现妈妈说的比喻句一点儿也不对,我看到有一条狗一点儿也不累。这条狗是我家前一栋楼上一户人家养的边牧犬,每天我都能看到它在楼顶的玻璃房里活动。它一身棕色的毛发像绸缎一样,

校园风采 | 摘草莓

每到草莓成熟的季节,我就会缠着妈妈给我买草莓。一个周末,我像往常一样央求妈妈买草莓。妈妈提议:“今天我们去草莓园摘草莓吧。”自己摘草莓?我高兴得一蹦三尺高。我们来到草莓棚,一进去,浑身立刻暖和起来,就

校园风采 | 赏梅花

天气真好,我和爷爷奶奶去古林公园赏花。一进大门,一阵清香扑鼻而来,向左前方望去,哇,一片梅花花海!那些美丽的花儿,有粉色的、淡黄的、白色的、玫红色的;有的含苞待放,有的花瓣全部展开,还有的只展开两三片

校园风采 | 谁是老大?

在数学王国里,居住着1、2、3、4、5、6、7、8、9九个数字。他们和正方形、长方形、圆形等几何形状一起,过着快乐和谐的生活。然而有一天,数字1和数字9起了争执,1说自己是数字王国里的老大,因为他排在

资讯博览 | 一茎弱草,端举群山

她的背影踏实稳健前些天的一次活动,我们邀请几十位返乡大学生看看家乡新变化,谈谈青春梦想。在刚刚升级的宝应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多功能厅内,深受鼓舞的学子们畅谈观感。他们说,真没想到宝应的农贸市场这么漂

资讯博览 | 心里轻松,肩上就轻了

女儿上中学时,我曾给她买过一本厚厚的数学习题集,关照她课余时间做。我对她讲,不要做多,每天只做一页。刚开始,女儿的热情很高,每天都能按时按量甚至超量完成。然而没过多久,我便发现她开始懈怠了,从刚开始的

资讯博览 | 风宝宝的一天

清晨,风宝宝起床了。它来到一栋被紫丁香包围的房子前,将浓浓的花香味儿带向远方。住在房子里的孩子被花香唤醒,她望向窗边,对风宝宝绽放出笑容。“风宝宝,你可以帮我运送下种子吗?”柳树爷爷请求说。风宝宝很痛

资讯博览 | 我今天还没出去玩过呢

升入三年级,孩子们多多少少表现出了一些不适应,最令这些小可爱苦恼的,就是作业变多了,他们要写好久,好难过……这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因为参与运算的数比较大,存在进位问题,孩子们做作业

资讯博览 | 小鱼儿找妈妈

周末,我在楼下运动。运动场地附近,一位年轻的母亲带着四五岁的儿子在看鱼,那些小鱼儿游在小区景观带一条狭长的水池里。我也喜欢看鱼儿在水里悠然自得,总让我想起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

资讯博览 | 陈鹤琴“普通教导法”

陈鹤琴在《家庭教育》第三章“普通教导法”中,列举父母教育孩子的十一条原则,如下:原则一:对于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最好用积极的暗示,不要用消极的命令。原则二: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得多。原则三:小孩子

资讯博览 | 微言大义

打骂不是教育,只是宣泄情绪。——控制情绪是父母的必修课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礼记·学记》将自己变小,才能使孩子不断成长。——站在孩子的角度看世界不要用玫瑰的标准苛求全世界的花朵。—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