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家庭教育2022年第11期

莫愁·家庭教育

莫愁·家庭教育2022年第11期

周刊 母婴育儿

简介

《莫愁 家教与成才》是一本专为年轻父母精心打造的家庭教育精品期刊,多角度、全方位地为家长提

目录

童言趣语 | 灯停电了

孩子是天生的诗人,孩子的语言活泼动人。如果您也珍藏了孩子有意思的话,欢迎投稿与我们分享。灯停电了(崔庆坤 4岁)中午孩子们起床时,光线总是不好,老师把灯打开,可是有盏灯不亮。老师问孩子们这盏灯怎么不亮

智慧家教 | 消除家庭暴力守护少年的你

每年11月25日是国际消除家庭暴力日。老话总讲“打是亲,骂是爱”“棍棒之下出孝子”,这是非常错误的家庭教育观念。科学研究表明,暴力管教,不管是行为暴力还是语言暴力,都会给孩子带来巨大的伤害。《中华人民

智慧家教 | 让爱回家

家庭教育,关乎孩子的健康成长,也关乎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湖北男学生被母当众扇耳光跳楼”“辽宁女童遭开水烫头”“西安男童遭亲生母亲家暴”等新闻让人揪心不已,同时也揭露了家庭教育中一个误区:有家长还秉承“

智慧家教 | 每个儿童,都应当被温柔以待

八年的少年审判,我接触了太多的人间冷暖、悲欢离合。扭曲畸形的家庭关系、崇尚暴力的家庭传统、冷漠忽视的家庭氛围酿成了一起起家庭悲剧,让一个个花季少年过早沉沦甚至凋零。家本该是每个人梦想的摇篮、最安全的港

智慧家教 | 惩戒不等于体罚

1课间去走廊护导,一群小不点儿立马围上来,跟我各种“碎碎念”,他们爱跟我聊各种大事小事,很多时候我都来不及倾听与回应。一瞥之间,看到学生小风的脖子上有一条红色伤痕,我唤他走近,问他脖子里的伤痕是怎么回

智慧家教 | 不要让冷暴力伤害孩子

家庭教育中的冷暴力提及家庭教育中的暴力,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打孩子”。然而,家庭教育中是否只有“打孩子”这一种暴力行为?答案是否定的。朋友告诉我一件事。有一次在江边,她看到一个孩子骑车摔倒了,他的父母

智慧家教 | 在小小的世界里,他是国王

1常听老人说:“小孩子长到和桌子一样高的时候,麻烦就开始了。”这说的便是“可怕的两岁”,也就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第一个反叛期,主要表现为以自我为中心、喜怒无常。那天我下班回到家,儿子正站在冰箱前摆弄着彩虹

智慧家教 | 童年瓜事

家乡有立秋吃瓜菜的习俗。站在窗前,给老黄瓜削皮,氤氲在黄瓜独特的清新味道里,仿佛回到了童年的乡野田间,与瓜戏耍、劳作,别有滋味。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的乡村,已经分田到户。田地不再是粮食的专属地,家家户

智慧家教 | 勤劳为本,劳动兴家

静谧的灯光下,我边听读书音频边织着毛衣。渐渐地,这场景似乎与记忆中的场景重叠了。那时候的我,在灯下安静地写作业,母亲在不远处织着毛衣,耳边偶尔响起编织针轻轻碰撞发出的声音,父亲则在另一边的灯下奋笔疾书

智慧家教 | 到底是谁在焦虑?

Q 我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成绩处于班级中上游。前段时间单元考试后,成绩一下子掉到了中下游。马上就要期中考了,孩子很焦虑,经常睡不好,请问如何化解这种考前焦虑?A 了解焦虑这种情绪想要应对考试焦虑,首先得

教子有方 | 学会等待,赶走不愉快

儿子刚出生,我和爱人有一个共同的想法,一定要好好地爱孩子,不辜负“父母”这个称呼。我们一直遵循着“小时候严,长大了宽;习惯上严,学习上宽;无理时严,明理时宽”的育儿理念,缺乏方法,就用热情弥补;缺少知

教子有方 | 看见闪光点

读大学期间,看过一个故事:法国维勒科特莱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几经辗转流浪到了巴黎,期望父亲的好友能帮助自己找到一份谋生的差事。“精通数学吗?”父亲的好友问他。青年摇摇头。“历史、地理怎样?”“那法律呢

教子有方 | 看鱼看树看鸟

1带阿尔姗娜去观赏鱼市场看鱼。整整一条街上卖的鱼,都有着明艳的色彩,看上去漂亮喜庆。最多的当属红色锦鲤,还有脑门上戴一红艳艳帽子的,叫鸿运当头,是孔雀鱼的一种。阿尔姗娜看着那一顶顶小红帽在面前游来游去

教子有方 | 相伴学习,美美与共

升入初中,女儿的功课压力明显大了起来,我不免也跟着焦虑。作业写错一个字,数学成绩不理想,英语课文背诵得不熟练,这些芝麻大的不如意,都会让我心惊肉跳,唠叨、数落、逼问、责骂……如此鸡飞狗跳一个月后,我遇

教子有方 | 种下一颗妈妈种子

正午的阳光洒在阳台上,把地板照得亮亮的。儿子从玩具箱里倒出一大堆各式各样的小汽车,兴致勃勃地摆弄着,我则在厨房准备午饭。刀有些钝了,拿出磨刀石嚓嚓地磨起来。这时,儿子探进小脑袋充满期待地喊:“妈妈,快

教子有方 | 《其有瓷理:从颜色看瓷器》等2则

《其有瓷理:从颜色看瓷器》孙艺 文 张玥 图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书以绘本的形式,通过博物馆瓷器布展的故事,向孩子们介绍唐宋以来知名瓷器文物及相关知识。对于孩子而言,颜色是他们对某种器物最初最直观的认识。以

教子有方 | 发夹跟着我去旅行

阅读,对于孩子成长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作为一种“画出来的书”,绘本以其主题明确、结构简单、故事有趣的特质,越来越多地融入孩子们的阅读世界。那么,父母该如何给孩子选择合适的绘本,并更好地陪伴孩子畅游书

教子有方 | 万物有灵且美

巩孺萍是一位兰心蕙质的散文作家,更是一位童心灿烂、文笔清丽的童话诗人。她写过一部回忆童年生活的散文集,用自己的一幅幅小素描、一段段小叙事,呈现了存藏在记忆深处的一些小物件之美,也带着我们重返过去的旧时

校园风采 | 少年逐梦向未来

陆奕欣十月的苏州,到处飘着淡淡的桂花香。周末下午,陆奕欣和家人来到天鹅湖公园露营。家人朋友在一起聊天玩耍,陆奕欣则拿着一本书靠在大树旁津津有味阅读。时间一分一秒悄然而逝,等到陆奕欣听到妈妈的呼喊时,晚

校园风采 | 那些微不足道的事

周一我给孩子们上道德与法治课,上到“走近我们的老师”这个主题,有一个活动是请孩子说一说与老师之间发生的印象深刻的事。孩子们非常踊跃,一个小男孩没有被请到,但是还是忍不住跑过来,害羞地凑到我耳边,小声地

校园风采 | 绿雏菊

窗外,一片秋色。花坛里,大部分花儿都凋零了,唯独雏菊绿叶葱茏,金灿灿的花儿开得笑脸满盈,倚在教学楼的墙角,静静地吐纳着积蓄了一夏的香气。这节美术课,我原本是准备上“水果实物构图”的,带来各种水果、模型

校园风采 | 语文到底要教什么?

前些日子,看到了复旦大学哲学教授王德峰的一个视频,他讲到了多年前的一件事,说北京一所小学考语文,试卷上有一道填空题,“冰雪融化了以后是&nbsp &nbsp ”。大部分学生填了标准答案“水”,只有一位

校园风采 | 朗读声声

11998年夏天的一个晚自习,黎兰萍老师像往常一样拿着备课夹走进教室。快期末考试了,那一阵天天考试和评讲试卷,我以为这个晚上也是如此。只见她拿出一本书,笑着对大家说:“今天,我们来读一篇文章,路遥的《

校园风采 | 栾树下的金色时光

踩着八月的尾巴,踏着九月的秋色,一群小人儿,小小的手被大大的手攥着,来到学校,一年级开始啦。校园里,那棵有着半个世纪树龄的栾树,绿叶黄花红果,正盛正美。正盛正美的栾树,天真无邪的小人儿,就这样相遇了。

校园风采 | 月光和娃娃书

1我出生在农村,记忆中的家是两间小平房,屋子里没什么家具,但有个刷了红油漆的书桌,书桌上总放着《三国演义》。这书是父亲花了一元四角钱从一个地摊上淘来的,有上下两册。20世纪80年代,我和大弟不过十多岁

校园风采 | “小满少年”的诗香童年

女儿读小学三年级,很喜欢古诗词。在我的引导下,她从最初的机械背诵,到现在能慢慢领会诗词之美。而陪伴女儿学诗,让我的生活也充满诗意、馨香满怀。用诗词把耳朵叫醒“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话一点

校园风采 | 蒲公英

莫愁小记者方皓达说起蒲公英,我曾经以为它不过是卑微的小草,不好看,也没什么特别之处,风一吹便散了。如果在路上看见,我肯定不会为它停留半步。看法的转变,在那一日……一个周末,我和爸爸去书店买书。等公交车

校园风采 | 游七里漾

莫愁小记者薛景天金色的秋天,气候宜人。国庆节那天,妈妈带我去七里漾游玩。七里漾位于东台市何垛河两侧,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晚霞渐浓,华灯初放。我和妈妈漫步在七里漾,这里有碧绿的草坪、蓝色的跑道、漂亮

资讯博览 | 三色走访千万家 永合绽放“格桑花”

江苏省张家港市永合社区妇联结合安家工程,创新探索出一套“格桑花”工作法,为社区安家工程的落地开展提速加码。“格”物致知,探究最佳的服务平台。永合社区妇联集思广益、格物致知,围绕“平台最优”的落脚点,将

资讯博览 | 以法护家,守护成长

江苏省海安市妇联积极组织开展特色活动,以法护家,守护成长,努力实现力量融合互补、家访工作托底到边工作格局。一是多措并举强化普法宣传。开展“把爱带回家 送法到家”普法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

资讯博览 | 做个有回音的父母

和朋友聊天,她说最近发现女儿简直成了话痨,读高中了呀,不是应该一心扑在学习上吗?每次女儿只要一见到自己,那丫头的嘴就噼里啪啦说个不停,全是班里芝麻大的小事、八卦,不听不太好,听吧,都听烦了。朋友的吐槽

资讯博览 | 让孩子自信的8个小方法

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当孩子满怀期待地提出:“妈妈,我想和你一起玩一会儿。”你在厨房做饭一时不能满足他,告诉他具体时间:“妈妈把米饭蒸上就过去,好吗?”认真对待孩子的要求,会让他因被重视而充满信心。给孩

资讯博览 | 鱼才是人类的起点?

我们小时候似乎都问过父母这样一个问题:我是从哪里来的?放眼整个人类文明,我们依旧在追问:人类的起源在哪里?10月3日,2022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揭晓,瑞典科学家斯万特·帕博独享该奖项,主要是表彰

资讯博览 | 微言大义

教育要懂得静待花开,但也别忘记,开花还需要耕耘与浇灌。——不要把放任当作静待花开父母威严而有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颜氏家训》爱其子而不教,犹为不爱也;教而不以善,犹为不教也。——明末清初思想家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