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红

萧红(1911年6月1日-1942年1月22日),原名张迺莹,中国近现代著名女作家,被誉为“30年代

萧红作品集

生死场

《生死场》是萧红创作的一部深刻反映20世纪30年代东北农村社会现实的长篇小说。作品以哈尔滨近郊的一个小村庄为背景,通过描写普通农民的生活状态和命运变迁,展现了当时底层民众在封建压迫、自然灾难与外敌入侵三重困境下的挣扎与抗争。 故事围绕王婆一家及周围邻居展开,揭示了人们在贫困、疾病、愚昧中艰难求生的情景。女性角色如金枝、二里半的妻子等,在苦难中承受着双重压迫,却依然表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同时,随着日本侵略者的到来,民族矛盾逐渐上升为主要矛盾,原本麻木的农民开始觉醒,并投身于反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之中。 《生死场》语言质朴而富有力量,将个体生命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下进行审视,既表达了对底层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又歌颂了他们不屈不挠的精神。这部作品不仅是“抗战文学”的重要代表,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
经典名著 完本 30 万字

呼兰河传

《呼兰河传》是萧红创作的一部自传体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小说以作者的故乡——东北小城呼兰为背景,描绘了20世纪初小镇的风土人情和社会风貌。全书共七章,通过一个小女孩的视角,讲述了她童年时期在祖父陪伴下度过的时光,以及对周围人物和事件的观察与思考。 书中不仅展现了作者温馨而孤独的童年记忆,还深刻揭示了封建社会下人性的冷漠与愚昧。例如,人们对“跳大神”“唱秧歌”等迷信活动的狂热参与,以及对待小团圆媳妇、冯歪嘴子等弱势群体的残酷态度,都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麻木不仁。然而,在这片灰暗的土地上,祖父的慈爱犹如一道亮光,温暖着主人公的心灵,也成为整部作品中最具人性光辉的部分。 《呼兰河传》语言质朴自然,情感真挚深沉,既有对故乡的眷恋,也有对命运的叹息。它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乡土文学,成为一部关于生命、死亡和存在意义的哲学性著作。
经典名著 完本 30 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