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花功效多,你用对了吗
作者: 李祖长 李怡文金秋十月, 菊花盛开。菊花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古人称其为“延寿客”。《神农本草经》记载,菊花“主风,头眩肿痛,目欲脱,泪出,皮肤死肌,恶风湿痹。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
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本品入肺经,善疏散风热而清利头目;入肝经,善泄热益阴而平肝明目。
菊花有哪些功效
菊花的功效有很多,主要适用于以下几类病症。
风热感冒,温病初起 《温病条辨》指出,菊花味辛疏散、体轻达表、气清上浮、微寒清热,能疏散肺经风热,但发散表邪之力不强。本品常用于治疗风热感冒或温病初起、温邪犯肺所致发热、头痛、咳嗽等症,每与性能功用相似的桑叶相须为用,并常配伍连翘、薄荷、桔梗等,如桑菊饮。
肝阳眩晕,肝风实证 《通俗伤寒论》记载,菊花入肝经,能清肝热、平肝阳,常用于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每与石决明、珍珠母、白芍等平肝潜阳药同用。
目赤昏花 菊花辛散苦泄、微寒清热,入肝经,既能疏散肝经风热,又能清泄肝热以明目,故可用于治疗肝经风热或肝火上攻所致目赤肿痛。治疗前者,菊花常与蝉蜕、木贼、白僵蚕等疏风明目药配伍。治疗后者,菊花常与石决明、决明子、夏枯草等清肝明目药同用。治疗肝肾精血不足所致视物不清,菊花又常配伍枸杞、熟地黄、山茱萸等滋补肝肾、益阴明目药,如杞菊地黄丸。
疮痈肿毒 菊花味苦性寒,能清热解毒,可治疗疮痈肿毒,常与金银花、生甘草同用,如甘菊汤。
常见用法了解一下
日常生活中,大家可以参考以下方法,在中医师的指导下服用菊花。
菊花茶 取菊花9 克,梨皮9 克,放入保温杯中,用沸水冲泡后闷10 分钟,代茶饮用。
功效:疏散风热、止咳润燥。
菊花粥 取菊花15 克,粳米60 克,枸杞10 克。将菊花研成细粉备用。往锅中倒入淘洗好的粳米,加适量水煮粥。粥快煮熟时,放入菊花粉、枸杞,再煮5 分钟即成。
功效:散风清热、平肝明目。
楂菊紫菜汤 取紫菜50 克,山楂20 克,菊花20 克,味精、盐适量。将山楂、菊花洗净,加水煎煮,去渣取汁备用。将紫菜泡发后洗净,放入锅中,倒入山楂菊花汁一起煎煮,待紫菜煮熟后,放入味精和盐调味即成。
功效:清热消食。气虚胃寒、食少泄泻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