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爱的练习”
作者: 高晶萱萱刚上初一,喜欢上了比她高一年级的强哥。她回家就跟妈妈说,喜欢强哥,想和强哥一起去看电影。妈妈送给她八个字“大胆去爱,勇敢去追”,但是俩人看电影要由妈妈接送,萱萱答应了。看完电影,萱萱回来气哼哼地跟妈妈说:“一点都不好玩,强哥是带着他的女朋友一起来的。”原来,男生带着他喜欢的同年级女生一起和萱萱来看电影了。萱萱接着表示:“我不喜欢强哥了。”妈妈对她说:“没关系,以后会有更优秀的男孩喜欢你。”
解读
保持中立,静观其变
当知道女儿有喜欢的人的时候,萱萱的妈妈对女儿给予了支持。这个做法有一定的可取性。其实,大多数家长只要做到中立就可以了,不需要过分支持孩子谈恋爱。如果家长过分支持,容易误导孩子,让孩子误认为此时谈恋爱是合适的时机。为什么不能直接禁止呢?因为一旦家长明确禁止孩子谈恋爱,多数孩子会转为“地下”,形成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也就是说,家长越是禁止,越会促进孩子恋爱的亲密程度。孩子的能量被过多地耗费在和家长斗智斗勇上,而没有去思考这个人是不是适合我、会不会一直喜欢等实质性的人际交往问题。有少数棒打鸳鸯的家长,也是以牺牲亲子关系为代价的。所以保持中立、静观其变是最好的选择。这样家长就没有堵死帮助孩子的通道。
设置底线,保证安全
萱萱的妈妈做到了设置底线。这是很好的教育方式,是民主型家庭教养方式中常用的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责任意识,让孩子知道哪些是原则性问题。家长经常需要设立的底线是有关孩子的人身安全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底线。比如,遇到孩子准备谈恋爱,家长可以和孩子讨论,一旦影响学习交往就要停止,或者不要单独到男孩或者女孩家里,不能和对方独处一室等。这两个底线的设立,可以降低影响学习和过早发生性行为的概率。
青春恋爱,变化常在
在这个案例的结尾,萱萱竟然自己很快就不喜欢那个男生了,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的潜力。孩子有分辨是非和判断进退的能力。青春期谈恋爱,由于青少年的自我意识还在振荡期,所以存在很多变化,家长只要正确引导,将恋爱的好处让孩子享受到(比如锻炼人际交往能力,更加认识自己等),将恋爱的弊端帮助孩子回避掉,这件看起来危险的事情,可能会成为孩子和家长促进亲子关系和孩子健康成长的契机。
孩子谈恋爱,家长先摆正心态
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有“早恋”一词,不难看出,“早恋”有否定的意味。我们站在自己的立场,认为孩子做了一件不应该做的事情,同时也担心孩子心灵受伤、影响学习等,所以才把青春期恋爱称作“早恋”。我们今天试着抛弃“早恋”这个词,讨论一下遇到“青春期爱情”应该怎么做?
当发现孩子正在发展青春期爱情的时候,家长不要慌。爱情不是洪水猛兽,家长还应该偷着乐:原来我的孩子是正常的。
1.从利好角度看待孩子谈恋爱。
心理学家艾里克森认为,孩子在18岁左右开始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亲密关系,在此之前的阶段是发展“自我同一性”。简单来说,就是认识自我。只有当上一个任务完成到一定程度的孩子,才有可能会继续发展下一个任务。所以青春期的孩子谈恋爱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客观现象。
当前,大城市离婚率较高,结婚年龄越来越晚,带给我们的启发是谈恋爱结婚这件事情是个技术活。未来的婚恋市场仍然是一个竞争的市场,有能力的人才能赢得和谐的亲密关系,经营好长久的亲密关系,而这种技能也需要“童子功”。
家长要帮助青春期孩子练习“爱”,在孩子接受良好的性教育基础上,树立底线思维,助力孩子各方面成长,包括学习。
2.不断提高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发现孩子谈恋爱了,有的家长开始担心、自责,是不是我家没有家庭温暖,孩子才会向外寻求感情。这种负面情绪对孩子有害无利。面对孩子谈恋爱,家长更应该冷静听取专业人士的意见,寻求解决办法。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恋爱是缺乏道德感的表现。有这种观念的家长,可能存在性污名的思想。这种思想也会影响您的亲密关系,从而影响孩子的亲密关系或者人际交往,所以需要扭转。任何时候,谈恋爱都不应该是不道德的行为。只有不负责任的恋爱和性行为,才是不道德的。
还有些家长认为是自己做了坏榜样,遇到孩子恋爱会更加手足无措。其实,家长可以借着帮助孩子成长的机会自我成长。阅读书籍、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都是可以促进自我成长的。即使是在离异家庭或者其他形式的家庭中长大的孩子,通过专业的性教育,仍然可以习得面对亲密关系时做出负责任的决定的能力。
提高孩子处理感情问题的能力之前,家长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和行为能力。
3.看到好处,避免伤害。
青春期的恋爱往往带着非常强烈的个人发展的投射,是孩子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一种方式。通过恋爱,孩子可能更加深刻地认识自我、练习爱自己和爱他人,深入掌握人际交往技巧,为未来识人、做事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会在提高责任感和决策能力方面得到锻炼。但是,获得这些能力还需要家长的帮助,如避免孩子由于恋爱而受到一些负面情绪的伤害。当家长发现孩子在恋爱中很受伤或者孩子明明很痛苦却不想分手时,家长需要反思的是,自己对孩子的爱是不是没有让孩子感受到,是否需要和孩子共同成长,比如一起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4.开展全面性教育。
孩子恋爱,家长还担心孩子会过早发生性行为。荷兰是世界上性教育最发达的国家之一。有研究表明,荷兰青少年从恋爱到发生第一次性行为的平均时间是3年。同时研究发现,性教育是推迟首次发生性行为时间的最有效方法。可见,要让孩子慎重对待性行为,不能堵,而应潜移默化地开展性教育,或者突击完成性教育。因为,青春期少年如果真的想做一件事情,我们是拦不住的。我们担心的问题都有科学的解决办法。
性教育并不是单纯的防止受到性侵的教育,不只是关于避孕流产的教育,不是仅仅讲些生理知识,也不是关于性行为是怎么回事儿的教育。性教育的目的是让孩子能够在未来面对感情和性相关事情上,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的决定。我们不要小看这些决定,能做出符合自己价值观决定的孩子,都是综合能力较强的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