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钙”世英雄,“D”要先行
作者: 武海艳 张维民维生素D从哪里来
维生素D是一组具有生物活性的脂溶性类固醇衍生物,包括维生素D2(麦角骨化醇)和维生素D(3胆骨化醇)。维生素D2存在于植物中。维生素D3是由人体或动物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日光中紫外线的光化学作用转变而成,是体内维生素的主要来源。
婴幼儿体内维生素D的来源有3个途径:1.母体—胎儿的转运。2.食物中的维生素D。天然食物含维生素D很少,母乳含维生素D少,谷物、蔬菜、水果不含维生素D,肉和白鱼含量也很少。但配方奶和米粉摄入足够量,婴幼儿可从这些强化维生素D的食物中获得充足的维生素D。3.皮肤的光照合成是人类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人类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是维生素D生物合成的前体,经日光中紫外线照射,变为胆骨化醇,即内源性维生素D3。皮肤产生的维生素D3的量与日照时间、波长、暴露皮肤的面积有关。皮肤的光照合成是儿童和青少年维生素D的主要来源。
如何预防维生素D缺乏
一、阳光照射是预防维生素D缺乏最简便、有效的措施
阳光照射为人类提供了90%以上的维生素D。皮肤合成的维生素D随着皮肤颜色、紫外线辐射防护(如衣服、遮荫处、防晒霜)、户外时间、纬度、季节、日照时间、云量、空气污染程度等的不同而变化。
接受阳光照射的皮肤面积逐渐增加,如面部(避免阳光直接晒到眼睛)、手臂、腿、臀部等。提倡主动接受阳光照射,这是防治维生素D缺乏的简便、有效措施,逐步达到每天1~2小时,以散射光为好,裸露皮肤,无玻璃阻挡。6个月以下的婴儿应避免在阳光下直晒。儿童户外活动时要注意防晒,以防皮肤灼伤。
即使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儿童也无法在深秋、冬季和早春期间通过皮肤合成足够的维生素D。在这段时间,儿童只有通过前一个夏季积累的内源性储备或外源性补充才能维持足够的维生素D营养状况。因此,补充安全剂量的维生素D仍是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D缺乏的主要方式。
二、补充食物+维生素D≥等于400IU/d
儿童多进食奶制品、豆制品、海产品、蔬菜、加钙饼干等钙强化食品。
2018年《意大利共识:儿童时期维生素D补充》列出了一些食物的维生素D的平均含量(IU),供大家参考:牛奶/羊奶5~40/升,奶油30/100克,猪肉/牛肝40~50/100克,鳕鱼300~1500/100克,鱼肝油400/5毫升,蛋黄20/100克。
不同情况的维生素D补充:
1.妊娠后3个月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同时服用钙剂。有条件者应监测血25-(OH)D浓度。存在维生素D缺乏的,应给予维生素D治疗,使25-(OH)D水平保持在正常范围。
2.婴儿出生尽早开始补充维生素D400~800U/d,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可适当调整剂量。一般可不加服钙剂,但对有低钙抽搐史或以淀粉为主食者补给适量的钙剂是必要的。
3.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儿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连用3个月后,可调整为400~800U/d。
4.建议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每日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以促进疾病恢复、免疫力提高,降低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风险。
5.建议腹泻病程期间,儿童应补充维生素D800~1000U/d,以补充腹泻期间消耗掉的维生素D,有利于腹泻症状的缓解,降低腹泻的发生风险。
6.建议存在缺铁性贫血及铁缺乏高危风险的儿童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U/d,以降低铁缺乏的发生风险,提高缺铁性贫血的治疗效果。
7.患营养不良等慢性疾病的儿童患维生素D缺乏的风险高,且其病情严重程度与维生素D缺乏程度呈正相关。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U/d可改善患病儿童的营养状况,减少维生素D缺乏风险,改善慢性病的预后。
维生素D该如何选择
体内维生素D经肝脏、肾脏活化后起作用。目前市面常见D剂有三种:普通D剂、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对于肝肾功能正常的婴幼儿来讲,普通维生素D即可满足每日所需,肾功能不好者选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肝肾功能都不好者选骨化三醇。
为什么要重视维生素D中毒
家长一定要警惕大量服用维生素D引起的中毒风险。
维生素D中毒剂量:
1.一般小儿每日服用2万~5万IU或每日2000IU/kg,连续服用数周或者数月。2.敏感小儿每日服用量为2000IU/kg,连续1~3月。
维生素D中毒的早期症状有食欲减退,甚至厌食、烦躁、哭闹,多有低热。患儿也可有多汗、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逐渐出现烦渴、尿频、夜尿多,偶有脱水和酸中毒。年龄较大的患儿可诉头痛,血压可升高或下降,心脏有收缩期杂音,心电图ST段可升高,可有轻度贫血。
严重的患儿还会出现精神抑郁、肌张力低下、运动失调,甚至昏迷、惊厥、肾功能衰竭。尿比重低而固定,尿蛋白阳性,也可有管型。长期慢性中毒可致骨骼、肾、血管、皮肤出现相应的钙化,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
严重者可因肾功能衰竭而致死亡。孕早期维生素D中毒可致胎儿畸形。
家长不要因为担心补充维生素D有中毒的风险就不给孩子补了,只要合理正确补充就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