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尿色可识病

作者: 杨波

观尿色可识病0

尿尿这件事,貌似不是什么大事,既隐私,又平常。但是如果尿尿这事出问题了,那这日子就不能正常过了。

正常的尿呈现淡黄色或无色(大量饮水后),但当人体泌尿系统或全身其他系统出现问题时,人体的尿会呈现出不同颜色。我们可以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和排尿的症状来初步判断疾病的发生。

患病时的尿液,以红色最常见,多为血尿。病因有很多,内科疾病和外科疾病都可引起,如急性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泌尿系统的先天畸形或运动性血尿等。血尿分有痛和无痛性血尿,又分肉眼可见血尿和显微镜下血尿。无痛性肉眼血尿同时伴有血块,很有诊断意义,往往提示膀胱内肿瘤。另外,泌尿系统如果有各种原因的损伤(如肾脏挫裂伤),均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血尿。

当人体的肌肉发生严重的挤压伤时,肌红蛋白进入血液,通过肾脏排出,尿液也可呈暗红色。此外,全身性疾病如血液系统疾病也常出现血尿。近年来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增多,使得抗凝治疗(口服抗凝药物、预防血小板聚集药物)广泛应用。但如果抗凝治疗不当,患者会出现血尿和消化道出血。血尿是最早也是最容易被发现的。

黄褐色、浓茶样的尿多见于黄疸患者,例如急性黄疸型肝炎或胆总管结石、壶腹部肿瘤、胰腺肿瘤等引起胆汁排出梗阻,患者出现黄疸。

棕褐色、似酱油样的尿,常是血管内溶血引起的血红蛋白尿,例如蚕豆病、溶血性输血反应等。

白色尿见于乳糜尿,可呈米汤样,多见于丝虫病、结核、肿瘤等导致淋巴管与泌尿集合系统相通引起的。另外,严重泌尿道感染引起的脓性尿也可呈现白色。

一般情况下,尿液颜色改变的同时,还会伴有相关症状。虽然尿的颜色可以提示我们一些疾病信号,但是也不用“谈尿色变”,因为尿液颜色与饮水、饮食、服药也有很大关系。

有的门诊病人一来就诊,就大惊失色道:“我小便有血!”但究竟是什么原因,还得通过尿液常规检测才能明确。

例如:大量进食胡萝卜时,尿呈亮黄色;服用中药大黄,可使尿色深黄如浓茶色;服用复方维生素时,尿液可以呈现深黄色;大量出汗后,尿液颜色也会很深,这是因为水分大部分以汗液形式排出体外,尿液量很少并且浓缩导致的,一旦足量饮水后,颜色也就恢复正常了。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