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

作者: 赵长海

教育部为防止幼儿园小学化,出台了各种政策,可谓是“操碎了心”。但是,我们身边还是有太多家长,被周围焦虑的社会环境所裹挟,依然认为不提前教小学知识的幼儿园就不是好幼儿园;即便幼儿园不教小学知识,他们也要费尽心思给孩子报班提前学。

我们的孩子不是“输在起跑线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线上”。在幼儿园提前学的那点知识,根本不可能把领先优势延续到一年级下学期。所以,我坚定地让女儿“零起点”入小学,但“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现在,我女儿已经成长为荣获多项市级以上荣誉的“新时代好少年”,那么回过头来看,幼升小的“零起点”对她来说其实非常重要。

枝繁叶茂源于根正苗红

很多父母之所以焦虑,是因为他们只看到了叶,或是模糊地看到了枝,却无视主干和根。

什么是根?端正的三观和符合时代的认知是根。

什么是主干?坚毅、激情、自控力等正向品格是主干。

那些简单的课本知识,充其量只能算是枝叶。

所有的孩子都是看着父母的背影长大的,最该教育的不是孩子,而是父母。品格培育和性格塑造的重要性,远远大于知识训练。无论是从知识→态度→行为,还是从知识→能力→素养,知识都是最底层的。

“零起点”不等于“零准备”0

我们是这样做准备的

坚毅是第一品格。我的理解是:坚是“狠劲儿”,毅是“韧劲儿”。在女儿上幼儿园大班时,我就带她挑战爬华山。我们攀爬了100 米的天梯,走上300 米高的玻璃桥等,就是要培养一种“狠劲儿”。我们每天坚持早锻炼,让孩子拥有特别棒的身体,也为她在读三年级时获得轮滑全省第八名、读四年级时获得足球比赛全国银奖、读五年级时获得立定跳远超过中考满分成绩等打下了坚实基础。坚毅品格的训练离不开特别强的专注力。家长们不要打扰专注的孩子,破坏孩子专注力的往往是家长不科学的“打断”。

我希望孩子有一颗想要出彩的心。女儿幼儿园大班的时候,老师让孩子们提供自己的成长照。很多孩子都只拿了一张照片,而我给女儿带去的是她在妈妈肚子里的四维彩超、出生第1 天、第100 天及每年的成长照,是她6 岁前的照片集锦。老师把这份作业展示给全班同学看:这才是成长!在女儿幼儿园毕业前的跳蚤市场,我给她设计了易拉宝,拉上各种玩具和图书,再用野餐垫一铺,就成为全幼儿园最靓的摊位。

我教育孩子要有孝心。我女儿去奶山羊基地进行综合实践,把羊奶粉带回来给妈妈冲好端过去,就是因为妈妈喝牛奶容易腹泻,孩子记住了。她很小就推着外婆出门晒太阳,吃到好吃的心里也想着老人。我带着小小的她开始做公益,她3 岁的时候,就为贫困山区的孩子捐赠了一双鞋,因为她知道有不少小朋友冬天没有御寒的鞋穿。

我特别注意保护孩子的好奇心。有一次去参观城市记忆博物馆,女儿出来后对铁轨上垫枕木的小石头特别感兴趣。她妈妈催促着:“这有什么好玩的,赶紧走,都要下雨了。”我赶紧示意孩子妈妈不要打扰专注的孩子,然后陪着孩子找了一兜子小石头。第二天一早,孩子起床洗漱,看到浴室柜上摆得整整齐齐的小石头,开心极了。3 天后,她整理出来40 种矿石标本。

有一次,女儿得了中耳炎,医院耳鼻喉科教授给她检查。她好奇耳朵里面是什么样子,回到家也让妈妈拿手机给她拍耳朵里的照片。妈妈说根本没法拍,女儿急得大哭。第二天,我带她到耳鼻喉科做了耳窥镜,拍到了耳朵里的样子,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了充分满足。

每周,我都会带孩子走进大自然,进行各种综合实践。我们周末不报班,不进行学科学习。我女儿在文化课方面是“零起点”上的小学,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做任何准备。上小学的第一个学期,女儿的3 门功课总共只扣了1 分,学习成绩跟那些提前学习的孩子比也不差。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