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体向上,3个月包你拿满分
作者: 吴风港引体向上是中学生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之一,同时也是体育中考的必考科目,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引体向上作为一个上肢肌肉协同发力的复合动作,其难度在体质健康测试项目中是最大的。有很多小朋友甚至大学生都“望杠生畏”,一个都做不上去的同学大有人在。做不了引体向上,根本在于上肢力量薄弱。如何通过针对性的锻炼增强上肢力量,以便顺利通过引体向上的测试呢?我们来学习一下“过来人”的经验。
我刚入伍的时候也是引体向上一个都完成不了的“菜鸟”,但经过3 个月的训练后,就可以顺利完成20 次以上了。如何提高自己的上肢力量,攻克引体向上这个“难关”,现在就给大家支几招。大家结合自身情况安排好训练强度,3 个月包你拿满分。
第一招:吊杠训练
做好引体向上,强大的抓握力是基础。很多人在做引体向上的时候,抓不紧单杠,手掌也无法承受摩擦带来的疼痛。这实际上是因为抓握力薄弱、无法支撑自重导致的。用简单的吊杠训练作为引体向上训练的“开胃菜”再好不过了。
吊杠训练就是双手抓住单杠,将身体吊在半空中,最开始只需每次练20 秒即可,一共练习10 次,间歇不超过1 分钟。在能非常轻松地完成该阶段的训练后,单次训练时间升级为40秒,其余不变,以此类推。当单次吊杠训练时间可以达到2 分钟时,说明我们的抓握力已经可以承担自身重量了,可以进行下一阶段的训练了。吊杠过程中尽量不要戴手套。
第二招:翻腕训练
这一招是我的秘密武器。将双臂水平举起,保持与地面平行的状态,双手握拳向上翻腕,动作过程中感受小臂的收缩与发力,一组50 次,共5 组;也可手持一瓶矿泉水做强化训练。
这个训练主要是针对小臂的。强壮的小臂可以提供更强的爆发力,帮你更快实现引体向上零的突破。
第三招:肩胛引体向上
肩胛引体向上是在吊杠训练的基础上,保持手臂不弯曲,然后将身体向上拉,到最高点时停留2 秒左右,再缓慢下放。这个动作可以锻炼到中下斜方肌,提升背部肌肉的参与感。一组10 ~ 15 次,共练习5 组。
当训练较为轻松时应进行强化训练,可在身体向上拉的时候曲臂,让更多的背部肌肉参与进来,到自身可以达到的最高点后停留2 秒左右,然后缓慢下落。一组5 ~ 8 次,共练习3 ~ 5组。
第四招:离心引体向上
离心引体向上看起来高大上,实际上就是着重练习引体向上下落的过程。训练时可通过跳跃的方式,达到引体向上整体过程的最高点,即下巴过杠的状态。然后在这一状态悬停1秒后缓慢下落至吊杠的状态。下落过程用时不应低于5 秒钟。下落用时越长,训练效果越好。一组做5 ~ 8 次,共练习3 ~ 5 组。
离心引体向上可以快速增强整体上肢肌肉的力量,同时增强引体向上过程中的发力感受,从而达到更好地发力且有力可发的训练效果。
第五招:利用好弹力带
在上面几招练完后,大部分的训练者应该都可以完成1 ~ 3 个完整的引体向上了。我们接下来就要强化协同发力感,提高耐力,在次数上力求突破。
购买引体向上弹力带时,要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不同强度的弹力带,直至能够摆脱弹力带的辅助为止。将弹力带固定在单杠上,另一端用双脚踩住,弹力带的弹力会削减一部分自身重量,从而达到辅助引体向上的效果。
有了弹力带的辅助,我们就可以进行完整的引体向上训练了。建议每次做15 ~ 20 次, 共练习5 ~ 8 组, 最后一组要抛开次数限制,做到力竭为止。
力竭时咬牙的那一次发力,就是走向胜利的“钥匙”。
实战小贴士:①在进行引体向上测试或者考试前,做15 ~ 20 个俯卧撑,激活上肢力量,更有利于发力。②在手上涂抹一些镁粉,增大摩擦系数,会产生奇效哦。③不管是在训练还是测试中,都不要佩戴手套。徒手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力感。
以上几招可依次进行,也可根据自身情况,将第二、三、四招合并训练。
每当完成训练感到很轻松时,就是进阶的时机。
引体向上的突破不是一蹴而就的。
最开始训练时不要着急,突破3 次是最艰难的过程,但是一旦突破3 次后,后面的路就好走多啦。每周进行不少于4 次的引体向上训练是练出效果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