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艘船的背后,千万人的努力
作者: 曹宏萍“我负责的‘一带一路’几内亚铝土矿项目的顶推系列马上要扫尾,涉及到设备调试,需要紧急处理。”?因为突发问题需要协调,原定下午的采访时间不得不推迟。直到晚饭前后,夏桂芳才抽出空来。夏桂芳是江苏省镇江船厂(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轮机舾装工程部部长,一身蓝色制服、一双沾着油漆痕迹的工作鞋、一台对讲机,是她不离身的工作伙伴。
学造船的姑娘
“船舶是如何从一块块钢板拼装形成?那么重的材料通过什么力量漂浮在水面?如何驱动快速航行?怎么做到金属的防锈装饰等?”带着疑问和对华东船舶工程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的向往,夏桂芳和船舶结下了不解之缘。
从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毕业时,夏桂芳查阅了大量资料,了解到镇江船厂是江苏省历史最悠久的造船企业,有着非常深厚的企业文化,自己可以将所学的专业运用到工作中,所以坚定地选择到镇江船厂工作。刚入职时,夏桂芳在车间做涂装工艺员,负责现场施工的规划和指导,给施工班组和人员明确施工阶段、施工要求等,“能用专业知识解决生产中遇到的一个个问题,是我最开心的事。”
船舶涂装就是造船企业对船舶进行油漆。新造船涂装主要是通过不同的除锈方式对船体分段、舱室、附件等进行喷砂、打磨等达到除锈、除污、除烧损的要求后,进行表面油漆,从而达到防腐蚀、特殊功能(如防火、防水、防污、保温等)、装饰作用的作业施工。针对船舶不同部位的防腐性能和特殊功能的要求,会设计不同的油漆种类和油漆配套。
“这项工作的难点在于,如何结合区域的质量要求更大程度地提升环保要求,怎样在施工狭小空间做到对现场施工人员和后续使用人员更高程度的保护。”为了达到工艺标准,夏桂芳总是不厌其烦地对工人进行宣讲,甚至手把手地教他们。
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创新
夏桂芳先后在车间工艺、涂装检验、涂装工艺设计岗位工作,对她影响颇深的是在检验部门的师父:“她是一线一名普通的检验人员。检验工作是贯穿在涂装的整个环节的,比如,除锈冲砂工序结束后,验收认可后才能做第一道油漆,第一道油漆做完后要进行清洁验收……最后完工也需要验收。她在工作中特别能吃苦,扛得下严寒酷暑、凛冽江风、噪声、灰尘和油漆味,那种不服输的劲头和出色的沟通能力以及女性特有的细腻周详让我敬佩。她在我毕业初期对我的言传身教,至今都鼓舞激励着我。”
新造船舶是经过一个个分段,从区域到总装合拢后才会形成整体,分段涂装施工,很多区域较难分辨。“我们的船舶在建造过程中,并不能看出整条船的模样,而且每单元所包含的技术要求不一样。于是,我将每个分段制作工艺画成图册,做出清晰的指导,比较利于施工。”
随着全球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这些年对船舶的淡水舱、饮水舱、食品舱都要求使用无溶剂涂料。作为新产品,无溶剂涂料对船舶钢板的除锈工艺要求相对较高,夏桂芳介绍:“以往都是采取在船舶成型后使用铜矿砂冲砂工艺进行钢材表面除锈,一冲砂,不仅会有粉尘污染、噪声污染,还可能对工人健康不利。”
为解决问题,夏桂芳查阅了大量资料,询问多方专家,经过多轮的探讨和几个月的现场实践后,成功研发了将施工程序改到分段砂房冲砂的除锈施工工艺,既保证了涂装施工质量,又符合现代环保要求,最重要的是减少了对工人身体健康的伤害。
一艘船的背后是千万人的努力
2018年春节前,镇江船厂制造的最大的48500DWT系列散货船二号交付在即。时任涂装车间主任的夏桂芳为了这艘船能够顺利交付,组织起一百多人的施工队伍,苦战一个月,最终保障了该艘船的顺利交付。“施工人员大多是外来务工人员,春节对他们来说是一年中非常重要的事情。中午吃饭时,很多人坐在船边眼噙泪花给家人电话。那个场面,我至今难忘。”每当看到一艘艘新船出厂驶离码头时,她的内心总是非常激动、自豪,她感觉每一艘船都像是自己的孩子。
“我们国家的造船业从起步到发展成造船大国,再到现在的造船强国,耐住了寂寞,克服了种种困难,走过了一段不懈奋斗的艰苦历程。一艘船在开工下料时,其实就是一块块钢板到最后整体成型成为一个个漂亮的水上建筑物,每一次交付都不简单。”在夏桂芳看来,大到国家、小到单位的革新和飞速发展都离不开成千上万人默默无闻的坚持和努力。
“得益于‘一带一路’倡议,我们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7年。”多年来,镇江船厂秉承“特色经营、差异竞争、错位发展”的经营理念,专注于特种工程船舶的研制,确立了具有鲜明个性、显著特点、较强生命力的市场定位,形成了多功能全回转工作船、多用途海洋工程船、公务用船等为代表的系列产品,在我国特种工程船舶领域创造了“59项中国第一”,产品遍布沿江、沿海各大港口,远销三十六个国家和地区。
“作为造船行业的一员,我将继续在新产品的绿色建造上为镇江船厂的特色发展贡献微薄之力,延续新时代的造船梦;作为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老牌船厂一线管理人员,我将做好传帮带,传承造船魂和工匠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造船女性,我将立足岗位,引领示范身边的女性,为中国制造奉献力量。”夏桂芳坚定地许下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