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模拟,读懂爱或不爱
作者: 王若宇认识自己,放下心中的包袱,像接纳自己一样接纳爱人,承担生命,承担选择,绽放爱情。
“寻觅真挚永恒的亲密关系,其实就是在寻找自我。”这种亲密关系就是爱情。南京市建邺区乐恒社会工作服务中心负责人吴俊非常认可这一观点。作为一名婚姻关系调解员,她的工作与爱情、婚姻关系千丝万缕。正因为对恋爱、婚姻的体察、思考,以及与婚姻内外、不同人群的交流,她寻找出了更多“恋爱课”的可能性,这种注入生命力的可能性更加亲和,为年轻人从不同角度回应自身的婚恋困境提供了多元解答。
一人一故事,在课上打破第四堵墙
自2023年起,吴俊团队设计开辟了一个新的课堂,该课程分别在南京师范大学和河海大学开展,用一种与众不同的方式,让学生在自我分享爱情挫折的过程中审视自己的角色。这种打破第四堵墙的戏剧表达方式,就是“实验心理剧”。
吴俊团队创造性地邀请六名戏剧表演者参与活动。当戏剧老师问道:“有没有同学愿意分享自己的爱情故事?”报告厅里鸦雀无声。在众目睽睽之下暴露自己的情感印记,让人感到不自在。
当老师的目光与一个女孩对视时,她知道,这个女孩内心期待表达。女孩终于鼓足勇气接过话筒:“他从大一开始就对我表达了好感。每天都在我身边,关心我、照顾我。”女孩的眼眶渐渐湿润,声音哽咽,“但刚刚在一起不到半年,我们的相处方式就颠倒过来,每天我给他发消息,他总是爱答不理,直到我在食堂里看见他和我的闺密卿卿我我。”女孩质疑男友和闺密,他们的回复却含含糊糊。“我只想得到一个答案,他为什么这样对待我,我到底做错了什么?”
吴俊团队的老师们根据女孩的故事即兴表演,女孩就站在一旁观察自己的角色。“原来自己在两性关系里如此不成熟,为什么要用别人的行为来给自己贴上失败的标签?”看完表演后,女孩心里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了,顿时觉得轻松了很多。
通过心理体验帮助参与者在戏剧中探索自我、认识自我并创新自我,这是一种消解恋爱困惑的方法。“通过参与者的亲身体验,能够明显地提高认知水平,并实现情感的积极转化。”这堂恋爱课为更多年轻人提供独特的心理成长机会——接纳真实的自己。虽然通过艺术形式表达出的解题思路是开放性的,没有标准答案可言,但借助这样的课程激发学生自我审视和探索,读懂自己,是寻找爱情的重要一课。
恋爱课是一场前置的婚姻辅导
恋爱的目的在于寻找合适的伴侣,选择一种生活。这种生活能够让陷入爱情的人们,在庸俗、反复的日常里,营设出属于彼此的生活美学。心理学家将个人性格内因划分成四种不同的依恋关系:安全型、回避型、矛盾型和焦虑型。作为婚姻关系研究者,吴俊明白“这种依恋关系来自人从小到大的养成”。
“在接触大量有冲突的情侣之后,我发现了一个不争的事实,回避型的依恋关系在其中占据不小的比例。”吴俊自揄道,“我本身也是一种回避型的依恋人格。当双方产生矛盾时,以前的我更多会选择噤言冷战,试图通过回避来解决矛盾。当然,渐渐了解自己之后,通过个人成长,依恋类型也会有变化。我们选择在大学里开设辅导课、在民政局做婚前课程,就是希望大家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依恋,尽早认知才能更早成长。”
在咨询过程中,吴俊遇见过在恋爱过程中无动于衷或者在婚姻生活里毫无表态的人,他们要么不敢陷入爱情,要么在爱情已经干涸的泥淖里无法上岸,这种婚姻关系大部分是因为对“爱”的认知不足。一次,在婚姻辅导中心,一位60岁的阿姨走进了吴俊的办公室。“通过了解,我知道了她对丈夫的失望。她无私奉献三十多年,丈夫总觉得理所应当,直到阿姨遭遇车祸,他仍然袖手旁观。”吴俊说,阿姨是哭着讲完这些故事的。从小,阿姨就被灌输“做女人要奉献”“养儿育女”“听男人的话”等观念,三十多年来,她活得畏首畏尾。“最可怕的是,我的儿子对婚姻关系充满了恐惧,他一直不愿意结婚。”当她发现自己的不幸婚姻对儿子的思想有太大反噬时,便决定走出这潭死水,给已经而立之年的儿子做出榜样。
阿姨的故事让吴俊久久无法释怀。她要做的就是发挥自己的力量,减少这种爱情和婚姻的悲剧。
沙盘模拟出的不是人生,是人性的不同面向
作为第一批入驻南京民政部门的婚姻家庭辅导师,吴俊每天辗转在南京三个区的婚姻辅导室轮流坐班,给新人做婚前辅导。吴俊首先会请他们填写“亲密关系评估问卷”,解答他们对于婚姻的困惑。在这一过程中,吴俊更喜欢用沙盘这样的潜意识探索工具帮助他们管理和理解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想法和情绪。
具体做法是,让新人在没有语言和肢体交流的情况下,轮流在沙盘上摆放物品,跟随自己当下的感受、想法和兴趣摆放。“我曾经见过一方完全跟随着另一方在沙盘上摆放东西。而另一方特立独行,从来不会考虑别人的意见。这种婚姻关系中就存在一方强势而另一方依赖的特点。我会在沙盘演示后,提醒他们增加对自我的觉察或对伴侣的关注。”截然相反的情况是双方各自在沙盘中划定了楚河汉界,各自在“领地”内摆放摆件。“这样的盘面让人有难以融入彼此、缺乏亲密的感觉。”吴俊会在咨询最后引导双方看到伴侣在沙盘中表达出的需求或冲突,促进他们在亲密关系中来自内心的互动,双方了解后获益匪浅。
从事婚姻辅导工作以来,吴俊和伙伴们已经服务了上万对伴侣,一对一辅导了三千多对情侣。“当我看到因为男生没有听女生的告诫,洒了一杯咖啡,而吵到离婚的年轻人时;看到因为七年恋爱无疾而终,而自认为无法经营爱情的女性独身自处时,我更加感觉到这堂恋爱课的必要性。”
如今,单身人士是真的不想谈恋爱吗?非也。他们更多时候是在感叹:为什么我就没遇到这样一个可以尊重我、接纳我的人?为什么没有和我一起建立美满关系的同伴?吴俊认为,这是一种思想上的悖论。她援引了复旦大学教授梁永安的两句话——“在爱情面前,考虑一多,就杂草丛生。”“最怕的是,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别人身上,然后希望别人多承担,一切都是对别人的一种期待,当别人满足不了期待时,感情的负担也会越来越重,同时自己也丧失了去创造爱的能力。”吴俊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认识自己,放下心中的包袱,像接纳自己一样接纳爱人,承担生命,承担选择,绽放爱情。
图片由本文主人公提供
编辑 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