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走抑郁,先坐直
作者: 葡萄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压力如影随形,给我们的身心健康带来诸多挑战。而多重迷走神经理论的出现,为我们理解和应对压力与抑郁提供了全新的视角。这一理论不仅揭示了身体与心理之间的神秘联系,更为压力管理带来了切实可行的方法。
多重迷走神经的奥秘
人的脑神经共十二对,其中的第十对是迷走神经。作为人体内最长、最复杂的神经之一,迷走神经自古以来就以其独特的功能吸引着科学家的目光。传统上,迷走神经被认为主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功能,如心脏跳动、消化活动等。
在20世纪中叶的医学界,人们对于身体与情绪、应激反应之间的联系还知之甚少。1965年,美国神经科学家斯蒂芬·波格斯在观察动物的行为时发现,当动物面临威胁时,身体会出现一系列反应。有的动物会心跳加速、呼吸急促,仿佛进入了一种高度紧张的状态;而有的动物则表现出一种似乎想要装死的反应,身体变得松弛,心跳和呼吸都减缓。
这个奇特的现象引起了波格斯的思考。他开始广泛地查阅资料,进行各种实验,试图找到其中的规律。在一次又一次的研究中,他逐渐意识到,这可能与神经系统的调控有关。他猜想,在人体中可能存在不同的神经通路,来应对不同程度的威胁和应激。
为了验证自己的想法,波格斯和他的团队开始了漫长而艰辛的研究之旅。他们对大量的志愿者进行了各种测试和观察,记录下他们在不同情境下的生理指标和情绪反应。经过无数个日夜的努力,终于在1980 年有了重大发现。
波格斯发现,人体内存在两条主要的迷走神经分支。前侧迷走神经主要负责调节内脏器官的平滑肌活动,如心脏的心肌、消化道的平滑肌等。当人们感到紧张或焦虑时,前侧迷走神经的活性会降低,导致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消化功能减弱等生理反应。相反,当人们处于放松和愉悦的状态时,前侧迷走神经的活性会增加,帮助人们维持身体的稳态和平静。
而背侧迷走神经则主要参与情绪反应和社会交往过程。当人们遭遇负面情绪或社交冲突时,背侧迷走神经会被激活,引发一系列生理和心理反应,如心跳加速、血压升高、肌肉紧张等“战斗或逃跑”反应。这种反应有助于人们在面临威胁时迅速作出反应,保护自身安全。但如果这种应激状态持续时间过长,就可能导致身心疲惫、焦虑甚至抑郁等问题。
这一发现为医学研究开辟了新的道路。波格斯将这一理论命名为“多重迷走神经理论”。
压力下的多重反应
达尔文曾经在《动物与人类的情绪表达》中强调“呼吸消化神经”(即迷走神经)在内脏与大脑之间重要的双向沟通作用。
迷走神经作为颅神经之一,在人体自主神经系统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特别是在情绪调节、身体反应以及社会行为中。它就像是身体内部的信息高速公路,负责在大脑和各个器官之间传递重要的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源,如工作的繁忙、人际关系的紧张、经济上的负担等等。这些压力会触发多重迷走神经的不同反应。当人们遇到轻度的压力,比如工作中的一个小挑战或者偶然发生的交通堵塞,交感迷走神经会适度激活,使人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应对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然而,当压力持续增加且无法得到缓解时,可能导致身体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出现一系列不适症状,如失眠、头痛、消化不良、情绪波动等。例如,一位职场人士为了完成某项重要项目,连续数周加班熬夜,承受着巨大的工作压力。在这段时间里,他的交感迷走神经一直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导致他睡眠质量严重下降,白天精神萎靡,情绪也变得越来越焦虑和易怒。又或者当一个人经历了比如亲人离世,内心也会遭受巨大的创伤。在这个过程中,多重迷走神经的失衡可能引发长期的抑郁情绪,使人对生活失去兴趣,甚至出现身体上的疼痛和疾病。
如果压力持续存在并超过身体的承受能力,迷走神经的反应可能会发生长期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包括迷走神经张力下降、神经递质释放异常等,进而影响人们的心血管健康、消化功能甚至情绪状态。因此,学会有效管理压力,避免长期处于高压状态,对我们的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压力管理策略
既然了解了多重迷走神经在压力中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理论来制订有效的压力管理策略。
2010年,德国马克斯·普朗克人类认知和脑科学研究所发表在《生物精神病学》杂志上的研究发现,迷走神经张力较高的人,整体心脏健康状况更好、炎症水平较低、社交人际网更牢固,并且表现出更好的情绪调节能力。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发现,当人们按照一种开放舒展的姿势站立或者坐直的时候,雄性激素的水平会上升,而且压力激素,如皮质醇、肾上腺素的水平则会下降。所以,如果感觉到自己没有信心、充满疑虑时,首先在站姿、坐姿上让自己昂首挺胸起来,这会让我们自信起来。
美国心理学者斯坦利·罗森伯格基于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为人们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压力管理策略。其中,深呼吸练习被着重强调。他解释道,当人们感到压力时,有意识地进行缓慢而深沉的呼吸,可以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从而使身体从战斗或逃跑的紧张状态中恢复平静。例如,每天花几分钟进行深呼吸练习,专注于气息的进出,感受腹部的起伏,能够有效地降低焦虑水平。
除了个体的练习,罗森伯格还提出社交互动在调节多重迷走神经中的重要作用。良好的人际关系和积极的社交支持能够激活社会参与系统,促进迷走神经的健康功能。比如,与亲朋好友的真诚交流、参加志愿活动或加入兴趣小组,都可能让人们感受到归属感和安全感,从而减轻压力对身心的负面影响。同时,他还建议,要学会选择合适的倾诉对象,避免过多接触可能会给予负面反馈或者无法真正理解的人。
在此基础上,罗森伯格还强调了改变思维模式的重要性。他说,消极的思维方式往往是导致心理问题持续恶化的罪魁祸首。比如,当人们在工作中犯了一个错误就会自责。这时需要学会反驳过度自责的想法,告诉自己:“每个人都会犯错,这只是一次学习和成长的机会。”通过不断练习这种思维转换,就能够逐渐培养出更加积极健康的心态。
多重迷走神经理论为理解压力和情绪提供了新的视角,也为压力管理提供了有力的工具。通过学习和实践上述方法,不仅可以有效管理压力,还能在挑战中实现自我成长,活出更加充实和有意义的人生。
编辑 钟健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