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运,未检“六边形战士”的温柔
作者: 雨默“少年司法不是杀伐果断的利剑,法律条文不是纸面上的冰冷规定,对于处事不深、心智还不成熟的未成年人来说,人生路还很长。”在滨海县人民检察院第三检察部副部长徐运看来,用合适的办案方式挽救涉案未成年人,传递司法温度,是未检检察官的职责和使命。
给未成年人一些案外温暖
2020年,徐运从普通刑事检察转入未成年人检察,正式承担未成年人案件办理和综合司法保护工作。其实,早在2017年,徐运就因工作需要参与过近一年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
当时,徐运接手了一起致人重伤的故意伤害案件,犯罪嫌疑人徐某某是一名在校学生。她走访发现,案发前,徐某某品学兼优,跟同学没有其他矛盾。“他是在遭受校园欺凌时,因不懂使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双方斗殴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我们觉得可以从轻处理。”徐运通过刑事和解促使双方化解矛盾,然后依法将徐某某起诉至法院并建议判处缓刑。
事发后,父母对他特别失望,父亲打了徐某某,一气之下不让他读书了。徐某某心理压力大,也觉得既然要面对刑事处罚,就没必要继续读书了。“案件到我们这边时,他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我们了解情况后跟学校对接,鼓励他回学校读书。”
徐运在谈话过程中发现徐某某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很重,担心自己的未来,就找来心理老师开导他。“我也买了心理方面的书送给他,他的家人看到检察官给孩子正面的鼓励,也有所触动。”后来,徐某某重回学校并考上了大学,现已经入职某银行工作。“他本身就是向上的,只不过突发事件让他走到了岔路口。在案外给像徐某某这样的孩子一点温暖、一些支持,给他们专业的法律解答,拉他们一把,他们自己就会加倍努力。我觉得这样的举手之劳,会在孩子身上产生放大效应。”
为了提升自己的技能,徐运多次参加检察业务竞赛,三年来,近百名罪错少年在徐运和她的团队帮助下改过自新,重返校园,最终成长成才。
做未检的“六边形战士”
2021年4月,一名不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报案称其被继父性侵。这个案件中,犯罪嫌疑人在供述时规避了法律打击,请了知名律师做无罪辩护;被害人不懂法律,也不知道怎么把有利于自己的证据收集起来,呈现给司法机关。
徐运研究了大量的法律、法条、法规、案例,建议公安搜集被害人品格证据、邻居证言、共同生活的家人证言,以查清犯罪事实。她结合伦理基础、人的应激反应的局限、行为过程的总体走向以及内心的真实动因,最终认定犯罪嫌疑人系利用继父这个身份形成的优势地位,在被害人处于孤立无援境地时,迫使被害人就范,继而性侵被害人。她将犯罪嫌疑人以涉嫌强奸罪起诉至法院,犯罪嫌疑人当庭认罪认罚,最终被判处有期徒刑。“未成年性侵,尤其是熟人间的性侵,证据都比较薄弱。检察官在面对这种情况时怎么抉择,其实就是考验你对正义的解读,对法律知识的掌握。”
2022年,徐运接手一起奶奶殴打孙女的案件。案发当天,奶奶拿衣架打了孙女,导致孙女二级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罪。徐运在办理案件前期查阅了一些相关案例,发现大部分案例都将犯罪嫌疑人移送至法院判决。为了更好地办理这起案件,徐运联合滨海县妇联对小女孩的家庭进行了走访调查。小女孩父母离异后,监护权归父亲,但父亲由于工作原因长年不在家,无法实际履行监护职责,小女孩母亲又没有能力独自抚养小女孩,平时由小女孩的奶奶承担了主要的监护职责。案发当天,奶奶因婆媳矛盾、生活重压交织、家庭教育理念落后,导致失手打伤孩子,一旦奶奶受到刑事处罚,小女孩的日常生活、家庭关系都会受到影响,很可能会因此受到二次伤害。“综合考量下来,我们决定不起诉,但设置了条件:联合妇联开展为期一年的家庭教育指导。”
徐运先是跟小女孩的父母沟通,希望他们在家庭教育中承担起更多的职责,然后把奶奶的处境告诉每一个家庭成员,为她建立起家庭支持系统。小女孩的母亲主动出具了谅解书,并和孩子的奶奶达成协议,更多地承担教养职责。一次辅导时,徐运讲了家庭暴力给孩子心理上造成的创伤,奶奶表示很后悔自己的行为。小女孩主动去抱了奶奶,对她说:“没有关系,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小女孩理解了奶奶养育的不易,在期末考试的时候进步很大,被评为“五好生”。
徐运先后自学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工作的相关知识。在实践中,她通过学习所得配合社工,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感化、挽救。在她看来,做未检工作不仅要看犯了什么罪,怎么量刑,还要去分析犯罪背后的原因,包括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家庭环境、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只有成为“六边形战士”,才能去综合去考量。
不仅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
随着时代发展,未成年人犯罪也在不断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原则办案。徐运觉得只有深入了解案件以及背后的因素,才能作出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选择。“有些案件,在法律允许范围内,我们给予最宽的处理,让他无痕回归社会。还有一类未成年人,不停地挑战司法权威,犯一些恶性案件。他在不断碰触法律红线时,内心也有了一些变化。他们会无畏法律、无畏权威,从宽处理反而加深了他们这种无畏的已有认知。在初期给予惩戒,建立起警戒线、边界感,才是对他有利的,不会让他在错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徐运在办理的大量案件中发现,问题孩子后面都有一个问题家庭。“我们不仅要治已病,还要治未病。未成年人检察有一个很重要的职能就是预防未成年人犯罪。”为此,她进直播间、学校、社区,向家长传播家庭教育知识,联合妇联成立家长读书会,开展教育培训课程,培养滨海本地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比如,近期我们针对青春期孩子家庭开出《与青春期和解》《青少年的发展与教育心理特点》《亲子沟通的方法》等书单,传授家庭教育理念的知识。”
近年来,徐运开展法治宣传一百余场次。她先后获评为江苏省检察机关优秀法治副校长、盐城市检察机关十佳公诉人、盐城市十佳青年公诉人,入选江苏省检察机关未成年人检察人才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