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危害
生活离不开化学。衣、食、住、行,都与化学息息相关。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随着经济飞速发展,人们对饮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我们已不再满足于吃饱就好,而是要求色、香、味俱全,同时也更加注重营养。
然而,提到食品添加剂,总有人觉得只要是含有添加剂的食物都不好,甚至不少人把吊白块、苏丹红、三聚氰胺等毒物与食品添加剂画上等号。其实,食品添加剂并不可怕,它可以让我们的食品更安全、美味。
食品添加剂是指人们在生产、加工、贮存食品的过程中,为了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改变食品结构,防止食品氧化、腐败、变质,以及为了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食品添加剂同时还应具有改善食品的感官性状或提高食品质量的作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制造可以采用化学合成、生物发酵或者提取等方法。
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的历史与人类文明史一样久远。比如,人类在还处于原始社会的时候,就知道必须要吃盐;卤水点豆腐是我国西汉时期发明的,距今已有2000 多年的历史,卤水就是一种食品添加剂。
在老一辈人的记忆中,家庭炒菜用的油,用不了几个月就会有哈喇味,夏天的食盐也容易结块,而现在的油和食盐并没有这种现象,为什么呢?因为油中加了抗氧化剂,食盐中加了抗结剂,抗氧化剂和抗结剂都属于食品添加剂。所以,食品添加剂在人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是控制食品中微生物的繁殖,防止食品腐败变质。例如,为防止久存的酱菜、果汁、果酱、蜜饯、酱油等变质,常需加入防腐剂。否则,这些食品还未出厂或出厂不久就变质了。
二是防止食品在保存过程中变色、变味、变质。例如,油脂及食品中的脂肪很容易酸败而出现哈喇味,产生毒素和令人不愉快的气味,而加入抗氧化剂,可延缓这个过程。
三是满足食品加工工艺的需要。例如做豆腐需加入凝固剂;生产果冻、冰淇淋需加入增稠剂;加磷酸盐可使肉制品口感更嫩;要使面包松软,必定要加入疏松剂;要使肴肉、火腿带有红色,需加亚硝酸盐等。
四是使食品的感官性状更好。例如为了使裱花蛋糕更诱人,引起人们的购买欲和食欲,就需要加入色素;在糕点中加人工甜味剂,可使不宜吃糖的人吃到甜食;香精能使冰淇淋、酸奶更具有特色等。
因此,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我们就吃不到那么多美味可口的食品,不可能在商场里见到琳琅满目的食品,食品也就不可能有那么长的保质期。同时,只有使用食品添加剂,才能保证食品安全,为消费者提供更加美味和营养的食品,满足消费者不同的需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是现代食品工业发展的产物,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现代食品工业。
那么,食品添加剂到底有没有危害?
“抛开剂量谈毒性,都是耍流氓”,即便是水,喝多了也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影响。我国在设定每种食品添加剂的最大使用量时开展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工作,会考虑不同年龄、地区、性别的人群一天吃多种食品且长期食用的情况。
因此,人们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会造成摄入过量,也不会对健康产生危害。我国还对使用中的食品添加剂实行持续的、动态的跟踪评价,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对食品添加剂重新进行再评估,不断调整使用范围和使用量,并对部分物质禁止使用。所以,在规定的范围和用量下使用食品添加剂,不仅是安全的,还是必要的。
食品添加剂之所以名声不好,非法添加物是罪魁祸首。添加剂种类繁多,食品添加剂只是其中一种,此外还包括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众所周知的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混凝土添加剂、塑料添加剂和涂料添加剂。还有,苏丹红、福尔马林等也都是化工原料,不是食品添加剂。很多黑心厂商为了追求更好的颜色、口感而非法添加不合规的添加剂,就会导致食品安全问题,而这种问题频频发生,会让消费者心有余悸。所以,必须把食品添加剂和食品非法添加物区别开来。
为保障消费者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下设的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建立了全球统一的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评价体系和使用标准(非强制)。同时,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我国也建立了一系列食品添加剂的管理制度:上市前,对食品添加剂实行严格的审批制度;生产时,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许可制度;使用时,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制度,并制定了涵盖食品添加剂使用规定、产品要求、生产规范、标签标识、检验方法等在内的700 余项强制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此外,我国还建立了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及使用要求和相应的监督管理制度,食品添加剂的进出口管理制度等。
食品添加剂是现代科学发展的产物,是食品中必不可少的物质。食品添加剂的生产使用,关系到每个人的身心健康和饮食安全,不能因为一些不诚信的企业和不良媒体的失实报道而否认其意义和价值。全社会应该共同努力,使食品添加剂行业稳定且长久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