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应该常去看望一下土地
作者: 周涛
在荒山旷野中的这些创业者实在干得不错;对,连他们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奇迹。
——汉姆生
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值得关心一下的事情的确是太多啦——股票的行情,时局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冷暖,天气风云的变幻,甚至一些人对一些宠物的关心也大大地令人感动。
真正被忽略的,唯有土地。
忽略或者说遗忘土地,这正是大部分城市人的特征和个性。足以证明这一点的,就是几乎所有城市里的人都轻视乡下人,而且都用一个字来概括:“土!”而乡下人竟同城里人完全达成共识,绝无一人敢于跳出来抗辩,只有低眉俯首,敛气小心,以极大的忍耐和屈辱心理默默争取,有朝一日摇身一变,成为一个“城里人”。这种人往往要比真正在城市里长大的人还不“土”,山药蛋开花更招眼。衣锦还乡,俗艳逼人,而且比城里人更加倍地瞧不起乡下人。特别是这类人往往能够获得更大的成功和权力,反过来领导并左右城市的文化潮流,过去最穷的人现在花起公家的钱来反而最不吝啬,比公子哥儿派头还大。
这有什么办法?穷则思变嘛。背叛了土地的人成为城市的主人。背叛得越彻底,越决绝,在现实生存中所获取的成就和利益就越大,因而主宰一个城市的力量就越强。今天的城市文明和文化,正是在这样的一个怪圈中以飞速奔跑的姿势,原地踏步。
被忽略的土地,始终沉默着。
被忽略的土地上的人也和他们的土地一样,长时间地沉默着。我始终不能理解的是:何以有那么些人能够轻易地背弃土地?为什么他们对自己家园的一草一木产生不了感情,反而对别人陌生的水泥堆积物无限崇敬向往?的确,我看到今天的许多人已经“丧尽天良”。因为长久地疏远土地,艺术的创造力已经离人们越来越远了。今天,我们到哪儿去寻找真正的艺术呢?对,对,没有艺术,只有一些著名的小丑和玩偶。人们拜倒在这些玩意儿面前,只能说,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哀。
还是应该常去看望一下土地。
这是一味恢复天良的、苦口的中草药,它可以帮助人们恢复一些初心正觉。去浮躁,祛病邪,补元气,正心力。如果说这世上真有什么功法的话,土地是最大的功法,是真正的原始之尊,万物之母。何况它表面上看起来静默,而实则变化无穷,江河澎湃,湖海动荡,它始终可以一碗水似的端平!它自身旋转且又围绕太阳旋转,在浩瀚的宇宙空间与众星保持平衡和距离,抵御着来自四面八方的闪闪发光的诱惑。它是母亲,它要负起责任来,让大地上的万物健康生长;它还是宇宙间的太阳系里的一个总理大臣和外交大臣,是各国领袖和政治家学习的榜样,谁也没有能耐像它那样不动声色间处理好那么多复杂的关系。
然而,我们正忽略着土地。
我们正脚不沾地、足不着土地生存在这个绿、蓝、黄几色相间的美丽星球之上,不是这样吗?我们用水泥、柏油蒙乎其上,以名鞋丝袜隔乎其间;盖起摩天大厦,似乎离大地越远就越能显出我们人类之伟大;造出宝马名车,表现得和土地之间的摩擦系数越小就越显出咱们的潇洒和本事。人为什么忽略土地呢?大约人类有一种脱离母体的本能,他始终模糊地认为还有比地球更为美丽的家园?
人类可以说是地球的不孝之子,可是也恰恰因为了这一点,人类成了地球的灵物和骄傲。尽管如此,我认为,还是应该常去看望一下土地,这对我们有好处。赤着双足走过田埂或在沙滩上打排球是让我感动的;在海滩上沐浴阳光且在身上沾满细沙是让我感动的;登山者艰难而缓慢地一点一点向冰峰攀登是让我感动的;躺在大草原上把名牌皮鞋扔出去的瞬间是让我感动的。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艾青写给土地的诗句是让我感动的。
如果你在初春季节离开城市,到郊外和山林当中去,那么,你会看到积雪融化的土地在阳光下蒸腾起灰蓝色的烟雾,点点光斑游离其间。土地的芬芳正随着这些氤氲之雾弥散开来,新鲜刺鼻,沁入肺叶。久违啦,土地的气味!在不知不觉间,你会渐渐生出些许醉意,会产生出赤足裸身去亲近一下土地的愿望。然而这愿望却是淡淡的,不强烈,却存在,它让你生出一种陌生的善意和恋情。眼睛变得水汪汪的,仿佛比原来大了一圈儿,恢复成儿时的眼睛,看见的一切都是美的、新奇的,而且都比原来显得大。
新长出来的树叶比少女的手指头还要娇嫩可爱,仿佛以往的初春从未诞生过如此的嫩叶;泛青的树皮漾着一圈一圈儿的绿晕,像是春天的歌唱在树内心的圣殿里回荡……还有小草和石头,它们一般总是仿照一种家庭的模式组合在一起,一组一组的,一组和一组相隔有一段距离,每一组都配合得恰到好处,极有韵味。
是啊,由无数生命构成的生活就这样在土地上展开,每一年都是新的,每一秒钟都和前一秒钟不一样,这一切归功于土地、天空和时间。有一部被称为“土地的赞美诗”的长篇小说,是挪威作家汉姆生写的,书名就是《大地的成长》。这部1920年获诺贝尔文学奖的经典作品,至今读来仍然妙不可言。我们这个具有数千年农耕历史的民族,竟然没有一部深深领味土地的大作品,实在是既奇怪又遗憾了。四百多个页码的长篇结尾处是这样的:“不错,英格尔曾经走过一段惊涛骇浪的人生旅程,曾经在大城市里度过一段时期,但现在她终于回到家里了;宇宙是广大的,蜂拥着无数的渺小的粒尘——英格尔也曾经是其中一粒。人在众生中无非是一粒微尘而已。”
“然后黄昏来临了。”我很喜欢这部书,包括它的书名。所以我在今天说这种话稍微有点儿显得不合时宜,但我还是想再重复一次,应该常去看望一下土地,就像看望母亲或情人,太频繁既然不可能,一年一次还是很有必要,大有益处。
摘自《周涛散文》,人民文学出版社2022年5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