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文学版2024年第5期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2024年第5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海外文摘》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贴近生活、透视海外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月刊。 它专门介绍国

目录

中篇小说 | 歧园

1海瑞思从宾夕法尼亚州飞过来,几地中转,几次改签,如同独行侠,开启她的第一次跨国之行。这位刚毕业的女博士,曾经的理想是做一名人类学家,听从父亲的规劝而选择了生物医学。年初以来,她跟我这位不用付费的中文

短篇小说 | 木棉或鲇鱼

即将登陆的这场台风,菲律宾给它起的名字,叫作木棉。可是,这名字冒犯了老挝的一个少数民族,音译过去,恰好与他们膜拜的一位神灵同名,因此,老挝气象局打破惯例,自行给它起了个名字,叫作鲇鱼,意思是,这场台风

短篇小说 | 海南兄弟

京华走后,我回到餐桌旁坐下,坐的是女儿的粉色餐椅。过了几分钟,刘涛也走进来,站在洗碗机旁,那里面正翻腾着蓝色水柱。“真没想到。”他说。“是啊,谁想得到啊,平时根本看不出来。”我平淡地附和着,瞥见他正在

短篇小说 | 堂嫂

1听妈妈说,堂哥是当上管理员以后才娶上媳妇的。我记得堂哥骑着一匹青灰大马,把堂嫂从另外一个队上娶过来的。那天的早上,爸妈到堂哥家收拾房子,我和三弟在一面墙塌成平地的小院子里踢毽子。爸妈在堂哥房内的一面

短篇小说 | 闲人

作为职场新人,我不得不随时提醒自己要准时上班。至于赶去干什么,到底是忙或闲,不是思虑和纠结的重点,领导和同事眼眶里装的是这个人的态度和行动。虽然是舶来的经验,但我不觉得拾人牙慧有多丢人。“小柴,我们研

生活随笔 | 老舅

老舅走了,留给我们一堆谜,他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一言难尽。在我老家约定俗成的称谓中,“老”也是“小”,老舅是我的小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姥姥的家在洪集老街的中心位置,坐东朝西,最南边是两间高大的房屋

生活随笔 | 三十年教龄

从已经开花的粗布棉袄里撕下一疙瘩棉花,小心地撕开,轻轻地扯大,把那已经板结的棉套撕扯得松松软软。摊开,再把铜钱大的一块缀满蚕籽儿的黑麻纸铺上,包裹起来,装到贴着胸膛的内衣口袋里,暖着。在老师吹响的哨声

生活随笔 | 还是应该常去看望一下土地

在荒山旷野中的这些创业者实在干得不错;对,连他们自己也认为这是一种奇迹。——汉姆生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值得关心一下的事情的确是太多啦——股票的行情,时局的变化,人际关系的冷暖,天气风云的变幻,甚至一

生活随笔 | 遗书

妈妈、哥嫂、姐姐:你们好!部队马上要开赴前线了。写下这封信,放进了大哥给我买的那个提包里。一件棉衣给妈穿,棉裤给二哥留着,一双新的解放鞋(鞋里有25元)给大哥大嫂留着,我穿一双旧的就中了。一件的确良军

生活随笔 | 老家的灯盏

将奶奶带进城之后,我们便不在老家过夜了,即使它是座名声不小的古镇,即使它拥有与城里截然不同的宁静夜晚。遇到非得回老家的事项,我们的来去也都急急忙忙,早上赶在人潮前抵达老家的老屋,着急忙慌地把事情处理好

生活随笔 | 登老白山记

野山老白山大嫂夫妇对我们要登顶老白山的计划并不支持。老白山以险著称,原有的栈道早已破损殆尽,加之近几年,当地曾发生一起黑熊伤人事件,几起东北虎进村吃牛事件。但是,我们登山的决心已定。次日五点钟起床,天

生活随笔 | 大病一场

一我是接到强的妻子的电话赶到北京的。电话里,强的妻子泣不成声地告诉我,强出事了,在北京确诊得了白血病。强是我过命的兄弟,我们都出生在鲁西南农村的一个小镇上。已经不记得我们到底是怎么好在一起的了,那时候

生活随笔 | “花瑶”之谜

到湖南隆回打卡的人越来越多了。有人说,是歌手袁树雄的一首《早安隆回》,把原先鲜为人知的隆回唱红了。这里,竟然生活着一个神秘的民族——几乎被我国民族史料和世人所遗忘的古老部落——瑶族的一个分支:“花瑶”

生活随笔 | 参差烟树五湖东

十多年前,我在东方出版社出过一本金庸先生的评传,计划修订再版,恰逢金庸先生百年纪念,香港《明报月刊》第三期,集结了十位学人的特辑,“侠之大者——金庸百年诞辰纪念”。主要介绍金庸小说的版本,大体有六七种

生活随笔 | 渭北人物

女女女女高喉咙大嗓,每回在屋里跟男人骂仗、训孩子,人立在路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她的男人,上门女婿,人黑、牙却很白,是个老实能干的人。在人多的地方,每次见他都是满面笑容地听别人谝闲传,从不多说什么。女女

生活随笔 | 情为何物

钱钟书在《围城》中有一句名言:“老年人恋爱,就像老房子着火,没得救。”我分析钱先生这句话的意思大概有几层:其一是老房子木干瓦松,易于燃烧,喻指老年人遇上心仪的年轻女子(可能是老牛吃嫩草之类),痴情容易

生活随笔 | 炕上的城堡

姑姑的善良是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我见到贺家姑姑的那一年,她三十多岁。姑姑大脸盘,大眼睛,皮肤白皙,慈眉善目,说话柔和亲切。时隔二十多年,1994年,六十多岁的姑姑和姑父来县城省亲,在我家住了十多天,对我

生活随笔 | 脚印

1978年夏天,那是一个值得铭记的季节。我在一个村级初中读书,值得庆幸的是我考上都安高中了。当时,全家人都高兴,父亲满脸笑容,逢人就喜欢炫耀。母亲没读过书,她居然跟我说,再也不让我到地里干活儿了,母亲

生活随笔 | 废鹰

废鹰是一只鱼鹰,叫黑子,13岁了,处于从壮年到晚年的过渡阶段。鱼鹰最大可以活到20多岁,捕鱼年限一般是15年。26岁的青年渔民苑其祥爱怜地看着这个老伙计,就像看自己蹒跚学步的小儿子。每次打鱼回来,他都

生活随笔 | 龙脊路上的酸婆

一二十多年前,我从北方来到南方的小城讨生活,可能是饮食的地域差异,引起脾胃不和,到医院看过,吃了药也不见好转,或许只能等脾胃慢慢地适应南方的水土吧。有一天下班路过龙脊路,我看到路旁有个酸1摊。这原本不

生活随笔 | 妈妈的黑夜来得很慢

今天周六。匆匆吃过早饭,到小区外给老妈买了两盒降压药和一些零食,便开车往六十多公里外的老家赶。一个多小时顺利到家。停下车,也顾不上随身带的电脑包、衣物等,先提上刚买的药品零食,径直往妈妈房间里面走,正

生活随笔 | 菊花朵朵

唐武宗会昌五年(845)深秋,霜天寥廓,层林尽染,江水静流,杜牧已经四十二岁,这是他转任池州刺史的第二年。九月九日重阳节,好友张祜前来拜会小聚,两人相约带上酒肉,一起去齐山登高望远。张祜也是当时的著名

生活随笔 | 三轮车夫

一1999年夏至日中午,太阳火辣辣地炙烤着这座小山城,一丝风也没有。街道两旁的树木耷拉着惺忪的叶子,有气无力地伸展着。县电影院前,两只小青蛙相互依偎着紧靠在一处低洼的小水坑里,好像也快支撑不住了。这样

生活随笔 | 苏东坡三次张望西塞山

苏东坡第一次张望黄石西塞山。也有对话,对话的内容无关西塞山,有关亲情、人生。“乌台诗案”后,苏东坡弟弟苏辙也连累受贬筠州,担任酒监。公元1080年5月,苏辙赴任前,他奉嫂命,到黄州寻兄。5月榴花照眼红

生活随笔 | 茶事二题

茶缘我出生在淮北平原的乡下,自家人渴了说喝茶,就是从茶瓶里倒出一碗,大口喝下。家里来了客人,落座时也倒上一碗,说“你喝茶”。其实我们那里说的喝茶,说白了就是喝凉了的白开水。我出生的地方,那一马平川的黑

生活随笔 | “鸡蛋捞面”二题

愧疚的鸡蛋捞面1977年春天,我17岁,高中肄业,便靠着父亲是公社干部的关系,到三十公里外的红卫公社当临时工。因为我年龄小,又因有父亲的关系在,公社工作组下乡时常常带上我。我们工作组下乡,唯二的出行方

生活随笔 | 过年,那抹不去的淡淡乡愁

春节快到了,远在辽西县城的三姐来电话问我是否回老家过年。话音刚落,便唤起了我对岁月长河中过年的记忆,触动了我心中最柔软的地方。年的记忆之于我是从模糊开始的。某一年,头脑中有了过年吃饺子的概念,除夕那天

生活随笔 | 爷爷的山河

上世纪50年代,为让子女们生活得更美好,爷爷有了闯关东的念头。爷爷先到哈尔滨,后到齐齐哈尔、扎兰屯,最后走到海拉尔。扛麻袋、赶马车……选择与被选择,雇佣与被雇佣,说好听点儿是打工,过去这就是跑盲流子。

生活随笔 | 回家路上

对每一个身在异乡的人来说,没有什么比春节回家更重要的事了。十八岁后,我曾无数次往返于故乡与异乡之间。但即便二十多年后,我仍清晰记得第一次春节回家的情景。那是1997年的春节,由于外出求学,人生中第一次

生活随笔 | 店头荸荠三根葱

店头荸荠荸荠,别名芍、凫茈、乌芋、马蹄、地栗、水栗、地梨子、钱葱等。荸荠最早出现在《尔雅》中:“芍,凫茈。”亦作“凫茨”。店头的出名,源于黄岩特产风物荸荠,荸荠与黄岩蜜橘相媲美,橘乡黄岩一直流传一句民

生活随笔 | 对话

登顶珠穆朗玛峰是一项挑战生命的极限运动,单凭勇敢和自信是无法企及的。人贵有自知之明,面对挑战生命的极限运动,8848.86米的海拔高度,我们不得不坚决放弃,只敢在“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纪念碑”上停靠一下

生活随笔 | 分红记

人的一生是与数字打交道的一生。有些数字总是与你难解难分,如“五一”“六一”“七一”“八一”“十一”,如某年某月某日自己、父母、儿女的生日,如身高一米六几,如你高考的总分,如家庭电话、身份证、手机号码…

文讯 | 彭学明《爹》书写湘西父辈史诗

3月19日,由山东省委宣传部主办、山东出版集团承办的彭学明长篇小说《爹》出版座谈会在京举行。中国作协副主席陈彦、阎晶明出席并讲话。中国图书评论学会会长郭义强,中宣部文艺局理论文学处处长刘涛,山东省委宣

写作课 | 小说有什么了不起

小说有个关键词,是真实。小说家经常处理真实的问题,但有时候,我们对真实这个词稍微想一想,真实尤其是文学里的真实,写作状态下的真实,到底是指那种新闻性的真实,还是一种真实感?有的情况下你写的是个假事,但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