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园遗老
作者: 张凯
古玩鉴赏大师畅快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亚圣斋一开业就如日中天,让所有的人更没想到的是淮源的大街上突然多了一位身着西装、口出狂言的疯子。
亚圣斋的开业典礼上了电视访谈节目。电视里,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李大明挥毫,海南花梨木制作的鎏金对联牌匾“鉴赏夏鼎商彝,斋藏秦砖汉瓦”格外醒目。斋主畅快坐在价值百万的红木大班台前,手持潘天寿雄鹰折扇,风流倜傥,一副傲视群雄之气概。办公室悬挂着范曾的《老子出关》和李苦禅的《松鹰图》精品国画,大班台右方摆放着定州白瓷孩儿枕,左边置明代紫砂大师供春的龙蛋壶,面前还摆了几件价值不菲的古董。开业典礼主持人的言辞,已被编导处理成浑厚的画外音:畅快,畅老板的亚圣斋,在江淮之间,乃至中原大地,绝无二家。看!这傲气,这霸气,颇具我中华大地舍我其谁之雄气。
畅想的好友蒙岫看了电视访谈节目,打来电话:“我说老哥啊!畅快这孩子锋芒太露,他这步棋走得太险了,大有贬低其他店家,抢别家生意之嫌啊!长江以北搞鉴赏的难道就他一家?这地盘已是大半个中国了,俺不说上海、北京、武汉等这些大地方,就拿苏皖两地来说,也是藏龙卧虎啊!覃大炮、农无为、房三拐子等文玩大佬,不敢说个个是名满华夏,最起码也是名扬大江南北的吧,他们谁又敢夸下如此海口?畅快是我看着长大的,乃聪明混世之人,为何要犯众怒呢?”
老爷子畅想,在文玩界也是个实实在在的大腕。1954 年,畅想就与自号“壶叟”的顾景舟大师一起被招进无锡蜀山陶业合作社,壶艺与顾景舟不分伯仲,人称“壶艺圣手”。畅快在老爷子的熏陶下,总算不辱父名,不惑之年就成了文物鉴定研究所的研究员,当属凤毛麟角。
畅想接了好友的电话,气得直摇头,说:“老弟,畅快这败家子,刚开始学艺的时候我就教他,学鉴定先修心,唯人格与鉴己相统一才能达到最高境界。这不,刚刚长点本事就不知天高地厚,把这些全忘到后脑勺去了。我早就告诫他,再不收敛,早晚要吃大亏,可他就是听不进去。”
畅快敢想敢说更敢做,不但会虚张声势,更精于自我包装。为打造亚圣斋的知名度,竟在开张前一个月就在卫视台、各种自媒体做起电视广告。说八月初八亚圣斋开业那天,文物鉴定研究员、一级鉴定师畅快将与藏家面对面交流,并免费为藏友鉴定藏品,愿出售者由亚圣斋高价收购。此举不但足足吊起淮源文玩界的胃口,也激起了湖北、山东、河南、江苏、上海、武汉等省市文玩界的兴趣。
八月初八,天刚蒙蒙亮,亚圣斋门前,手持各种藏品的人群就排起了长龙。
排在前面藏友的藏品,畅快一一做了精辟的概评,藏友无不满意地竖起大拇指。临到一位古稀老者,他手持精致的锦盒,要畅研究员、畅大师鉴定他的藏品真假。畅快小心翼翼打开锦盒,取出一把名家紫砂壶,双手持壶,左转一圈,右转一圈,瞧瞧壶盖,翻看底端,再伸两手指摸摸壶内,前后不足两分钟,然后掷地有声地说:“赝品!”
老者说:“畅大师,你可要看清楚了啊,这可是我二十年前花三千美元从香港买来的呀!”
畅快毫无迟疑地说:“你这把时大彬款扁壶,外观有大度之气,看似雄浑古朴,泥料、形状、大小、字款都有时大彬的风格,虽刻有‘源远堂藏、大彬制’七字。但该壶世间仅存一把,现藏于上海博物馆,你这把壶是时大彬那把壶的高仿,不过,还是有一定的使用价值、观赏价值和收藏价值,好好收藏。”老者一阵脸红,收了壶,匆忙地离开。紧接着,畅快连着识破高仿仇英的山水画《桃源仙境》,汴京官窑的瓷尊、新石器时代红山文化的玉猪龙等数十件古玩。此时,畅快有所发现,就抱拳施礼,朗声对大家说:“承蒙各位方家抬爱,畅快今若有不周之处,容改日登门拜谢,今乃亚圣斋开张之日,就饶恕畅快一回。”此话一出,众人惊愕,但见几位原本排在前面等待鉴定藏品的藏友匆匆离开。
亚圣斋开业庆典那天,就连最偏僻的角落也被畅快一炮打中。这一炮给亚圣斋也给自己打出了响亮的名号,报纸、电视、网络、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媒体大肆传播,一时间名声大震,被誉为收藏鉴赏界顶级人物,怕是要笑傲江湖,开香堂,纳弟子了。
果不其然,开业不到一个礼拜,畅快藏友、江苏收藏家协会副主席杨丞琳打来电话,说:“今受好友无锡古董商吴西烎委托,出面请老朋友你前往无锡做客,一来他想和你洽谈合作事宜,从亚圣斋进些货;二来吴西烎大姨父家祖上是清朝乾隆帝养心殿御膳房的庖人,上世纪90 年代翻盖祖屋时得了不少老货,已经请了好几位鉴定专家掌眼,都有点拿捏不准年代和真假,特通过我请你屈尊前来定夺。”杨丞琳与畅快不但是挚友,而且畅快至今还欠着他一份不薄的人情,又听他说吴老板还要进货,就答应到无锡走一趟。
中等偏胖的吴西烎吴老板,长着一张弥勒佛般的笑脸,温文儒雅,特具亲和力,对畅快是毕恭毕敬,言出必是大师专家之类,显出对畅快顶礼膜拜的样子。
畅快握着吴老板的手说:“吴老板你过奖了,畅快不敢当,不敢当!”
“大师您不必过谦。”吴老板说,“当今鉴定专家中,有您这样鉴真辨伪、独具慧眼的乃凤毛麟角,往后鉴定界泰斗非您莫属。”
当晚,吴老板在五星级的梁鸿湿地丽笙度假酒店,摆了两桌豪华野味宴,为畅快接风洗尘。吴老板很重视畅快的到来,特请来江淮大地的“五山”:瓷器收藏鉴定专家李玉山、陶器巨贾黄青山、书画收藏鉴定专家袁石山、陶器仿古高人泵淮山,还有宜兴紫砂制坯大师胡发山等人作陪。席间,各位大佬对畅大师奉若神明,奉承他乃当今鉴定界之楷模,必将名留史册,并连带恭维老爷子畅想说,令尊当年和顾景舟老爷子一起名震华夏,不愧是当今壶艺圣手,收藏鉴赏界泰斗,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第二天早餐后,吴西烎老板请畅大师去他的通谷斋。无锡历史千年悠长,是一座在江南蒙蒙烟雨中孕育出的太湖明珠,街道虽然不算宽阔,但两旁的古建筑随处可见,使得这座亮丽、厚朴的江南名城散发着一股厚重的人文气息。通谷斋在南禅寺内,古色古香的仿古装修,与吴老板的温文儒雅十分相称。斋里摆挂着各种古董、文玩、字画、明清家具、名家紫砂,令人目不暇接。
一尊根雕茶案,平添了通谷斋的幽雅之境。藏友依次落座,赏茶品茗。正品茗赏茶间,吴老板徐徐展开仇英的一幅《修禊图》。
吴老板说:“畅快大师,这画可是祖爷爷早年花五十两银子购得,请人鉴定有说是真品,有说是赝品,还有的说是高仿,弄得我糊里糊涂,不知该信谁说的,请畅大师您给把把关。”
畅快缓缓地、缓缓地一手握杯,一手掀杯盖,半开半掩,鼻孔靠近杯沿轻轻地嗅,反复闻,嗅后随即盖上,笑笑,便说:“清香高爽,久留鼻尖,幽雅而文气,缓慢而持久,好茶!好茶啊!至于这仇英嘛,还是收了吧,难道吴老板——你连老干部的画也能打眼?不至于吧?”
吴老板一怔,暗暗佩服,连连说:“惭愧!惭愧!”转身从壁橱里取一瓷器说:“这可是我的镇店之宝,明宣德景德镇御窑烧造的青花海水蕉叶纹尊,请畅大师鉴定鉴定,是真还是假。”
畅快左瞧右看,答非所问地说:“明代青花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堪称开一代未有之奇呀。你这尊呢,哈哈哈,说到你心里也别激动,说不到你心里也别不快哦!”
吴老板说:“大师你尽管说,我洗耳恭听。”
畅快再呷一口茶,清清嗓子说:“你这尊有相当的年份,包浆自然,典雅古朴,用料有浓有淡,墨势浑然而庄重,胎质精密细腻,坚硬洁白,但白中泛青不足,釉面过于平滑,在高倍放大镜下看不到大大小小的气泡,与宣德朝任何品种的瓷器釉面都不符。后来,宣德瓷器在清朝被大量仿制,你这尊是康熙年间景德镇官窑仿制品,但也十分珍贵,价值不菲,值得珍藏。”
吴老板听了,依然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若泰山之安,随之一笑说:“畅大师不愧是顶级专家,我吴某佩服至极!佩服至极呀!”
畅快听吴老板这么一说,不再言语,心想,这吴老板如此城府,看来真是修炼到家了。
一上午,品龙井,鉴藏品,游鼋头渚,赏蠡园,后至酒店午饭。稍事休息,吴老板又陪着畅快到他大姨父家看那些老货。
一路观景赏花,来到老城内吴老板大姨父家。进了客厅,落座红木椅子上,主人招待甚是热情。吴老板隆重介绍后,大家一番寒暄,相互问候后,吴老板大姨父咸老先生从屋里床底下拉出两只旧木箱,打开一看,里面都是灰头灰脑的老物件。畅大师一一做了鉴定,很快一箱子物品鉴定完了,结果无一赝品。鉴定另一箱时,畅快抓住其中一件紫泥圆壶,暗暗称奇:通体气格高古,韵致清绝,包浆自然,开门到代老货无疑。细看:泥色浓紫,恰如猪肝,腹圜而丰,圈底内凹,口内设堰圈,盖之如合符,底镌“陈和之”三字楷书,旁钤“和之”篆文印章,字法具晋唐遗风;此壶乃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仙子,廉洁如高士,脱俗如衲子。正所谓“素磁传静夜,芳气满闲轩”者。难道这把壶就是奥兰田在《茗壶图录》里记载的梁园遗老不成?畅快边看边想,到底是清朝养心殿御膳房的庖人后代啊!畅快克制着内心的激动,极力表露出一副平静的心态。
吴老板还是从畅快平静的表情中瞅出他几乎失神的状态,心中不禁自喜,便轻描淡写地问:“畅大师,你看这件破玩意能值几个钱?”
吴老板的大姨父咸老先生忙插话道:“怎么是破玩意,你懂吗?家父临终前嘱咐我,就是到了万不得已的地步,也不得出手这把从日本回流的梁园遗老紫泥圆壶。它可是陈和之的传世孤品,在上海都可以换一套高档住房呢。”
“大姨父,你着哪门子急呀?有畅大师在,埋没不了你的宝贝。”
“好,好,那就请畅大师多多费心,怎么也得给估估价,日后山穷水尽出手的时候,俺心中也好有个数。”咸老先生显得十分虔诚。
正说话当口,吴老板的手机响了,他看一下来电显示,并没有应答,笑着走到院子里,一会儿回来说:“畅大师,失陪,失陪!我先告假一会儿,有点急事要回店铺一趟。”说罢点头哈腰,毕恭毕敬地退步出了房间。
奥兰田在《茗壶图录》里有关陈和之梁园遗老紫泥圆壶的记载,如闪电般掠过畅快的大脑,他急忙起身走到院内,对着太阳,里里外外看了五六遍,偷偷摸出电子秤将壶称量,又掏出卡尺,上下左右,测来量去,却不回屋落座,而是站在院子里,微闭两眼,胸口隐隐痉挛,脑海里再次印出《茗壶图录》里的记载:“右通盖高二寸五厘,口径一寸五分七厘,腹径二寸八分二厘,深一寸六分;重四十二钱弱,容一合强,流直而仰,扳环而纤;腹圆而丰,底着而凹,口内设堰环,盖之如合符,的成乳形。流下镌书三字曰:‘陈和之’,字法晋唐遗风。泥色浓紫或曰猪肝色。试以指摇盖,铿作金石之声,拭之久,自发黯然之光,非所谓和尚之光可比也。通体气格高古,韵致清绝,令予心醉忘餐,可称茶寮之珍玩也。”
畅快的心都快蹦到肚皮外面了,但暗暗地告诫自己,不能乱了方寸,切记贪为业障,否则就惊了咸老先生。他若无其事地回到红木椅子上坐下,慢慢品一口茶,猛吸一口烟,对咸老先生说:“我说咸老爷子,凭我的经验,我敢断定,你这把壶是清朝末制壶高手仿明陈和之的紫泥圆壶,尽管是仿品,但也足够珍贵,算得上是一把难得的好壶。老爷子,实话对你说吧,我很喜欢这把壶,我喜欢不是说这把壶多值钱,多珍贵,就是喜欢而已;不过,要论市场价格,顶多就是七八万块钱的样子。老爷子要是想卖呢,我出八万块钱带走,放在我的亚圣斋,唬唬外行人。”
咸老先生连连摇头说:“畅大师,这可不行,这家伙计可是家父留下的。家父临走时拉着我和二弟的手说出这把壶的来历。他说抗战期间,他奉命从日军本部被派驻蚌埠郎公馆,任宪兵大队副队长和谍报队的副队长,其实那时已经是新四军的联络员。1942 年冬,奉皖北地下党之命刺杀日本的南京大使馆驻蚌督导处头子洪山一四郎,当潜入洪山一四郎家时,发现茶几上摆放着这把壶,一看是明陈和之的紫泥圆壶,喜欢得心都要蹦出。成功刺杀洪山一四郎后,就顺手占有了这把壶。那天日本鬼子全城戒严,缉拿刺杀盗窃凶手,发誓挖地三尺也要找到刺杀凶手和被盗的壶。当时怕败露,就偷偷沉到郎公馆的一口老井里。抗战胜利后,又趁黑夜从井里捞上来。老爷子再三交代,他走后,要我们兄弟俩舍命保管好这把壶,别当败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