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文摘·文学版2022年第11期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2022年第11期

月刊 文摘文萃

简介

《海外文摘》创刊于1984年,是一本贴近生活、透视海外的综合性文化休闲月刊。 它专门介绍国

目录

中篇小说 | 苋麻河谷

榷场进入腊月,活计就是起粪、撒粪、拉粪、压粪。所谓的粪只是些粪末子和平日垫进去让羊、牲口的尿和稀屎掺和后的土灰,粪蛋蛋都扫回去做了燃料。粪土从羊圈、牲口圈挖起来,撂得像麦堆一样,粪土疙瘩滚下来,用榔头

中篇小说 | 妄语

师父我从空军部队退役以后,考上了公务员,分配到市区公安分局真理道派出所,成为一名社区民警。所长说:“你跟着老只吧,他明年四月份就退休,你熟悉熟悉那片,老只退休,你就接班。”就这样我成了他的徒弟。我立正

短篇小说 | 溺水的鱼

我坐在窗边,感到困意袭来,可是没想躺下,就想坐着。外面正在下雪,北风呼啸着,雪片呼呼地拍打在玻璃上。姥姥背对我躺着,腿上裹着一张褥子。靠墙的矮柜上摆着姥爷的黑白照片,眼睛很大,偶尔会眨一两下。门被人重

短篇小说 | 网

姨父捕鱼的网很大,大到需要几个青年人才能张开撒入河中。姨父的渔船既不是小木舟,也不是机动铁船,而是木制的大帆船,船身用桐油涂抹得油光可鉴,并散发出一种木质的香味。船上有一根大大的桅杆,高十几米,经桐油

短篇小说 | 寻找阿格隆

刚放寒假的第二天,小强收拾好自己随身物品,火急火燎地赶往爷爷家。爸爸工作调动搬家到城里后,他只有寒暑假才能到爷爷家住上一阵子。客车在铺满积雪的山路上缓慢行驶着。窗玻璃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霜,小强看不到

短篇小说 | 梁园遗老

古玩鉴赏大师畅快做梦也没想到,他的亚圣斋一开业就如日中天,让所有的人更没想到的是淮源的大街上突然多了一位身着西装、口出狂言的疯子。亚圣斋的开业典礼上了电视访谈节目。电视里,由当代著名书法家李大明挥毫,

海外文苑 | 缪斯

Naturemort,在法语里代表静物,比如那些画苹果、橘子和死兔子的作品。Naturemort,自然死亡,很酷,对吧?这是我在艺术史课上学到的词,但没有太多使用的机会,就像我会说“嘿,前几天我看到了

海外文苑 | 勃拉姆斯的克拉拉的舒曼(节选)

勃拉姆斯和舒曼是一流音乐家,但肯定不是巴赫、贝多芬那样的超一流。克拉拉·舒曼是一流钢琴演奏家,但也肯定不是李斯特那样的超一流。不过,他们仨的故事,却彪炳世界音乐史,超一流的梦想照进现实的爱情童话,至少

生活随笔 | 在南山草原上

我第一次登上南山之巅,是在夏日的一个清晨。飘浮在峰顶的团团乳色雾缕渐渐散去,金子般的阳光,洒满云中草原。站在巨大的白色风车高塔前的草坪上,俯瞰绵延伸向远方的绿色草甸,放眼四周奔涌的山岭绿浪,心情格外的

生活随笔 | 两棵树上,一棵树下

再到簰洲湾,并非一时兴起,而是这些年,心心念念的情结。出武昌,到嘉鱼,之后去往簰洲垸的路途有很长一段是在长江南岸的大堤上。江面上还是春潮带雨的那种朦胧,离夏季洪水泛滥还有一段时间。在时光的这段缝隙里,

生活随笔 | 从新德里到老德里

从孟买飞新德里,一下飞机就有不一样的感觉。乘车穿行在街巷,导游小强指点着路旁的深宅大院,这是某某部长的官邸,那是某某大贾的府第,还有某某明星的豪宅。从车里望去,院落开阔,建筑别致,树木繁多,鲜花开放,

生活随笔 | 点亮鱼灯

千年暗室,一灯即明。这句话给我的理解不是宗教的意象和启示,而是我心中的湖,具体说,是我故乡的长荡湖的夜晚和夜晚湖上漂泊的鱼灯。相对于它身边50公里以外的太湖,长荡湖不算大,不招摇,外乡人很少知道。不过

生活随笔 | 南繁福地中国粮

海南是我国的育种圣地,目前全国每年有逾8000名科技人员在海南从事南繁制种工作。新中国成立以来,有近2万个农作物新品种通过南繁获得,占全国审定新品种的70%以上。以袁隆平、吴明珠、颜龙安、谢华安、李登

生活随笔 | 我的一封信

董老师:您好!尽管我有您的手机号码,但我还是想手写这封信给您。在我看来,给您说的话,应该一笔一画写出来,这样才显得庄重、恭敬,而有些在电话里不好意思说的话,也能在此和盘托出。回想起来,我认识您已经有半

生活随笔 | 致亡父的一封信

我深深怀念的父亲:孩儿深知这是一封永远寄不出去的信,但愿你在天有灵接受孩儿四十一年来埋藏在心底的深深的思念吧。你临走时的情景历历在眼:那年你刚好四十八岁。你深知你驾鹤仙去这个家将是地塌天崩。在将近一个

生活随笔 | 水边的植物

幽幽艾香“五月五是端阳,插艾草,挂香囊;五彩线,手腕绑;吃粽子,蘸白糖;划龙舟,吼声扬。”一听到这喜气活泼的端午童谣,那股淡淡的艾草香从我脑中浮起,把我带进与艾草相恋的年少时光。每年惊蛰前后,在田地旁

生活随笔 | 一个人走夜路

车一停稳,我逃跑一样下了车。不用乘务员提醒,我知道这是唐家站。母亲托人带话过来,家里的稻子熟了,让我这个周末回家帮忙。我是周五下午4点多上的车,那时太阳还很毒。车从企水站开出,途经田西站、唐家站,终点

生活随笔 | 瓷缘

我们来到德化县尾林窑址。不远的后坂梅岭洞上,屈斗宫窑址更是铺张得近乎奢侈,满山闪耀的瓷光,照亮了千年的窑场:岭上窑烟起处烈火熊熊,溪畔清流激荡地碓声声,山间瓷帮古道蜿蜒而去直通港口。我的祖辈早在民国时

生活随笔 | Houser,豪瑟

在我眼里,遇见音乐就是遇见另一个世界。从凌晨四点多一直听到中午十二点,沉醉其中,让我看起来像个音乐疯子。就算是我也认了。因为我实在抵挡不了他的音乐攻势。偌大的克罗地亚普拉竞技场,寰宇中一个人坐在场地中

生活随笔 | 从前的“吃货”

“吃货”一词近年来成为网络词汇的新宠,它不像“不明觉厉”之类的新词,真的令人不明觉厉,而是属于旧瓶装新酒的词义翻新。不敢妄断其他省的方言以前有没有“吃货”一词,但作为一个资深陕西方言使用者,完全可以肯

生活随笔 | 书的情缘

读小学的时候,语文课本刚刚发下来,我就翻看起“目录”,先读那些有故事的课文,一本书读完以后给人的回味是:有的像酸杏,有的像甜枣……自此,我也爱上了阅读。上世纪80年代,为了订上一份心爱的读物,总是想方

生活随笔 | 光着膀子吃蛏子

渔乡人有着“光着膀子吃蛏子”的俗语。乍一听,尤其是对于一个内地人来说,想象这场面真是哭笑不得,并且不是一般的尴尬。记忆里,我们这些男孩子是一条裤衩迎酷暑,光着膀子到处走。那是物资极度匮乏的年代,稀饭几

生活随笔 | 水码头

水码头一头扎进水里,挺着用石头搭起的脊梁,把水和岸连在一起。老辈人谋生,水码头就是他们的饭碗。南来北往的船在这里停留,把船上的货卸下来,把岸上的货装上去。码头上的人,成了这些货物的腿。随同这些货物卸下

生活随笔 | 写给庆伟的信

尊敬的庆伟三哥:你好!你前不久从岗位上光荣退休了,使我不由得回想你这几十年工作,可谓是兢兢业业、风风火火、踏踏实实。我们两个都是被部队这个大熔炉培养出来的。你退伍后从县酒厂一名普通工人干起,股长、副厂

生活随笔 | 外婆挑着月亮来

两岁半那年,父母抱着我挤上绿皮火车,三天三夜后,我就到了贵州山里的外婆家。自我记事起,我们村里只有一口井。外婆说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村里的人发现了一股山泉水,于是在它流经的低处挖了个洞,再用石灰抹上,四

生活随笔 | 爱的片段

上周的阅读课上,有一道阅读题要求补充“妈妈爱自己”的片段。有的孩子很细心,写的是“妈妈深夜为我盖被子”。有的写的是“腿摔伤了,妈妈为我涂药”。还有不少孩子写了妈妈做饭。其中,一个女学生虽然也写了妈妈做

生活随笔 | 窗玻璃上的萤火虫

晚上在卫生间洗澡时,余光瞥到窗玻璃上似乎有光亮闪了一下,扭头一看,没有发现什么。过了一会儿,又闪了一下,这会儿看到了,是一只萤火虫。小家伙正在卫生间外窗玻璃上来回爬着。它的尾部,每隔几秒钟就亮一下,那

生活随笔 | 渡船

“吱呀——”斑驳的船头晕下重重波影,仿佛一声冗长的叹息,遂沉入江底。那年,他六岁,祖父大手一挥,稳稳地将他抱在船上。桨儿时而左掠时而右旋,时而上翻时而下搅,玲珑娴熟,他可以漾捧清水洗脸,亦可闲采莲藕,

生活随笔 | 侦破“酒案”

在与中药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交道之后,久困于失眠之症的我决定尝试酒精的催眠大法。对于向来滴酒不沾素爱饮茶的我来说,这仿佛是种误入歧途的堕落。每当我在席间看见旁人执酒入喉、蹙额、品咂,继而宽眉悦色的神态

生活随笔 | 歉疚

它安静地落在坐便器白色瓷壁内侧,拍打着翅膀。安静中,带点小胆怯,像一位胆小的女孩闯进一处陌生的地方。我看见了它。三秒钟后,我按下冲水键。接着,它被卷入一场暴风雨,旋即被带进深深的暗洞。在水流冲击的刹那

生活随笔 | 雨天的红月亮

天还没有完全黑透,透过车窗,我看到了在东偏南一点的方向,山尖上挂着半个月亮的脸。不同以往的是,今晚的月亮似乎不像以往的白,而是泛着点淡淡的柔和的红光,倒给人一种燥热的感觉,那光印照得那山后的天际一片淡

生活随笔 | 别把人想得都很坏

如果不是曾经的遭遇,我不会有这可笑的想法。下班了,单位里早已人去楼空。眼看着天都快黑了,我才打开壁柜,拿出护膝绑好,再习惯性地边走边到头盔里摸钥匙,可摸来摸去,就是摸不到。不好!有人偷了摩托车的钥匙。

生活随笔 | 酒殇

那年,我高三。晚春周末的一个晚上,父亲外出喝酒,我和娘,弟弟三人正围坐在桌前吃晚饭。朦胧夜色中,只见父亲摇摇晃晃地进了院,他嘴里嘟囔着听不清的字语,同时把脚前的鸡食盆一下踢到了屋墙上,随着砰啪咣当落地

评论 | 写下善良的人

何为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散文这个概念显然并非立足于其形式和内容方面的“散”或“不散”,而是相对于韵文而言的散行文字。著名学者林非认为,这种韵散之别的表达方式,在上古时期并未被引起重视,汉晋以来对文体

评论 | 文人的善意

读罢林丽华老师散文集《浮光》(羊城晚报出版社2021年6月出版),我感觉到文人独有的那种善意。令我无比动容的是作者的语言与内容的契合性。在我看来,这种描写普通人在生活中的非凡的、伟大的、能够彰显人性的

评论 | 莫忘善言善行

女儿大学毕业了,在经历一些人和事后,逐渐也有了自己的感悟。有一天,她突然问我:“好人品和好声誉能给自己带来机会吗?”未待我回答,女儿已经自问自答:“一个人有了好人品和好声誉,机会自然也会纷至沓来。旁人

评论 | 路的终途

法国文学作品似乎经常都带了点游离。这一点,在作家帕斯卡·基尼亚尔(PascalQuignard)的《眼泪》(南京大学出版社,2022年4月第1版,王明睿译)中可以窥见。《眼泪》是一部长篇小说,但给人的

往期杂志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