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水青山(长篇小说连载)
作者: 孙明华
第一章
一
浩浩长江,滚滚东流。流经龙城县时,突然分出一条支流,转了个弯,斜穿县城而过,与下游的濉河交汇,然后逶迤汇入长江主干。经过龙城县的这一段河流酷似一条巨龙,故称龙江。龙江东岸毗邻龙山,与北面的凤山、西面的虎山呈三足鼎立之势,好似“龙凤呈祥”,又似“龙虎争斗”。其实,这一带的山都不是很高,严格来说,只能算山丘。县城居民依山环水而居,青瓦白墙,屋宇相连,一派繁荣祥和的景象。
夏季的一个正午,炙热的太阳烘烤着大地。一辆黑色小轿车穿过龙城县喧嚣的主街道,驶进县政府大院。从车上下来一位身材魁梧的中年男子,正在大院里等待的矮胖男子快步迎向前去,紧紧握住对方的手:“欧阳县长都等你半天了。”
从车上下来的男子叫浩然,罍阳市公安局刑侦支队副支队长,矮胖男子叫季青臣,龙城县公安局长。罍阳市辖四县一区,其中包括龙城县。
两人乘电梯上楼,敲开县长欧阳琳办公室的门。欧阳琳和浩然岁数差不多,都是四十出头的年纪。她原任罍阳市教育局长,半年前调任龙城县代理县长,是个出了名的女强人。对于欧阳琳,浩然并不陌生,他们不仅是高中同学,曾经还是恋人关系。只是不知为何,在高中毕业那年,欧阳琳突然和他断了联系,直到她当了市教育局局长,才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重逢。
那是前年春节,市教育局财务室被两个贼人光临,撬开保险柜,盗走五万元现金。经济损失虽然不大,但教育重地出了这种事,市局还是相当重视,浩然带队破案,才再次见到了欧阳琳。当年欧阳琳毫无缘由地拉黑自己,浩然耿耿于怀了很长时间。不过,二十年过去,时过境迁,如今的浩然也没兴趣旧事重提了。
只用了一周,案子破了,盗贼落网,赃款全部追回。欧阳琳十分感激,说以后只要有用得着自己的地方,尽管开口。浩然的妻子廖静是小学老师,女儿晶晶就在廖静所在的学校读书,但那是个普通小学,廖静一直想把女儿送到市重点小学。浩然想求欧阳琳帮个忙,但犹豫良久,最终没有开口。廖静得知此事,把他好一通数落。
此番两人见面,还是欧阳琳调任龙城县之后的第一次。欧阳琳招呼季青臣和浩然落座:“这次请浩支队大驾光临,是有一事相求。龙城县发生的事,你应该听说过吧?”
浩然来之前就大概其猜到了原因:“有所耳闻。”
半年前,龙城县官场“地震”,上至县委、县政府领导,下至乡镇三十多名党员干部集体落马。浩然虽然在市局,但因为和季青臣的关系,对其中的内幕略知一二。
季青臣和欧阳琳一样,也是在发生“地震”后紧急调往龙城县的,之前,他是罍阳市公安局禁毒支队支队长。浩然和他关系不错,特别是季青臣上任初期,工作开展不顺,经常打电话跟浩然诉苦,龙城县官场的那点儿事,浩然不想知道也知道了。今天,欧阳琳紧急召见他,浩然估计,八成是又发生了什么大事。
果然,欧阳琳说:“龙山出事了。”
浩然不由得皱起眉头:“龙山不早就名存实亡了吗?”
欧阳琳轻轻叹口气:“龙山是完了,可现在连龙珠都不见了。当地人说,龙珠是龙山的定山珠,一旦没了,龙山就会彻底坍塌,被江水吞噬……当然,这都是不着边际的传闻,不足为信。不过,这颗龙珠的确是上好的磬石,不仅是经济价值,还具有重要的历史人文价值。老百姓都说,龙城不能没有龙山,龙山不能没有龙珠,所以我想请你帮忙破案……”
“破案是我分内的事,定当竭尽全力。这龙珠是怎么不见的呢?”
“这个我来说吧。”季青臣轻咳一声,“前几天,龙城县连日暴雨,暴雨过后,龙珠就不见了。起初我们以为是被暴雨冲塌,随龙江流走了,可经过现场勘查发现,这不是天灾,而是有人借着雨势盗走了龙珠。龙山原本盛产磬石,前些年管理不力,整个龙山的磬石被盗挖殆尽,只剩下龙头和这颗龙珠。龙珠之所以没被盗挖,不是那些人不想挖,而是因为含在龙嘴里,地势险要,难以得逞。可万万没想到,还是有人对它下手了。这次请你来,其实不光是为了追回龙珠……”季青臣看看欧阳琳,欲言又止。
欧阳琳接过话:“近年来,很多地方为了发展经济,使得长江流域的生态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使母亲河永葆生机活力,国家提出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我们龙江地处长江中下游,生态破坏也相当严重,比如非法采沙活动猖獗,非法捕捞屡禁不止,水资源受到污染,山林遭到乱砍滥伐……为了响应国家号召,贯彻长江‘十年禁渔’计划以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龙江沿岸进行专项治理,打击破坏生态环境的各类违法犯罪。在这个治理过程中,公安局的作用相当重要。只是,我和季局长都是刚刚上任,而龙城县的情况又十分复杂,所以,季局长建议让你到龙城县公安局挂职副局长……之所以有这样的考虑,还有一个原因,你不是龙城本地人,能够甩开膀子大胆干。至于你的人品和工作能力,我比谁都了解,市局主要领导更是赞不绝口。今天请你来,就是想听听你个人的意见……”
二
接到季青臣的电话前往龙城县之前,浩然正坐在办公室里,盯着电脑屏幕上的照片发呆。照片上是一具男尸,仰躺在濉河岸边的沙滩上。死者五十多岁,上身赤裸,由于在水里浸泡太久,皮肤泛着纸浆一样的白,隔着电脑,浩然仿佛都能闻到尸体上散发的腐浊气息。
尸体是三天前发现的,并无明显伤痕,法医推断可能是意外溺水。但无论怎么死的,必须确认尸源。尸体上没有任何可以证明身份的东西,民警四处走访无果,也发布了认尸启事,依然无人认领。浩然不禁有些着急。
这时候,季青臣给他打来了电话,说是欧阳县长有事和他商量。之前季青臣就试探过他,希望他来龙城县公安局当自己的副手,但浩然没答应,原因是多方面的。
龙城县官场“地震”前,公安局长是贾忠义。在浩然的印象里,贾忠义为人谦和,没有一点儿官架子,可就是这样一位“平民”局长,居然收受贿赂六百多万。贾忠义落马,季青臣继任。季青臣虽然是一把手,但他下面还有几个副局长,和他根本尿不到一个壶里。尤其排名第一的叶宝金副局长,是土生土长的当地人,本来贾忠义下台,他对局长位置志在必得,季青臣突然空降,他的盘算落了空,哪里能平衡,背后没少给季青臣使绊子。他还有几个唯命是从的死党,一起跟季青臣作对,季青臣的工作举步维艰。
季青臣深知,要想把龙城县的公安工作干好,必须要有自己信得过的人才行,所以他一直动员浩然来龙城。可浩然也有难处。他是家中独子,父母三十多岁才生他,现在父母年岁大了,身体又不好,需要照顾;女儿马上要上中学了,以前女儿上小学,浩然可以撒手不管,因为妻子就在女儿读书的学校教书,中学就不同了,不说别的,每天接送孩子都是问题;浩然是副支队长,级别正科,挂职到龙城县公安局任副局长完全没问题。但市局领导没有放他的意思,这完全是季青臣的一厢情愿。
这都是浩然犹豫不决的原因,加上妻子廖静强烈反对,他一直没有答应。但这次不同,欧阳琳出面了,他不得不慎重考虑。更何况季青臣曾经救过他的命,如果再拒绝,他自己心里都过意不去。
说起季青臣救他的命,还有一段故事。三年前的冬天,禁毒支队与刑侦支队联手抓捕几名毒贩,季青臣和浩然都参加了行动。本来行动很顺利,几名毒贩已被控制住,不料突生变故,其中一名毒贩扯开上衣,露出绑在身上的炸药,要跟警察同归于尽。当时浩然离那个毒贩最近,季青臣一把将他推开。炸药响了,毒贩毙命,季青臣轻伤,浩然毫发无损。自此,浩然就把季青臣当作了自己的救命恩人,两人处得跟亲兄弟一样。
从欧阳琳的办公室出来,季青臣十分真诚地说:“你要是不来帮我,我可真是没咒念了。”
龙城县官场复杂,浩然是知道的,但这不是自己逃避的理由,于公于私,都应该帮季青臣一把。当然,还有欧阳琳,他发现她比从前瘦多了。
三
回到家里,廖静正在厨房做饭,看见浩然先是一愣,继而满脸欢喜:“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今天咋回来这么早?”
自从当上警察,浩然几乎没按点下班回过家。这次去龙城县,他没有告诉廖静,就有些歉意:“晶晶呢?”
“做作业呢。”
浩然探头朝女儿房间瞧了瞧,在餐桌前坐了下来。菜已上桌,锅里正在煲汤,廖静坐在浩然对面:“濉河里那具男尸的身份查清了?”
浩然摇头:“还没头绪。”
“那你今天咋回来这么早?”在廖静的印象里,只要有案子,尤其是命案,十天半月见不到浩然都正常。
“我是有件事和你商量。”浩然迟疑片刻,还是说了实话,“季青臣想让我到龙城去,当副局长。”
“是正式调动?”
“是挂职。”
“我不同意。”廖静脸色一沉,站了起来。“龙城县什么情况你不是不清楚,干吗趟这个浑水?”
“可是,季青臣那边确实需要我。”
“我看主要是你想去吧!欧阳琳不是在那里当县长吗?她不是你的初恋吗?好啊,你去吧,去了干脆就别回来了,就在那里过日子吧……”廖静转身进了厨房。
第二章
一
玉石塘村是个渔村,位于龙山南麓,和沿江的高滩村、坡下村同属于龙城县江口镇管辖,因为和城区一江之隔,这里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市场,每天车来船往十分热闹。
这天,玉石塘村的村支书白一鸣正带领几个村干部沿村街张贴长江“十年禁渔”的宣传标语,突然接到哥哥白一啼的电话,哥哥语气急促:“一鸣,我在桃花坞,赶快到我这里来一趟!”
“啥事啊?”
“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你还是过来一趟吧。”
白一鸣开车到了江边,又换乘快艇,着急忙慌地朝哥哥那里赶。途经龙山,快艇犁开江面上龙山瘦骨嶙峋的倒影,他不由抬头朝龙山多看了几眼。若干年前,这座山上树高林密,一片葱茏。可自从山上发现了磬石,一切都变了模样。
磬石被称为“天下第一奇石”,原产地在临市的灵璧县,又称灵璧石,以瘦、漏、透、皱、伛、黑、声、丑、悬九美而名扬天下。据宋代杜绾云《云林石谱》载:“磬石在土中,随其大小具体而生,或成物状,或成峰峦,其状颇有婉转之势。或多空塞,或质偏朴,或成云气日月佛像,或状四时之景。”《石谱》记载,磬石“石理嶙峻”、“青润而坚”、“叩之铿然有声”。明代文震亨所著《长物志》载:“石以灵璧为上,英石次之,二种品皆贵,购之颇艰,大者尤不易得,高逾数尺者更属奇品,小者可置几案间,色如漆、声如玉者最佳。”
这么名贵的石头在龙山出现,立即引起轰动,盗挖盗采现象屡禁不止。短短几年,整个龙山几乎被挖空了。为保护自然资源,政府几次出面制止,总是雷声大雨点小,此时龙山仅剩下一个龙头在江风中呜咽。龙山的消失,让一些人一夜暴富,也让一些人倾家荡产,同时还让那些只顾眼前利益,胡作为、乱作为的官员付出了惨痛代价。白一鸣的哥哥白一啼就是其中之一。
白一啼原是玉石塘村的支书。在龙山没发现磬石之前,白一啼就酷爱此道,经常驱车到灵璧县淘一些回来作为收藏,价格合适的时候,他也会出手。起初只是小打小闹,龙山发现磬石之后,他越玩越大,渐渐收不住手了。
说到白一啼,就不得不说白聪。白聪也是玉石塘村人,自小心灵手巧,做过石匠,也做过木匠,和白一啼关系不错。为了省钱,白一啼淘到的大多是磬石原石,便找白聪进行打磨,根据形状配上底座,顿时就身价倍增了。
磬石原产灵璧县的璧山,璧山与龙山属于同一山脉,既然灵璧能出磬石,为什么龙山就不能出?白聪把自己的困惑给白一啼一说,白一啼觉得有理。经过一番商量,两人决定在龙山地界寻找磬石。
为了掩人耳目,他们在山脚圈了一个养鸡场,一边养鸡一边开挖,竟然真的让他们找到了几块像模像样的磬石。他们大喜过望,偷偷把石头运出来,经过打磨加工,卖了个好价钱。就在他们得意忘形之时,白聪出事了。
起因是一块上好的磬石。这块磬石呈黑褐色,间有白筋,表面皴皱,棱角分明,形似鹰隼振翼,极为罕见。尤其是叩之有轻微之声,犹如天籁之音。白聪对这块石头爱不释手,命名为鹰石。做底座的时候,他故意磨磨蹭蹭,白一啼催他多次,他都以各种理由推托,不愿出手。
一天深夜,白聪正在灯下欣赏这块鹰石,房门突然被人一脚踹开,冲进来两个蒙面大汉,要他交出鹰石。白聪抵死不从,对方恼羞成怒,把他活活勒死,鹰石自然也被他们抢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