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动物园(短篇小说)
作者: 米可第一章蜜獾
蜜獾:俗称平头哥,体型不大,有仇必报,敢于和狮子老虎叫板,以“最无所畏惧的动物”收录于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一
会见室内,李律师耐着性子,等管教给毒贩解手铐。几分钟后,管教放弃努力,宣告手铐齿轮出了问题,需要采取特别手段。
“什么特别手段?”李律师反问。
毒贩代为回答:“里面能人多了去咯。”
很快,一个贼眉鼠眼的在押人员被带了出来,只见他用牙签探了探锁眼,接着便是咔哒一声,手铐开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唯有李律师抗议道:“让小偷给毒贩开锁,这是哪门子道理?”
管教没睬他,毒贩岔开话题:“大律师,你是按小时收费的,咱们还是快点儿进入正题吧。”
其他人退出,屋里只剩下当事人和辩护人。
毒贩申请无罪辩护。
李律师断然否决:“毒品包装袋上有你的指纹,银行有你情妇的汇款记录,还有一众同伙的指认。十五公斤的海洛因,顶多保条性命。”
毒贩说:“给你两百万,把刑期降到十年以下。”
李律师只是摇头:“法官没那么大的自由裁量权。”
毒贩低声问:“这场对话是不是保密的?”
李律师抱着胳膊道:“为客户保密既是律师的义务,也是受法律保护的权利。”
“我有个小弟,说过要替我顶罪,你帮我找到他,做通思想工作,我给你五十万。”
李律师忍住冷笑:“你把我的职业操守当什么了?”
毒贩露出了毒蛇的尖牙:“你不怕我杀你全家吗?”
李律师终于笑了:“我会尽最大努力,把死刑辩成死缓,还是按照小时算钱,不额外收费。如果你不满意,可以通过管教给家属带话,让他们更换律师。”说完,李律师摁铃,提醒门外的管教把客户带回号房。
回到接待大厅,李律师在投诉薄上记下了小偷给毒贩开手铐的情况,最后大笔一挥,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车子开回租住的小区时,已是傍晚,地下停车场一直在漏水,李律师便把车子停在单元楼下。
二
次日清早,李律师开车上班。刚出小区,就被一辆洒水车堵在后面。李律师打开雨刷,发现挡风玻璃上有一片雪花,呈放射状,顽固地趴在玻璃上。大夏天的,是热昏头了吗?
李律师下车查看,发现那其实是一个涡状裂缝。雨刷器下方,还有一个小石子,拇指盖大小。李律师想到昨晚停车的单元楼。
李律师回到小区,在车子原先停放的路面,他看到几个质地相似的石子。这栋楼一共三十二层,两梯两户,共计六十四户。李律师扯了扯领带,他要弄清楚这些石子的来源。
两小时后,李律师有了结论:整栋楼有三家在装修,两家做瓦工,一家做木工。做木工的已近装修尾声,另一家瓦工才刚进场,且位于二楼,小石子落下不会产生很大冲击力。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十八层正在砸墙的那一户。
李律师重返十八层,并不与瓦工废话,只是拍照取证。正拍着,业主来了,是个留着山羊胡的老大爷。李律师把前因后果说了一遍。
山羊胡慌忙解释:“儿子就要结婚了,平时工作忙,我只是来监工的。”
李律师道:“我就住楼下七层东户,我追究的是装修公司的责任,是要保护邻里的出行安全。”李律师的话让山羊胡松口气,进而把装修公司的地址和电话都说了出来。
李律师亲自登门,见到装修公司老板,一个胳膊文了螃蟹的男人。李律师播放了从小区拷贝的监控视频,证明车子整晚都停在装修所在的单元楼下。老板提出车辆早上离开了一段时间。李律师又播放了行车记录仪视频,对方一时无话。
李律师从包内取出一份4S店开出的定损单,上面标注更换挡风玻璃的费用是1800元。李律师说:“是助手帮我跑的手续,他的交通费就不用你付了。”
“助手?你是做什么工作的?”
“我是律师。”
刺青男“噢”了一声:“你们律师最讲证据吧?”
李律师点头。
“那你有没有拍下石头从十八楼窗户落到车玻璃上的过程啊?”
李律师一怔,反问道:“你以为小区视频探头都是高速摄影机吗?”
“那就没办法咯。”
李律师直视对方的眼睛,这种人他见多了。李律师又取出一份小区物业开具的文书,指明装修公司需要配合业主调查高空坠物的原因,否则将暂停该公司进场装修资格。
老板胳膊上的螃蟹撑开了钳子,最终,他只是耸耸肩:“好吧,要怎么配合?”
李律师起身:“明天上午,在事发楼下,我们做一个高空坠物实验,到时请务必参加。”
三
李律师从修理厂淘来一块报废车拆下的前挡玻璃,用支架撑好,再让助手将肇事的小石子从十八楼往下扔。
第一次偏了准头,小石子落进了路边绿化带。助手又拿了一个大小相似的往下扔,这次砸准了,玻璃出现了涡状裂缝。
老板说:“这能证明什么?难道不是哪家熊孩子从二十层,或是三十层往下扔的?”
李律师没搭理他,而是转向物业经理,申请停止这家公司在小区的装修资格。
经理有些为难。
老板说:“我会要求工人在施工住户家外围包防护网,保证不发生高空坠物,无则加勉嘛。”
经理对李律师说:“对方不仅配合了调查,也承诺采取更多保护措施,至于赔偿的问题,我建议你们还是私下协商吧。”
李律师顿了顿,提高音量:“要不是地下车库漏水,我也不会把车停在路面,也不会被高空坠物砸中,你们物业还想甩包袱?”
话音刚落,就有业主嚷嚷起来:“什么狗屁物业,地库漏水两年多了。”
“还有单元门也坏了。”又有人插话进来。
李律师本想拖住物业经理,没想到他的话引爆了业主们的积怨。经理也叫苦:“能怪我们吗,物业费不交,保安的工资发不了,有本事你们先补齐物业费!”在众声喧哗中,没人再提李律师车子被砸的事情,而装修公司的老板则趁乱溜出了小区。
李律师气得肺疼,他迅速拟了一份律师函,重返装修公司,刚一进门就高声指控装修公司如何不顾安全、如何逃脱责任。
老板上前去抢律师函。两人随即发生推搡。
李律师被一种强大的兴奋支配着。他既渴望先把对方打趴下,也希望对方能先出拳,甚至把自己的鼻子揍歪。那么,这个文螃蟹的男人就会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
可对方只是比划,并不动手。显然,他也是一个行走江湖多年的老手。僵持间,派出所民警来了。面对双方的各说各话,老警察掐着腰问:“你们能不能当场解决矛盾?”
两人都摇头。
老警察说:“那你们就跟我到所里慢慢说。”
四
在派出所也没能解决问题。晚上到家,物业和业主之间的争吵转移到了微信群里。李律师没有心思加入他们的口水仗,连夜起草了民事诉讼状,一大早就交到了法院立案庭。
前台小姑娘傻了:“你要起诉六十三户?”
庭长看完诉状说:“按照《民法典》,高空坠物若是找不到肇事者,可以起诉案发楼宇全部住户。不过,你确定要这么做?”
“确定!”
“不走庭前调解手续?”
“不调解。起诉!”
庭长叹口气,安排四个前台人员办理立案手续,一共开具了六十三份《民事诉讼送达书》。庭长再次找到李律师,问他能否把这些文书带给他的邻居们,这样能提高送达效率。
李律师果断拒绝,他坚持一切按规矩来。
庭长无奈,又安排人连发了六十三份EMS。
小区微信群一下就炸了锅,有臭骂的,有自嘲的,还有帮着算账的,算得的结果是每户要赔给李律师二十八块五毛七分,大抵上能买一只咸水鸭。
第二天一早,当李律师看到门把手上挂着一只咸水鸭时,他冷笑着退了小区微信群。
接着,物业经理来了,申明只要撤回诉讼,就全免明年的物业费。山羊胡也来了,说要自掏腰包赔换玻璃的钱。最后,装修公司老板也打来电话,说要把修车钱打到他的账户上。
李律师反问装修老板到底有没有错。
对方愣了一下,道:“我赔钱还不行吗?”
李律师对着话筒哈哈大笑:“你们怎么都不明白,这已经不是钱的事情了!”
五
审判庭挤不下那么多人,法官便把庭开在了法院内的广场上。原告席上,只有李律师一个人,被告席上,满满当当挤了近百人。旁边还有一众闻风而来的新闻媒体。
上午开庭,下午审判。审判结果是:对于因无法确定来源的高空坠物而造成的损失,由事发楼宇全部业主承担责任。
没有人提出上诉,大家一点儿也不在乎那二十八块五毛七分,他们只是不想继续丢人现眼。
随后月余,被骂惨的小区业主委员会集体请辞,物业公司也没得到下一年度的续约,自然,地下车库漏水问题也丝毫没有解决。至于那家被媒体扒了几层皮的装修公司,因为遭到大量客户退单而关门大吉。据说那个文螃蟹的老板干回了清运建筑垃圾的老本行。
打赢官司的李律师,生活回归正轨:工作日上班,周末回省城和老婆孩子团聚。他从来没把这场诉讼告诉自己的家人。
只是,每次乘坐小区电梯,李律师都能感到邻居恶意的目光。此外,他的车胎还经常跑气,送到修理厂才发现轮胎被扎了好几个图钉。李律师要物业调取车库的监控,却被告知因为漏水,车库监控系统早已坏了许久。物业还说他们只是代管,等到新物业进驻后,自然会有人修。
再后来,李律师新换不久的挡风玻璃上又出现了一个小孔,和上次的简直一模一样。这次,李律师选择了沉默。
随着时间推移,小孔慢慢长出了网状裂痕,不只在玻璃面上,也在李律师的心里蔓延开来。终于,在一个暴雨来袭的午夜,保安挨个敲门,说是地库漏水厉害,要大家赶紧把车挪到地面上。李律师没有挪车,他只是站在窗前,看着狼狈的邻居们把车全部开到了单元楼下。
风雨雷鸣中,李律师仿佛听见有人在恶狠狠地喊自己的名字。李律师冷笑着,拿出一包从绿化带里捡来的小石头,瞄准楼下一面面挡风玻璃,一个又一个抛了下去。
第二章河豚
河豚:遇到攻击时会吸入大量空气,像个长了刺的球,看起来很危险。只有渔民们知道这只是虚张声势,甚至会在水开下锅前,拿它们的鼓肚皮擦靴子。
一
白天,他是一所小学的体育老师,临时工,没有编制的那种,家就在学校外的巷子里。孩子们喊他张老师,同事们喊他,嗨,电扇儿!是的,他名字叫张电扇。
入夜,他成了一家健身馆的形体教练,皮肤白净、嗓音温柔,女学员们都喊他斯塔克先生,对,就是《复仇者联盟》里的钢铁侠。
小学在城郊,健身馆在市区,两地相距八公里,坐公交需要三十分钟。偶尔挤不上末班车,他只得选择其他交通工具。
这夜便是如此,电扇老师坐在出租车后排,小心脏和计价器一起往外泵血。距离学校还有两百多米,他一声喊停,数字停在十七块四。
“我在这儿下车。”电扇老师的声音有些虚。
司机松开刹车板,车子往前溜了几米,计价器跳到了十七块五。
“十八块。”司机说。
“车停的时候是十七块四。”
“十八块。”司机像一台没有感情的复读机。
“那你往前再开一段吧,进巷子。”电扇老师有些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