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耕园里说乐耕

作者: 赵宪臣

转眼间,海涛深入生活的根据地—乐耕园,已经建园十五周年了。十五年间,乐耕园以来自泥土的浑厚气息,涵养着海涛的文学创作,让这位不改文学初心的作家笔耕不辍,长篇小说、散文、诗歌等作品接连推出,成为不可忽视的文学存在。

有了乐耕园,“深入生活”这个话题可说是落在了实处,远离了空谈、空想。当海涛站在乐耕园这块属于自己的土地上时,他也一定会感到土地的坚实和内心的充实。事实上,一位优秀的作家是离不开土地的,也只有站在土地之上,自身才会鼓荡起精气神,他的笔下才会有不竭的情思,他的写作才会呈现出一片坦途。海涛正是依托乐耕园,营造出了自己的文学天地—这个天地唯海涛所独有,彰显着海涛文学写作的意义。

在这片文学天地里,其长篇小说代表作《李子红了》,是在乐耕园中孕育成熟的作品,是在乐耕园里乐耕的结晶。我之所以会在海涛的大量作品中,特别提到这部长篇作品,主要是因为,乐耕园是一个瓜果飘香的果园,盛产李子,其果实香甜可口,满园的李子树都由海涛打理。“乐耕”二字其实有两方面所指,一方面是指在土地上的劳作,一方面是在文学写作上的精耕,而《李子红了》则恰巧是海涛在土地和文学上的收获。现实中的李子红了,意味着丰收的年景,小说中的李子红了则是作为一种意象,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成为文学写作的标志性成果。

上一篇: 乐耕园逐梦记
下一篇: 乐耕者善成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