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香文学路》序
作者: 赵大成“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您现在手捧的这本带着书香的散文集—《墨香文学路》,是我兄长赵大明几十年如一日像蜜蜂一样在文学园地里辛勤耕耘的结晶。俗话说:“恭敬不如从命。”作为本书的第一个读者,当我通过微信收到大明兄的初稿并委托我作序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接受了,因为我相信“知兄莫若弟”,我们兄弟在同一屋檐下长大,一起切磋交流写作经验,我最了解他的为人和他的作品。古人云“举贤不避亲”,作为作者的胞弟,我十分真诚地向您推荐这本将一个人的人生旅程和一个国家社会发展变化的历程有机融合在一起的好书。
“文如其人”,用这个成语来概述《墨香文学路》这本散文集应该是恰如其分的。作者大明兄出生于湖南邵阳一个普通的“书香门第”,是当时担任地方报社主编的父亲和小学教师母亲的长子,他从小受父母的耳濡目染并继承了他们的性格和处世原则。像父母一样,大明兄为人忠厚质朴,是被亲友们一致称道的老实人。他的散文恰如他的为人一样,语言十分质朴,这特别体现在本书第一部分记载他童年和青少年农村生活的文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在《家乡往事》这组散文中,大明兄用接近齐白石画虾的白描手法,记录了“扒松叶”“陶田坝”“摸泥鳅”“挑煤”“扮禾”“尝新”“照麻怪”“背犁”“治虫”“捡雷公丝”“采蘑菇”“挖地窖”“浑水摸鱼”“称猪肉”“抓麻雀”“摸田螺”“碾麦子”“救火”“卖小菜”“赛高跷”“车水”等农村生活的珍闻趣事。“过去的总是美好的”,希望这组以原汁原味的乡土语言描述的文字能唤起和作者有相同农村或下乡经历的读者的共同回忆,能成为希望让子女了解过去农村生活的家长的农村生活指南。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您手中的这本散文集记录的是大明兄一个甲子人生旅程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大明兄的人生从“书香青山庙”的小溪起步,在这里,他继承了“发愤读书,诚实做人”的家训,加入了以堂伯父赵海洲为领队的文学湘军赵氏支队。“谁说宝庆无风景,邵水逆流九十里”,青少年时期的大明兄划起文学的小船顶住读书无用的逆流,在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刻苦学习。他不抽烟也不喝酒,唯一的爱好就是天天爬格子(码字)写作。“功夫不负有心人”,大明兄的写作道路随着他的不懈努力不断拓宽。大明兄青少年时代爱好诗歌创作和作曲,他的音乐评论在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就小有名气,他也因此被招进邵东文化馆,成为专职的音乐文化专干。步入而立之年后,他被组织选拔担任了邵阳市东区(今双清区)宣传部的新闻主笔,他写的新闻报道时常出现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以及湖南电台等报刊媒体的报道中。“五十而知天命”,大明兄的写作也随着他人生阅历的丰富开始步入自由创作阶段,就像家乡的小溪流入邵水,并入资江,汇入洞庭,跨进长江,最后奔向海洋。这本散文集收录的作品主要是他游历祖国大好河山,以及到国外探亲访友和旅游的散文随笔。
特别是2010年,大明兄在澳大利亚和我的家人一起生活了八十三天,他每天起早贪黑以一天一篇旅游日记的方式,将亲身经历的所观所感,写成了澳大利亚生活百科长卷,向人们展示了澳大利亚令人向往的风土人情。大明兄的游记内容精练,主题明确,语言朴实流畅,具有很强的可读性。作为一个长期从事东西方教育文化比较的学者,我衷心希望我兄长这本记录旅游经历和人生体悟的散文集能引起读者的心灵共鸣,能成为广大旅游爱好者的旅游指南,成为中小学生作文写作的参考资料。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