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物情深

作者: 王晓阳

近日,在整理书籍时,一张照片从书页中掉落下来,这是一张泛黄的高中读书照:黄昏,余晖斜进教室的窗户,渲染出一大片黄色,我目光专注,把试卷折好,旁边三个女同学讨论着考试得失,空气中弥漫着青春静美的味道。这张旧照宛如一把钥匙,开启了往日尘封的心扉,让内心腾起了温柔的细浪。

1997年夏天,高考冲刺倒计时,我一门心思埋头学习,每天过着三点一线的生活。那时,流传着“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说法。只要学得好,就会有选择。同学们你追我赶,相互激励,为的是考上一所理想大学,恨不得把一天二十四小时拉长成四十八小时。箭在弦上,蓄势待发,我们都在向着最美的方向奋进。

有一天,蝉鸣黄昏时分,我正在整理月考试卷,好友偷偷地帮我拍照,定格了青春奋斗的美丽瞬间。这张照片上的我神态自然,目光平静,元气满满,对于不太上镜的我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也是格外珍惜的。不料想,后来几次搬迁,竟找不到了。今天意外找到,我的嘴角上扬,眉毛舒展,喜不自禁。

对于旧物,有的人喜新厌旧,我却没有丝毫嫌弃,反而敝帚千金,当成了最珍贵的念想。照片如此,书籍亦然。在我的书箱里,静静躺着一本《逻辑学》,那是外公送给我的一本书。读大学时,正当我对逻辑学苦恼的时候,外公不知道怎么听说了,送了我这本书,他说:“这本《逻辑学》讲得很透彻,你好好看看,对学习逻辑学很有帮助。”我接过书,在一窗春光中阅读,却怎么也读不进去,它推理太多,枯燥单调,怎么比得上桃红柳绿呢!

年岁渐长,某日重读《逻辑学》,一样的文字,不一样的心境,顿悟书中的逻辑与现实有一种契合,以前的疑惑烟消云散,脑海一片清明。这本书残留着外公的温度,也有我的圈圈画画,以及青春的彷徨与思考。每次打开,就像与故友相逢,内心宁静又欢喜。正如暖心作家丁立梅所说:“总有些旧物件,让走远的一切,重又一一走回。”

父亲也有旧物情结,格外珍藏与母亲的结婚证。记得有一天,我放学回家,正好撞见父亲把一个物件里三层外三层包裹起来,再轻轻地放回木箱中,落锁。空气中散发着神秘的气息。

我好奇:“爸爸,这是什么宝贝啊?”

父亲的嘴角露出一丝笑意和满足,说:“当然是宝贝,以后你会知道的。”

后来,在我的再三央求下,父亲才把这个宝贝拿给我看,再三嘱咐:“要轻拿轻放,不要损坏了!”

我点点头,按捺住欣喜,一层一层解开,它跳入眼中:浅绿的底子,五角红星、红旗、麦穗、玫瑰、红丝带,以及一些不知名的花朵连成一个长方形的框架,框架内有连绵的梯田、奔腾的河水、高大的电线架、忙碌的机器和巨大的工厂,一派生机勃勃、丰收喜庆的景象。结婚证弥漫着一丝古意,虽然历经多年风雨,却完好如新。最惹眼的是父母的结婚证明,是湖南省耒阳县遥田镇人民公社革命委员会于1975年7月8日颁发的。父亲笑着告诉我,这张结婚证见证了他和母亲的相识、相知、相爱。最初,父母去登记结婚,因为母亲比法定结婚年龄小一岁,而不得不把婚期推后一年。这并没有消减父母的感情,反而让他们更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婚姻。

坐在灯光下,我把照片反反复复细看,每看一遍,仿佛从青春时光的河里又蹚了一遍。我目光平静,心底温柔,对过往留念,对当下珍惜,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和热情!

马亚伟说:“旧物温柔,它褪去了青涩的浮光,呈现出沉稳淡泊的气韵,给人安定平和的感觉。”白落梅《旧物》中说:“旧物情深,它陪你蹉跎年华,荣枯一世,携手走过山长水远,不诉离殇……我对旧物,博爱而情深。”旧物陪伴我们走过了漫长的岁月,还将陪伴我们走向更远的时光。它不言不语,温柔似水,忠诚可靠,是时间长河里留下的人生斑驳痕迹,也是火热生活的见证与寄托。

也许,我们珍惜的,并不是那风一般的过往,而是心底的那一片深情。

上一篇: 放风筝
下一篇: 灯火可亲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