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角麒麟
作者: 魏炜平江出玉。有玉,就有雕玉人。三十里堡的王三成,就是出众的一位。他雕出来的兽,温润可手,活灵活现,捧在手里说不出的舒坦,拿了就不愿放下。他雕出来的菩萨,慈眉善目,像是在跟你轻声说话,让你心澈澄明。他收了两个徒弟,一个是憨厚老实的小四,一个是机灵手巧的家宝。
这天,师徒三人正在铺子里忙碌,县衙的宋师爷忽然登门造访,对王三成说:“三成,停下手里的活儿,快收拾收拾,跟我进城去,县太爷要见你哩。”王三成一愣,似乎还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道:“大老爷要见我?”宋师爷点了点头,道:“别耽误了,快动身吧,毛驴就在门外等着了。”
王三成哪敢再说啥,赶紧洗了手和脸,换了身干净的衣裳。出了门,果然看到备好的毛驴,他骑到驴屁股上,跟着宋师爷进了城。王三成心里还不踏实,一路上都在问宋师爷,大老爷怎会找他?宋师爷只是笑,道:“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是好事。”啥好事又不肯说,吊胃口呀。
宋师爷是县太爷罗远明带过来的。他对玉有奇好,在城里的玉器店见过王三成雕的玉器,十分喜爱,又打听着找到了王三成的铺子。两人聊玉,相谈甚欢,但王三成深知官民有别,也不与宋师爷有太深的交往。
进了后衙,罗远明便衣相见。寒暄已毕,罗远明拿出一块玉来。这块玉足有尺把见方,通体碧绿,像汪着一泓水,找不出一点儿瑕疵。罗远明见王三成眼睛发亮,不觉一笑,道:“如此好玉,也得找好师傅,才能雕出好东西来。不然,可真是暴殄天物啦。”王三成忙问道:“大老爷想雕个啥?”
罗远明一字一顿地道:“麒——麟——”
王三成的脸色瞬间变了,目光也变得黯然。他重重地叹了口气,道:“那大老爷就得另找别人啦。”罗远明微微一怔,问他为什么。王三成又重重地叹了口气,这才说,他学完了手艺出徒之时,师傅对他说,他这辈子唯独有一样东西不能雕,就是麒麟。他若雕了麒麟,麒麟的角就会自断。所以,这么多年来,他从没雕过麒麟。
罗远明也是一惊,接着就哑然失笑,道:“你师傅跟你这么一说,你就信啦?”
王三成忙道:“师命难违,我自然是信的。”
罗远明忽然沉下脸,冷冰冰地问:“那你可知道这尊麒麟是给谁雕的吗?”王三成摇了摇头。罗远明道:“皇上。”
王三成“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磕了三个响头,说:“大老爷,那我更不敢雕啦。要是雕的麒麟断了角,皇上怪罪下来,我可吃罪不起呀!”
罗远明也有些犹豫,要真送给皇上一个断角麒麟,皇上一生气,不光是王三成吃罪不起,他也吃罪不起。更何况,这块玉是难得的好玉,要是让王三成给雕坏了,他实在心疼。
一旁的宋师爷看透了他的心思,凑到他耳边悄声道:“大人,不如先给他一块杂玉,让他雕个麒麟,看那角是不是会真断。”
罗远明即刻明白了他的用意,点了点头,道:“王三成,你师傅的话是否可信,要雕完了才知道。本官这就让宋师爷给你寻块玉,你先去雕个麒麟,若是角断了,那就算了。若是角没断,就再来雕这尊麒麟。到那时,你若再推三阻四,就别怪本官不客气了。”
王三成忙着点头应了:“小民不敢,只是师傅留下了话,不敢不遵从。”
话毕,宋师爷就去寻了一块杂玉,让王三成拿回去雕。
王三成回到铺子里,摆弄着那块杂玉,依着形状,脑袋里已想好了怎么雕。这么重要的事,当然得亲手来,不敢让徒弟插手。小四仍在埋头干着自己的活儿,家宝看师傅要雕个新鲜物件,就凑过来看。王三成让小四放下手头的活儿,也凑到他跟前来,接着便开始讲:“这麒麟乃传说中的祥兽,所以在雕的时候,这些地方就要特别注意。”
小四掰着手指头记着,不觉惊呼道:“六样!师傅,六样东西,怎么雕到一块玉上面啊?”
王三成就笑了,道:“所以在雕之前,一定要想全了。不然,雕错一点儿,这料就废了。”
家宝连连点头,道:“师傅,我都记住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和牛尾。因为鹿角大,用料也多,身子就要小些。”王三成点点头,道:“是这样。”
五天的工夫,他把麒麟雕成了,也打磨好了。宋师爷过来看时,就见麒麟摆在案上,很显温顺可手,拿起来摸了又摸。再仔细看了看两对角,也好好的。他笑呵呵地说:“一块杂玉,都被你雕成了上品,这功夫天下无双啦。你师傅的话,大可不信。我这就拿回去给县太爷看,放心吧,你给他雕麒麟,他少不了你的银子!”
说罢,宋师爷把玉麒麟装到锦盒里,抱着出了门。
刚过晌,宋师爷就又来了。他脸色煞白,眼神里充满了诡异。他把王三成拉到一旁,小声道:“麒麟的角断了!”王三成悚然一惊:“还真断啦?”宋师爷点了点头,似乎还没醒过味儿来。当时他骑着毛驴,一路上都小心翼翼地护着锦盒。回到县衙,当着罗远明的面,慢慢地打开锦盒,就见麒麟的两只角全都断了。明明当时在王三成的铺子里还特别仔细地看过麒麟的角,都是完好的,怎么突然就断了呢?他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王三成气恼地说:“师傅不让我雕,你非让我雕,看看,应验了吧?亏得不是送给皇上的,不然,我全家都得跟着倒霉。这麒麟,我是再也不雕了。”
宋师爷听罢忙说,他跟县太爷琢磨了半天,也没想明白是怎么回事儿。解铃还须系铃人,他们就想,干脆找师傅问清是怎么回事儿,心里也落个明白呀,不能老是这么稀里糊涂的。王三成看了他一眼,苦笑着说,师傅已去世多年,这可怎么问呀。宋师爷又凝眉看了看他,一拍脑门,兴奋地说:“有了!”
王三成脱口问道:“咋?”
宋师爷说,既然师傅不让雕麒麟角,那就不雕。王三成先将其他地方都雕好,再把角留给别人雕,这样也不算违了师傅的话。
王三成还有些迟疑,道:“能行吗?若真出了事,你们莫要找我。”
宋师爷拍着胸脯说:“你把心放到肚子里吧。不光你怕出事,我们更怕出事。稍有异象,我们就把麒麟留着,不送就是。”王三成无话可说,只好跟着宋师爷去了县城。
来到后衙,宋师爷让他稍等,自己进了书房,却见罗远明还在愁眉不展地看着那尊玉麒麟出神。宋师爷小声对他说:“大人放宽心,雕玉麒麟的事有着落了。”罗远明忙问是什么办法,宋师爷便将刚刚想到的细细说了一遍,罗远明听了,猛一拍掌,道:“甚妙,甚妙!麒麟最难雕的就是神态。你看这尊玉麒麟,神态优美,目光和顺,正是本官想要的样子。王三成深得精髓,非一般人可比。由他来雕整个身子和脸部,只留角让别人雕,那也是不二之选了。”
商量罢,宋师爷便赶忙请了王三成进屋。
王三成凑到书案前看着那尊断角麒麟。罗远明问:“你觉得这麒麟角会是怎么断的呢?”王三成拿起麒麟和角的断处仔细看了看,道:“像是磕断的,平江玉脆,这麒麟角又很大,角中本就受着很大的力,稍有磕碰,就会碎裂。也许就是我技艺不精,师傅才不让我雕的。”
罗远明又看了看麒麟角的断处,点点头说:“有理。”
宋师爷忙着辩白:“我从你的铺子里拿到玉麒麟后就一直抱在怀里,怎会有磕碰?定是另有玄机,你还不曾破解罢了!”
王三成心下暗笑:你承认另有玄机就好了!
罗远明一摆手,道:“究竟如何断的,咱们就不计较了,还是说回雕玉麒麟的事吧。王师傅,麻烦你把玉麒麟的身子和脸都雕出来,余下的角,我再另请人雕,可否?”
王三成还有些犹豫,说:“就是不知道这算不算违了我师傅的话?”宋师爷白了他一眼,道:“这哪叫违呀?麒麟之所以为麒麟,那是因为它集狮头、鹿角、虎眼、麋身、龙鳞、牛尾于一体,你没雕角,那能叫麒麟吗?顶多算个四不像!你又没雕麒麟,你师傅的话能算数吗?”
王三成一想,似乎也是这么个理儿,最终点头应了。罗远明搬出那块玉,又拿出三十两银子,一道给了王三成。
王三成回到铺子后,就专心致志地雕了起来。他是个玉痴,一干起活儿来,就忘乎所以。接连干了半个多月,一尊玉麒麟已雕出了形,只差鹿角了。他又用细沙,把雕成的部分反复打磨。打磨完后,已是玲珑剔透,摸上去更是润手。宋师爷过来看了,非常满意,用红布包好,再小心翼翼地装进锦盒,这才走了。
王三成长舒了一口气,跌坐在凳子上,浑身上下像散了架一样,顿时没了气力。
家宝忙端过来一杯茶,温热可口,王三成一口气喝下。家宝关切地问:“师傅,您怎么累成这样啊?”王三成苦笑道:“心老悬着,可不就觉得累嘛。你们也要记着,干活儿啊,不光是用手艺,更要用心。”
家宝点了点头。王三成从口袋里掏出几两银子,分给了家宝和小四。他这些日子累透了,最近不接活儿了,要好好歇歇。他便给两个徒弟也放了假,让他们回家去,过个十天半个月的再回来吧。
小四说:“师傅,我留下来伺候您吧。”王三成摆摆手道:“不用啦,不用啦,师傅又不老,用不着你们伺候。”两个孩子不再多说,收拾了东西,高高兴兴地回家了。
十天后,小四回来了。又过了五天,家宝才回来。
王三成看了看家宝,撂下脸,冷冷地说了一句“你跟我来”,转身就去了后院。家宝和小四对视一眼,小四从没见师傅的脸色这么难看过,担心地小声问道:“你惹啥祸啦?”家宝低着头,没说话,跟着师傅去了后院。进了堂屋,王三成关上门,坐到太师椅上,家宝低着头站到他面前。王三成问:“这几天,你去做什么了?”家宝小声说:“雕麒麟角。”王三成气得眼珠子都要掉下来了,道:“麒麟角,你也敢雕?”家宝依然小声说:“雕完了。”
王三成瞪着他不说话,过了好一会儿,他才问道:“雕成啥样了?”家宝说:“就是您想的那样。”王三成气得一拍桌子,说:“你咋知道我想的啥样?”家宝也不多说,跑到灶膛去寻了根细炭条出来,在地上画出了麒麟角的样子。王三成不觉大惊,果真就是他想要雕成的样子。他问道:“你怎知道我想要雕成这个样子?”
家宝说:“师傅捧着麒麟看,眼光盯着头顶上的玉,我看出就是这个形状。”王三成看着他,不觉笑骂:“你个贼娃,连师傅的眼光都看入眼了。”家宝也笑了,说:“不是入眼了,是入心了。师傅您说过,雕东西不光要用手艺,还要用心。”王三成看着他,不知道说什么好,沉默了一会儿又问道:“宋师爷拿到麒麟,说啥了?”家宝说:“他说我已经学到师傅的精髓了。”
半个月前,宋师爷拿到了那只缺角的麒麟,找了县里其他几位玉雕师傅接着雕,谁知那几位师傅都不敢接这活儿。宋师爷一想也是,玉麒麟的角是最见功夫的,他们看王三成都没敢雕,哪还敢接手?宋师爷也怕他们急得心慌气短,再给雕坏了,那就更麻烦了。
灵光一现,宋师爷突然想起王三成的徒弟家宝,那家伙很是机灵,他雕的东西倒也得了王三成几分真传,于是找上了他。家宝见有银子好赚,还是跟师傅合雕一件东西,便爽快地答应了。过去的这半个月里,他精心地雕完了这一对角。
王三成摆摆手,让家宝出去。他两手捂住了脸,痛苦地自语道:“完了,这回真完了。”却听家宝道:“师傅,您放心吧,麒麟角还会断的。”
王三成悚然一惊,定定地看着他。家宝狡黠地眨眨眼,小声道:“我知道麒麟角是怎么断的。”
王三成惊奇地问:“怎么断的?”家宝又是狡黠地一笑,走到王三成身侧,嘴巴凑到他的耳朵边上,小声道:“是盒盖压的。”
王三成装玉麒麟的锦盒,设计得相当巧妙。盒盖一端紧,一端松,盖到锦盒上,就会让锦盒扭曲变形,盒中的玉麒麟,就被别上了劲儿,外面稍稍一动,麒麟的角就会断掉。从三十里堡到县城,约三十里路,骑在驴屁股上,又很颠簸,麒麟角必断无疑。麒麟角一断,不再别着劲了,事后再怎么看,也看不出问题来的。
王三成没承想这个秘密让家宝看破了,愣了愣神,倒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家宝道:“师傅,我也是那么做的锦盒。我相信,麒麟角还会断。我没师傅手艺好,就是不知道会在什么时候断。”
王三成问道:“你为什么要跟师傅学这个?”家宝得意地道:“师傅是好人,师傅做的事,也一定不是坏事。”
王三成点了点头,把家宝拉进怀里,这才忧心忡忡地解释,平江有玉,老百姓却因此遭了祸。那些官老爷一来,就瞄上了这玉。不是想倒腾着发笔横财,就是想讨好上面升官发财。他们想出各种名目,征调百姓们去山里挖玉。可怜的百姓们,服不完的役,连自家的田地都荒芜了,越过越穷。他若再雕成了玉麒麟,只怕朝中大臣们会一再索要,罗远明也定然答应,平江百姓就更没有活路了。
家宝使劲地点了点头,道:“师傅,我懂。”王三成看着家宝,心里一阵难过,才是多大的孩子呀,竟要这么懂事。小小年纪,不光要学手艺,还得体会百姓的疾苦。可就是这世道,不该承受的,也得承受啊……
(责任编辑:王赛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