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7 年的自行车
作者: 李秋善2012 年,张英从教师岗位上退休了,退休金5300 元。张英对丈夫刘春感叹道:“若是你当年没出那档子事,我俩的退休金有一万多呢。”
刘春没说话,思绪把他带回了三十五年前。
那是 1977 年。
张英和刘春是高中同学,二人从县一中毕业后,回村当了民办教师。二人互有好感,只是那层窗户纸没捅破。
大队书记老解是个退伍军人,有个儿子叫解虎。解虎没读几年书,老解托关系,给他找了个工作,在县机械厂做临时工。人们有理由相信,解虎转正只是迟早的事儿。
老解替儿子相中了张英。张英整天笑眯眯的,喜庆,就是比解虎大两岁。
老解托人到张英家给解虎说媒。张英的父母没意见,谁不想和书记家结亲啊,况且解虎还在县城当工人。张英有些犹豫,自己和刘春虽然很要好,可谁知道刘春心里咋想的。想到书记能决定民办教师的去留,不答应的话,以后肯定没好果子吃,她咬咬牙,答应了。 然后双方见面、传柬,就等到了年龄结婚了。那时候的男女青年封建,不怎么说话。尽管张英爱说爱笑,但解虎嘴笨,双方没什么交流。
其实,解虎看中的不是张英,而是另有其人。
刘春暗恋张英很久了,只是说不出口,看到解虎和张英订婚,刘春的心在滴血。
刘春的姐姐叫花枝,在村里的卫生所当卫生员。卫生员负责给社员拿药,进行简单的伤口处理,打肌肉针,也是经过赤脚医生培训的。卫生所开在大队部南屋,沿街的两间土坯房里。卫生所里中药西药都有,医生开了药方来拿药。
解虎每天下班后,骑着他崭新的凤凰自行车回家。大庄距离县城十几里路。
那年月,买一辆凤凰自行车可不容易,得凭票。有钱没票,不好使。老解自然是能拿到自行车票的。解虎参加工作后,老解就托关系给他买了辆凤凰牌自行车。解虎骑着可拉风了,比现在的小青年开跑车还拉风。
解虎很爱惜他的自行车,每天回家都擦得一尘不染,再抹上油,用抹布揩净。那车子整天油汪汪的,谁看了都忍不住想上去摸摸。
这天晚上,解虎闲来无事,就到卫生所找花枝说话。解虎家距离卫生所不足 300 米,解虎还是习惯骑着他招牌式的凤凰。那时候村里就有电了,解虎将自行车停在卫生所门口的大街上,卫生所的门虚掩着,隔着窗户纸射出的灯光显得很暧昧。那灯光罩着凤凰。解虎给车子落了锁。
卫生所里有张小床,是平常花枝休息的地方。有时花枝晚上也睡在这里。此时的解虎躺在花枝的小床上,花枝坐在凳子上,两人有一句没一句地唠嗑。
花枝人长得白净,头发自来卷,脖子有点短。俗话说,一白遮百丑,又不干农活,养得白胖白胖的,很招人稀罕。
解虎很中意花枝这样的,不喜欢张英那样的。花枝知道解虎和张英订婚了,可自己又不能把解虎撵出去,只好“哼哈”地应付着解虎。
解虎唠得口干舌燥,实在无话可说了,站起身要走。花枝松了口气,起身来送他。
开门一看,自行车没了。解虎吃了一惊,谁这么大胆子,敢偷我的自行车?
花枝很内疚,自行车毕竟是在卫生所门口丢的。花枝安慰解虎说:“可能是谁跟你开玩笑骑走了,逗你呢。”
解虎说:“不对。我上了锁,肯定是被偷了。”
第二天,老解报了警。那时候,丢自行车可不得了,还是新的自行车。
两名公安同志住进了村里,住在供销社一间宿舍里。接着是调查走访。
很快就有了风声:那晚有人看到刘春扛着辆自行车在村里的大街上走。
风声还没传到办案公安耳朵里,花枝先听到了。她找来弟弟问是咋回事。
刘春说:“解虎吃着盆里的,看着锅里的,我来气。”
花枝说:“你呀……”
花枝带着刘春找到了解虎。
一见面,花枝拽着刘春,扑通一声给解虎跪下了。花枝说:“我弟弟喜欢张英。他是为了报复你。求求你,放过他吧。”
解虎晃着脑袋,想了想,说:“不追究可以,但我有个条件,我跟张英退婚,花枝你嫁给我。我喜欢你很久了。”
花枝咬了咬嘴唇,说:“好,只要你放过我弟弟。”
刘春说:“姐姐你……”
花枝对刘春说:“啥也别说了。”
解虎找到公安同志,说:“我让刘春骑走的自行车。喝多了,现在才想起来。对不住了,让你俩白跑一趟。”
公安同志说:“你这不是胡闹吗?以后可不许了。”
这件事以后,刘春的民办教师干不成了。
人们都知道是咋回事。解虎和张英退了婚,娶了花枝,婚后育有一女。
刘春和张英结了婚,婚后育有一子。张英 1992 年由民办教师转为正式教师。刘春则一直在家里务农,农闲时也到县城打打零工。只是刘春没有社保。
张英见刘春没反应,推了他一下,笑着说:“怎么,后悔了?”
刘春愣了一下,从回忆中回到现实,很坚定地说:“这辈子我唯一不后悔的事,就是当年扛走了解虎的自行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