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们的诗
作者: 林珊 周瓒 安琪 林馥娜 于燕青 范丹花 夜鱼林珊的诗
冬至日,重访天坛
我们真的来过这里吗?
庙宇与宫殿之间
落日与群山之间
我现在站立的,远眺的
这片土地,这道宫墙,这块花岗大理石
究竟是散落在哪一个梦里?
也许回忆,从来都是一个人的事
深冬的鸟啼,和初夏时
已然不同
如果我们愿意,我们是否
还能隔着一千多公里
遥望同一个落日
回音壁前,我听见一个人
大声呼唤
另一个人的名字
雪为什么总是落在别处
漫长的黑夜里,那些渺不可及的
山川,河流,草原,荒漠
自古就没有一夜白头的心愿
只有四面八方的风,迎面而来
不断吹拂浮世里,万千个
日渐消瘦的你和我
我知道,在一首诗里是等不来一场雪的
我需要一个人,顶着满头白雪
从远方迢迢赶来,拥抱我
这悲欣交集的人间
这漫长的短暂的温暖的清冷的
离别之意渐起的盘山公路上
他开始为她唱歌
他的侧脸,那么清朗
他的歌声,那么动人
可是她的眼泪,是止不住的
泪眼婆娑中,村庄和荒野
树林和麦田
一退再退
晨曦中的所有事物
都是模糊不清的
世界的尽头
亘古的六盘山山脉起伏延绵
群山之巅,唯有那白雪
那一夜之间突然降落的白雪
暂且忘记这悲欣交集的
人间
山河万里
从一条熟悉的河流
折回。我几欲失声痛哭
每一个深秋的傍晚
在岸边徘徊过的,一定不止
我一个人
可是所有的孤独都是相似的
此刻秋山尚浅,流水过深
熟悉的你,陌生的你
是不是
也徘徊在
空空如也的黄昏
众鸟飞尽
清晨我在桌前看书
湿漉漉的衣服在阳台上滴水
“滴答,滴答”的声音
碎了一地
有那么一瞬
我仿佛回到江南四月的雨中
只是此刻,众鸟飞尽
高空没有鸟鸣
我知道远在天亮之前
那些飘零的叶子
已如遗骸
在寒风中耗尽自己
而人世间所有的离别
也从来都是缓慢的
站台上,伸出过的无数只手
至今仍停留在那里(即便这只是幻影)
这多么令人惆怅
我们都回不到过去
我只好重新铺开一张白纸
陷入回忆的灰烬
竖琴
一场音乐会上
一把竖琴,让我出神
这世界上最古老的拨弦乐器之一
这起源于古波斯的,有弦之弓
我曾在诗里写下它
是源自于我的一个梦吗
在此之前,我从来没有想过
有一天,我会离它这样近,这样近
一场音乐会上
一把竖琴,让我出神
你们相信吗,这就是曾在我的梦里
出现过的,那把竖琴
弦月,给陈罕
当我和她坐在餐桌前。一切
都安静下来
这安静下来的一切
让我暂且忘了,这人世的忧愁
“多拿些酒来,因为生命只是乌有。”
我惊讶于佩索阿的诗句
借她之口,对我说出
事实上,痛饮过葡萄酒的玻璃杯
此刻盛满的,是清茶
猝不及防地,一些深藏多年的阴霾
还是顺着异乡的灯光
溢出来
流淌的暮色越来越浓
无数盏街灯渐次亮了
白杨树和鸟巢一如既往
在寒风中摇晃
一切都安静下来
一轮弦月高悬在
我的窗外
弦月之下,突如其来的
悲伤
击中我
周瓒的诗
语言的背叛
1
曾经,九个太阳被一个人射落
剩下的唯一一颗才能成神为王
全世界公共的玫瑰,永恒的光源
而标举太阳之旗的种族和被供奉的
那个人,在修辞的强光下
站成了这个词的反面:一呵死亡
这“一呵”如同神的冷笑
刍狗般省思人的悖论
高科技造福这个世界,而语言
却紧接着背叛了它的记忆
当人们紧张地关注受苦的他人
通过互联网传送的恐惧混乱
一飙远方之难,存在之困
那贫瘠荒漠的暴风如此接近我们
让我们共同沐浴了词语的哗变
为了一腔滚热的生活,一死自由
机场上逃亡的民众,屏幕里大声
呼救的女人,以及恣肆的病毒
虚伪的谎言,在沉默里
悄悄结起绵密的理解,如原始森林
2
一叠树迫切于静止,须多强的风才能吹皱
枝叶织就的波面,时光的森林,恍惚如一飞逝海
这是世界万万倍的延时摄影与快进播放
你的瞳孔能装下宇宙级的变化,却对不变
拉上了眼帘。那是人痴迷的定律,先验存在
不确定感使我们堕入及时欢愉和相对生死
需要拭擦多少回,才能还回人民的清晰面孔
要把他们和我放进去,要对你们反复追问
一支队伍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组成
而组织它的机制,值得你用真理来测试
斜挎在肩上的枪没有性别和种族之分
有谁期待它们发言,一响心愿,两身粉碎
暴行和它的旁观者们分享弥散的虚弱
而冥想的正午消耗着造物主残忍的耐心
3
词语如何使事物具备心意的色泽
譬如你给了我“荷”“晕”“苍”
于是中国画的淡墨与晕染,带我们去到
一个写意但精确的心灵世界
当我们说“一荷女人”,便可用阿富汗
天青石调制的颜料勾勒荷叶的筋茎
她的轮廓,墨色里有“一晕罩袍”
但那洇开的浅墨在现实里却是血痕与泪迹
也连带了并不遥远的那“一苍历史”
那些害怕女人拥有自我,那些恐惧歌声
那些信仰教条,用暴行寻求存在感的人
我们要如何与之共有一个世界、一颗地球与一
片天
而语言背叛着我们,橄榄枝发出呼救
回环之诗(给小翟)
小时候夜读聊斋,爱与怕交织
醒在夏日南方的蚊帐中
文字故事幻绘出眼前图景
从窗棂探进来风的大手
轻轻搅动帐幔,而晨光改变着
它上面的阴影与气息:几个人物
服饰随便,一匹小兽出没不定
一骨灯笼起火,便烧毁画中娇娘
小儿附体小虫,妖怪以人为衣
一大早依旧梦魇压床,洗脸时
麻木里不敢一瞥一秒镜子
瓷面盆内,晃动的一捧月亮
也提示:长夜未尽,故事待续
而下回分解恰巧落进你的一首诗
那里有人以菊为灯,照向起雾的大河
看见与内观(给徐冰)
从《山海经》到奥维德,果然
古人最擅长的,就是讲述背后的故事
又如你的一黄远山,转到玻璃的内面
其实是灯光下橘色的麦秸与散漫的枯枝
令人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果然
看见,是需要我们反思的一个词儿
不被一面的美欺骗,倒是其次
你或许是在考问我们:观看
从来都不客观,正如倾听需要倾心
角度不同,音乐略胜于舞蹈
化腐朽为神奇者,须为一公(认之)
异人,复眼般看出材料的二重(性征)
而比起蜻蜓,人的眼睛布满了死角
人不能裸眼望向太阳,虽然可以
一望太空,那也无异于回身观自在
一望太空,人立刻意识到何为渺小
太空也有它背后的故事吗?果然
“无力到达的地方太多了”,若非有心
在蜻蜓之眼中,人永远都是复数
是无,也是一。一望太空,会有天书
搭乘火箭,等我们译写文明的新多元吗?
而太阳底下有尘埃,物质不灭
沉重的废料再生为一对凤凰鸟,飞出千山
而内观的人,变出了轻盈与充溢
在元典美术馆(给朱金石)
咖啡馆开在美术馆里了
但来看展的人没找到吧台、桌椅和服务员
只有两扇概念的店门真实地开合
在元典美术馆唯一的长条形窗扇上
这条窗前,曾挂过秦玉芬的铁蒺藜窗帘
试图穿过它的人不免会被扎痛
那是名为珊瑚的一簇簇暗礁
把美术馆改装成了大海汹涌的一角
这片珊瑚岛下也盛产海鲜吗?
上周,鳌虾咖啡馆开张啦
——你好,来一杯美术馆咖啡如何?
但我们找不到吧台、桌椅和服务员
也许是一家外卖咖啡店吧
你没有闻到咖啡的香味吗
从一两声窗口的招呼中
当你打开微信,弹出圈友对话窗
——因为疫情,来看展的人少了
没关系,我们能直播看展,能叫外卖
在元典美术馆的鳌虾咖啡馆
两扇木格子门像是错位的时空
转换了维度的言语,就像我说
一株大坝,几座小树,两首房子……
我没有用错量词,诗人的工作不过
是改变我们内在的眼睛:咖啡馆,珊瑚,鳌虾
都市中的海洋生物,生存的技能和愤怒
词语装置,句子行为,声音肖像
这一切使得世界经历了一回微妙的改变
微妙到你以为是在脱壳,但其实
是现实把另一个自己——真实,诞生了出来
安琪的诗
哗
肖邦的钢琴曲
和百丈漈的瀑布声哪样
好听我不知道,我只知道
对着百丈漈的瀑布弹奏肖邦
肖邦
会被淹没得,无声无息。再努力
的肖邦也比不过百丈漈的一滴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