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

作者: 吴晓锦

小区里的老人们

老人们南腔北调,却总是主动问候别人,恨不得将小区里的陌生同龄人,都变成牌友、步友或舞友。

有的老人消失一段时间后,再次出现。有的老人却再也没有见到。他们会在牌桌上像孩子般争执,会和二三新友躲在角落里,小声数落儿女。

他们送孙辈去学校,买菜做家务,午后的时光里才出来闲聊一下,而后分别去菜市场,到学校门口等着孙辈们放学。

华灯初上,阿姨们准时加入各自的广场舞阵营,跳到汗湿衣衫,才结伴而回。有人余兴未尽地停留在路边,交流某个舞姿的最佳跳法,偶尔还起争论。

有的阿姨还要到蔬菜店里排队,耐心等待晚间的大折价。

老头们邀约着,在小区绿道上一圈又一圈地边走边侃,或者坐在花坛边沿上,看着阿姨们翩翩起舞。

于是,我也珍惜起了自己的身体,不再冷落书桌上的毛笔,我不想只做观众,更想满头白发时,像邻居老人们一样步履从容,心境平和。

小区里的孩子们

小区里的孩子们,雀跃于下午放学后的时段里。他们你追我赶,骑行在小区大小路上。或盘腿坐在地上,大声地挥甩纸牌,或钻进角落里捉迷藏。也不时传出争吵声和哭声,有的稚气揩着泪花,冲着某个小友,模仿大人嚷“绝交”,隔天却又重归于好。

他们的父母有的素不相识,有的只是点头之交,因为孩子,他们成了朋友。

阳台上,作为观众的我,常常回想起当年的陀螺、鸡公车和那修了又修的破旧自行车,想起结伴去上学去赶集去放牛去砍柴去割草去喝酒去结识异性的儿时弟兄。

我原以为,异乡的孩子们只能孤独地伴着父母、老师和作业成长,没想到,他们还能找到同伴来绽放童心。我默默祝福他们。

独木难成良材,独木难成森林,珍惜有玩伴和能玩乐的时光,这才是人生最珍贵的板块。

小区门口

只有三十来平方的小区门口,每天的放学之际,才是最热闹的时光。

带娃的大人们坐在水泥凳上认识陌生的同楼业主,熟悉昨天刚刚认识的邻居,深交来往了半年的牌友、步友和舞友。

孩子们在水泥地上学习交际,认识新朋友,娱乐老朋友,或暂时断绝情谊,明天以后再做好朋友。

保安一时间少了许多寂寞,丰巢柜旁边的快递员,情不自禁地放慢了分发速度。也许,她也想起了家里的老人和孩子。

我偶尔也去旁观他们的交流,油然想起子产不毁的乡校,想起老家村口的平地,平地旁有一条小溪,一棵垂着胡须的老榕树,几排光滑的石凳,有闲聊的老人团,有嬉戏的孩子帮,深更半夜时,还有恋恋不舍的小情侣。平地还是村里聚餐的餐厅,是由老人们主持的会议室。

因此,远行的年轻人,一到年节关头,总会按时回归,而且是堂堂正正地回来。

上一篇: 泥土芬芳
下一篇: 眼前的事物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