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的泥淖(组章)

作者: 敬笃

十 月

十月,秋天的尾巴,天高云淡,山洪退场,事物回到来时的地方。

我们总在谈论自然、生死与命运,滑落一地的风,铺满大地的树叶,写满答案。

十月,夕阳总会在山的那头,悄悄离开,一场关于时间的告别,总是有几分不舍。

收获、播种,另一个循环,从一天夜里开始。

我想趁着假期,回一趟老家,看看门前池塘的鱼是否还在水中。

十月,关于一场虚幻之梦的传说,从早到晚,难觅踪影。

我不知从何处借来一支笔,在蓝色天空中挥舞,一幅炫彩的画,出现、消隐。

森 林

零下三十度的兴安岭,守着东北偏北的那片土地。

世界哑口无言,唯有植物的呼吸,和躲在冰盖下的鱼儿,懂得极地生存的法则。

鸟的眼睛,在诗中看不见森林。迟到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安置动物。

体内流动的空气,在雪的挈领下,结成冰碴,凝滞在矮松上。

群山逶迤,无人辨认的白与柔软的身体融合在一起,渲染出一个崭新的梦境。

森林困惑,天空为何与大地同一格调?而人与动物,却不能和谐共处呢?

蚂蚁知道答案,它们勇敢地搬运尸体,悄悄地,不发出任何声音。

传 记

时间失控,传记写作将成为一种不可固定的模式。

漩涡中的词语,越过山河,留在某个未被命名的角落里。

上流社会与下流社会,在同一种管道中血液循环,最后一公里的路,走法都是一样的。

人生是一个隐喻,动词向前,名词向后,一连串的故事,都会悄无声息地发生。

从出生的日子开始算,我们用力走向终点,而起点恰好也在那里。

我们不曾僭越死亡,疼痛的肉体,记录着每一个伤口,命如草芥,但也要活下去。

我要写一本传记,从丢掉的事物入手,浓缩的影子,正努力爬进我的骨头。

寻 梅

我是否该踏雪,也许,这样寻到的梅花,才无比可贵。

难道梅花,非得要等到雪花飘落,才愿意兀自盛开吗?

可我的南方始终无雪,踏雪寻梅的计划,落空是在所难免的了。

我知道你的隐喻,在寒冷中骄傲,在生命的多棱镜中,散射出无数高贵品质。

可,我决定踏雨寻梅,在并不寒冷的冬天。

看雨滴打在花瓣上的温柔,看地上的泥渍与世俗同流,空气中弥漫着最洁净的香味。

寻梅不需要法则,因为所有的冬天都会有一种冷在那里。

泥 淖

大雨已至,泥土与水融合,创造一个新的世界——泥淖之地。

身陷泥淖之中的你,努力翻阅字典,希望可以查询到逃离的伎俩。

才知道,那些无法摆脱的困境,是对词语的畏惧。

现实的泥淖,只需等天晴朗,擦除干涸的泥土即可。

而心中的泥淖,该如何处理,犹未可知?

困顿的洼地,解放自我的权宜之计,早就失效。

你拔腿就跑,以果敢者的形象,借着雨水,清理藏在心底的污垢与泥渍,接下来便会是晴天。

碎 片

我愿意为词语交付一场未完成的梦。

碎落一地的玻璃,反射出无数束光,哪一条才是自己最真实的世界?

当灯光遇见月光,被丢弃的灵魂,会以怎样的形式出现?

我身处梦境,却无法回答一切问题,错乱的位置,谁才有资格重整秩序?

床、台灯、窗户、油画、书架、咖啡、电脑,还有一个孤独的我,正守着夜晚,敲打荒诞。

迟到的故事,穿越多个空间,进入不可知的维度,那里的人会不会依旧是人,还是其他?

我要跳出旧式法则,在玻璃浴缸里洗澡,可我不是鱼,鱼更不是我。

上一篇: 过往帖(二章)
下一篇: 热雪(外一章)

经典小说推荐

杂志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