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神木酒曲保护传承发展措施的探讨

作者: 刘香妮

关于神木酒曲保护传承发展措施的探讨0

摘 要:神木酒曲是陕北民歌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神木酒曲打造出了一批精品表演唱节目,央视和各地媒体的报道,使其逐渐唱响全国,并成为神木市的一张文化名片。本文全面介绍了神木酒曲,从神木市非遗工作规范建设,神木酒曲的整理、转型、传习和产业化发展,探讨神木酒曲保护传承发展的措施,以期为其他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发展工作提供借鉴。

关键词:神木酒曲;传习活动;文化产业

一、神木酒曲简介

神木酒曲是陕北地区广为流行的一种自编自唱的民歌。在亲朋聚会或酒席宴会上,不分男女,人们把酒言欢、唱歌敬酒,以此传递和增进情感。

神木酒曲从演唱形式上可分为独唱、对唱、领唱和齐唱等。从内容上分为敬酒曲、对酒曲、起酒曲、请客曲、辞酒曲、戏谑曲、要酒曲、散酒曲、劝酒曲、奉承曲及婚宴、祝寿等特定场合的酒曲,还有酒桌游戏猜拳调、牛拳、蛤蟆拳等。其中敬酒曲和对酒曲最为常见且极具特色,敬酒曲以尊敬、颂扬、祝福为主要内容,通常以“唱起来”“一清干”“底盅清”等为结尾;对酒曲以问答对唱赌酒,唱词涉及天文地理、古今事理、人物百态,讲究“见景起曲”,即编即唱,出奇制胜,只有博闻敏捷者才能免于罚酒。

神木酒曲主要分布在神木市境内长城沿线及北部风沙草滩地区的10个乡镇,辐射榆林市、延安市个别县区,内蒙古自治区的乌审旗、鄂尔多斯市、巴彦淖尔市等长城沿线地区,以及毗邻的山西省兴县、河曲县、临县。

二、全面规范非遗保护传承工作

近年来,陕西省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出台了《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陕西省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陕西省“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陕西省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管理与认定办法》等政策法规,构建了常态化落实机制,为非遗保护传承提供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神木市为保证神木酒曲保护传承工作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成立了有30名委员的神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下设的办公室位于神木市文化馆(非遗保护中心),负责研究和指导全市酒曲保护具体工作。

神木市建立健全了工作机制,制定了《神木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代表性传承人认定与管理办法(试行)》《神木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管理暂行办法(试行)》;还制定了相关保护规划,编制了《神木市陕北文化生态保护规划》《神木市国家级陕北生态保护试验区规划》《神木市文化和旅游文物广电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纲要》。

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工作机制的健全和保护规划的制定,不仅落实了陕西省相关非遗工作的要求,还为神木酒曲保护传承工作进一步开展提供了保障。

三、深入挖掘整理神木酒曲相关资料

喝酒唱曲是神木人的习俗,即编即唱又是神木人在酒桌上展示才艺的形式,唱曲的生活化和编曲的即兴性使神木酒曲难以被记录,许多好的酒曲只是口口相传,生命力薄弱。因此,深入挖掘整理是正确认识神木酒曲并开展后续工作的前提。

1939年,鲁迅艺术学院发起全国第一个“民歌研究会”,正式拉开了包括陕北民歌在内的民歌采集序幕,并出版《陕北民歌集》。其中《走西口》等成为现今酒桌上广泛传唱的酒曲名作。近年来,神木市文化馆秉承鲁艺精神和党的二十大关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继续全面挖掘整理流传下来的神木酒曲,指导和组织出版了《陕蒙晋酒曲集》《麟州酒曲山曲集》《神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图典》《神木非遗传承人口述史》等书籍;制作发行了《大炖羊离不了葱》等酒曲专辑,发布了《一对对鸳鸯水上漂》等唱片,录制了《陕北酒曲专题片》。

神木酒曲的整理工作虽然成绩斐然,但因起步较晚,艺人年事已高且散落民间,挖掘、抢救工作仍然任重道远。为此,神木市文化馆计划挑选4人成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调查组,包括摄影师、文字编辑、神木酒曲传承人、陕北民歌专家,每年持续一个月下乡调研,对掌握传统酒曲演唱技艺的60岁以上的老艺人展开抢救性记录,通过文字、图片、影像等手段,完整记录酒曲演唱过程及核心技艺要领,并进行规范化登记、整理、归档,经数字化处理后建立神木酒曲数据库,完善神木市文化馆酒曲展厅和陕北民歌博物馆中的神木酒曲资料。

四、立足新时代推动神木酒曲转型

神木酒曲的保护传承可从两条线入手,一是保护民俗性,强调挖掘整理还原原生态的神木酒曲;二是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神木酒曲转化和发展的整个过程。

(一)丰富神木酒曲的演唱形式

神木酒曲几乎囊括了陕晋蒙交界地区的全部曲调,近年来也出现了新酒曲和各类“时兴调”,酒曲虽然作品繁多,但是却没有能够代表神木精神走向更高舞台的作品。神木市文化馆以“文艺创作+酒曲文化”为工作方针,历时3年创作完成了酒曲表演唱《歌从黄河岸边边来》,从中华民族历史起源唱到新时代幸福生活,由沿黄公路千番变化唱出老百姓对党和祖国的赞颂,该作品荣获了中国艺术节第十九届“群星奖”。2023年,神木市还编创了大型音乐剧《酒曲人生》,讲述神木本土杨家四代人“走西口”“上战场”“治黄沙”“庆丰年”这四段故事,史诗般演绎了一个家族、一座城市的时代变迁与风貌,展现了古往今来神木人的拼搏精神,该作品不仅进行了多地巡演,还成功入选陕西省重大文艺创作精品项目。

这两部作品是对保护传承酒曲、用音乐延续乡土文化的成功探索,是对“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的全面贯彻,更是神木酒曲“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并朝着崇高艺术性创作的转型之作。

(二)增加神木酒曲的文学性

除了表演唱式的创造性转化,神木酒曲还可以进行文学性式的创新发展。神木酒曲有着唐诗宋词般的祝酒作用,李白的“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范仲淹的“浊酒一杯家万里”都是杯酒遣兴的典范之作,这些歌手和酒桌上即兴编唱的作品塑造并丰富了中华民族的性格和文化内涵。文化馆可以在群体性的舞台表演之外,指导传承人创作出水平高、造诣深的诗词式酒曲作品,以此将酒曲从酒桌上幽默、打趣的小调,升华为文学创作作品,这将拓宽神木酒曲的受众,吸引更多文学爱好者加入创作中来。

五、扎实开展神木酒曲传习活动

神木酒曲的保护传承离不开神木对酒曲演唱氛围的营造,而此氛围来自各类传习活动的开展。为此,神木市文化馆定期对酒曲爱好者和传承人进行知识、技艺全方位的培训。另外,常态化长效开展神木酒曲进校园、进景区、进社区、进乡村、进厂矿活动。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神木市会重点举办各类酒曲宣传活动;还先后举办了陕北民歌酒曲大赛、晋陕蒙酒曲大赛、神木酒曲春晚等大型文艺活动。以下选择三项进行重点论述。

(一)优化传承人队伍

神木酒曲技艺的保护传承发展的主体是人,提高传承人的文化素养和技艺水平是扎实开展神木酒曲传习活动的前提。目前,神木酒曲有传承人近30名,其中有杨女萍、屈德斌、贺亮平、韩妮4名县级非遗传承人,张子情、张利军2名市级非遗传承人,朱光亮(已去世)1名省级非遗传承人。

神木酒曲传承人尚未形成省、市、县级金字塔型传承人的结构。朱光亮去世,张子情年事已高,年轻辈传承人数量太少并且不够典型,向上申报潜力不足。为此,神木市文化馆在挖掘整理神木酒曲的同时,积极筹备神木酒曲申报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张利军申报省级传承人的工作,并计划在2024年全面启动县、市、省级传承人的申报工作。

神木文化馆还抓住《歌从黄河岸边边来》《酒曲人生》的排演机会,邀请音乐、非遗专家深入指导神木酒曲的演唱技巧,讲授神木酒曲相关知识;在《酒曲人生》全国巡演的过程中,与演出地文化单位积极开展学术座谈,以此增加传承人的文化见识。神木市文化馆还计划与高校合作,培养一支学院式的神木酒曲传承人队伍;与图书馆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共建,每月制定神木酒曲书籍阅读活动日和研究报告撰写日;与高校、图书馆合力谋划集讲座、研讨会、培训辅导于一体的文化周活动。

(二)灵活进校园

各类娱乐形式的出现,使得年轻人的文化生活丰富过剩,神木酒曲和许多非遗项目一样,保护和传承的土壤正在流失,灵活开展进校园活动并影响年轻人学习酒曲是神木酒曲避免陷入“断代”的重要途径。然而,神木酒曲作为酒桌上的祝酒游戏,以传统形式在学校内传习会误导学生饮酒醉宴。神木市文化馆为此改变了进校园的方式。

2021年,神木市文化馆修建了376平方米的非遗展厅,并特置区域还原了传统神木酒曲的演唱现场——窑洞炕上的酒摊场。神木市文化馆每年接待学生近2000人次,学生参观期间,神木酒曲传承人在酒摊场上为他们现场演唱。这种“被动式”的进校园既消除了误导,又全面展现了神木酒曲作为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形象。

神木酒曲“主动”进校园,可以依托表演唱、酒曲式文学作品创作等形式。其一,文化馆与学校合作,编排酒曲音乐小剧,小剧强调舞台性、艺术性,让传承人主演、学生参与,多校联办,以校园艺术节的形式进行展演。其二,选编具有文学性、娱乐性的曲目,配上图片,制作成小册子,放在校园图书角供学生阅读。其三,举办曲词创作大赛,例如“三行酒曲”创作大赛,词句要求具有演唱性,内容要求具有抒情性。

(三)生动进万家

除了在校园展演,神木市陆续在非遗小剧场、神木大剧院、神木市文化馆酒曲传习所、社区文化服务中心、各类展演临时剧场等地频繁开展神木酒曲惠民演出活动,让“窟野河流淌着肥水,还有酒曲”。

神木酒曲既是艺术欣赏的美餐,又是情感传递的媒介,它在酒酣耳热中让宴会达到高潮。在非遗陪您过大年系列活动中,神木市文化馆计划创新演出方式,将神木酒曲进百姓家作为节目直播的一环,神木酒曲传承人到百姓家唱曲敬酒、百姓向传承人和镜头外的观众敬酒唱曲、舞台现场的大屏幕进行直播,这场百姓家、舞台现场、荧幕观众的三方联动,不仅能够烘托喜庆的节日氛围,还能在神木人心中深化酒曲的民俗性——神木人无曲不饮酒,无曲不成宴。

神木市文化馆还计划在神木市文化馆视频号上打造并发布一系列神木酒曲视频,展示挖掘整理工作成果,不断推出新酒曲和新传承人,让神木酒曲进万家,让万家唱响神木酒曲。

六、推进文化产业建设

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为此,可以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神木酒曲纳入旅游开发的范畴,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

文化馆可以与相关单位合作,打造文化产业示范点,以神木市文化馆作为总馆,在城市大酒店、景区、乡村民宿建设“文化驿站”,把神木酒曲演唱和神木酒曲小剧演出作为重点入驻项目。如陕北说书成功入驻榆林市榆阳区各大酒店,并作为酒店特色被重点推送。还可以打造节庆项目,在剧院、文化广场等演出地,根据7个法定节日开展神木酒曲演出活动,编排符合节日特征的神木酒曲舞台剧。

无论是示范点还是各类大型演出,都是一站式文化输出,它们可以烘托城市文化特色。另外,神木地区的自然和人文景观大都呈散点分布,缺少集群或大面积游览地。神木市可以和旅行社、高校合作,打造特色游览和研学路线,将神木酒曲演出和景区串联起来,增加可观性;再针对游览线路建设配套设施,提供优质服务,提高游客体验感。

七、结 语

神木酒曲已步入新时代,它在一段段历史中见证了神木人忠勇、拼搏的精神。做好神木酒曲的保护传承发展,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以此打造神木文化名片,讲好神木故事,助力陕西文化走出去。

(神木市文化馆)

参考文献

[1] 崔帅.神木酒曲文化中的语言现象分析[J].咸阳师范学院学报,2019,34(5):72-75.

[2] 庞洁.酬酢与酣歌[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