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发展新路径
作者: 朱丹彤
摘 要: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该如何走出新路子,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的公共文化服务功能,是文博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为博物馆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博物馆应抓住机遇,通过把握文化传播和旅游之间的关系,不断探索博物馆发展新路径。
关键词:文旅融合;博物馆;创新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民众对精神层面的文化需求日益增长,尤其是对自然风光、历史文化景区、人文情怀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民众都想走出去看一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当前,各地在文旅融合促进经济发展的理念下,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做细文旅融合发展的各项工作。博物馆作为每个地区的文化殿堂,收藏并展示着蕴含当地历史、政治、经济、文化信息的文物,是民众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最便捷的地方。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博物馆为旅游注入了文化的血液,吸引了更多观众前来参观,让观众在体验旅游休闲的过程中学习文化知识,从而满足他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也会让更多观众走进博物馆,人流量的增加可为博物馆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带动博物馆更好地发展。
一、文旅融合,促进文化和旅游产业共同发展
近年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民众的生活方式也日益多样化,旅游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娱乐消遣方式,更是人们开阔眼界、提升认知度的一种手段。在我国建设文化强国的背景下,旅游业和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理念应运而生。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是一种通过跨界合作,将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经济产业等多方面进行整合,全面创新的发展模式,可以实现旅游资源最大化发展、文化资源最大化利用。在文化和旅游相互融合、协调、推动发展的过程中,游客不仅能观赏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获得精神文化层面的提升。这一方向也推动了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其创新打造的“文化为魂,旅游为体,以文促旅,以旅彰文”[1]发展模式,为旅游增添了文化的光环,让游客通过观光释放压力,并且得到精神文化的满足。文旅融合还可以借助风景区,在旅游线路中引入文化胜地,引导游客在感受自然风光的同时,前往文化场所学习相关文化知识,让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滋养精神世界。如此,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区域特色得到广泛传播,推动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不断实现高质量发展。
旅游景区和文化单位还可以联合研发更具文化内涵和视觉吸引力的纪念品、旅游产品、文创产品等,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学习;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做细吃、穿、游、住、购于一体的一站式服务,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旅游产业和文化产业长期可持续发展。例如,现阶段各大博物馆立足于丰富的文化资源,挖掘文物背后所蕴藏的深层文化内涵,与设计公司合作研发出独特的文创产品,以满足游客的文化需求。
二、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发展的新路径
自2012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博物馆作为文化汇聚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文旅融合”的发展理念,既是博物馆发展的机遇,也是一种挑战。博物馆应该不断探索如何在这一理念下更好地发挥社会服务功能,如何才能让前来参观的游客满意而归。
(一)挖掘博物馆文旅融合的内涵
2021年5月,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教育部、科技部、民政部、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关于推进博物馆改革发展的指导意见》指出,要充分发挥博物馆在文旅融合发展、促进文化消费中的作用。博物馆在文旅融合的过程中想要抓住机会促进发展,需要意识到博物馆是通过深入挖掘研究馆藏文物,然后进行文物内容和形式的整合,进行陈列展览、宣传教育以及开展其他业务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文化是博物馆最根本的价值属性,是吸引观众前来参观的名片和底气。在文旅融合发展过程中,博物馆作为旅游目的地之一,除了要具备旅游必需的休闲、娱乐、观光属性,更重要的是要有深层次的文化属性,这是博物馆区别于其他旅游场所的根本所在。作为城市文化的聚集地,博物馆的建筑、文物藏品、陈列展览都是彰显博物馆文化属性的实物载体,构建“博物馆+旅游”[2]的融合运营模式是博物馆发展的必经之路。挖掘博物馆内涵的过程还需要认识文化和旅游的双向带动作用,博物馆为旅游锦上添花,而旅游也是促进博物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
(二)文旅融合创新展览,充分彰显博物馆文化价值
博物馆作为文旅融合过程中的文化中枢点,陈列展览是其核心业务活动之一,也是业务水平的综合体现。陈列既要体现馆内文物藏品的科研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又要体现展品本身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陈列展览是游客参观学习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游客对博物馆的认识。新颖、高质量的陈列展览能够为博物馆吸引更多观众,提高游客的满意度。因此,博物馆需要通过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探索和创新陈列展览,为游客呈现精彩而富有吸引力和趣味性的展览。
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想要创新展览,必须牢记为社会公众服务的社会属性,深度挖掘馆藏文化资源,主动与旅游项目开展合作交流,从不同的角度策划展览主题、内容、形式,达到博物馆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目的。首先,博物馆可与当地的一些旅游景区建立合作关系,和具备展览条件的景区达成合作协议,将博物馆的精品展览引入景区,在景区内举办相关文化展览、主题活动、讲座、研学等活动,让游客在景区休闲娱乐的同时感受博物馆精品展览带来的文化熏陶,给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旅游体验。其次,博物馆可以与学校、企事业单位等进行合作,将博物馆展览送入这些合作单位,让展览成为他们学习文化的第二课堂,对博物馆而言,这样也可以扩大博物馆的知名度,提升博物馆的社会认可度。精品展览的研发、设计和打造离不开科研团队的支持,展览的运输成本也需要专项资金支持,博物馆也要积极向相关部门申请专项资金,用于文旅融合背景下陈列展览的创新研发与呈现。
新颖的陈列展览方式必将成为博物馆对外宣传的有效手段。博物馆需要在创新展览的同时,制定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宣传方案,要借力一切具有实效的宣传途径进行有效宣传,例如抖音、快手、微博、淘宝、小红书等新媒体平台,让更多人了解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所推出的文化展览。
(三)建立博物馆旅游地标
博物馆可借鉴博物馆旅游地标建设的成功案例,加强自身各项资源设备的优化和建设,以此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河南博物院就是成功的旅游地标式的博物馆。河南博物院位于郑州市交通最便捷的商场中心地带,人流量大,其主体建筑是以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的“观星台”作为原型设计修建的。[3]河南博物院还拥有大量精美的陈列展览和精品文物,成为郑州旅游的打卡地标。河南博物院的成功主要在于两点。第一,河南博物院所推出的陈列展览能够紧随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能够满足游客需要。当前各大博物馆都以敦煌数字化建设为启发,相继走上博物馆数字化的发展道路,河南博物院也在展览中应用了VR、AR等技术手段,带领游客沉浸式体验展览。第二,与周边的商业广场形成一个集合体,游客可以在满足吃、购、游的同时,走进临近的博物院满足精神文化需求。
因此,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可利用自身优势,打造地标建设,吸引更多的游客前来参观打卡,让游客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三、结 语
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博物馆应把握时代内涵,深刻理解“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真正含义,让“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助力博物馆发展的有效途径。
(天水市博物馆)
参考文献
[1] 游桃花.文旅融合下的博物馆展览工作创新[J].文物鉴定与鉴赏,2021(19):154-156.
[2] 王秀伟.博物馆文旅融合的内涵要义、内在张力与优化路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3,44(8):137-144.
[3] 胡曙光,梁冰.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馆发挥旅游地标功能的实践及提升研究[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3,43(2):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