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汉中
作者: 姚璞宁愿朝南走百步,决不向北退一步。
我,没有忘记,四十年前,一位先师迷途指津予我——陕南自救。我才有幸至此,看到了一片片湛蓝的天,四周尽是幽绿植被的大山,淌过清澈见底的江水,接触到了心地善良的真人。所以,我就坦然自乐地从事着自己钟爱的教育事业。
平日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节假日忍看千家陶醉,哀叹孑然自斟。至今,学生及其子孙们每每故地重游,也会时时念叨起以往的故事。
我不会忘记,一十八年前,仍是位哲人引领我跨入了人生一个崭新的天地。让我逐渐懂得,汉中之所以为天汉的缘由,厘清了汉王刘邦在天汉大地上留下的三个不朽的典故。
我从而悟出,天地间莫非文史,文史中别有洞天;追摩古人得真趣,别出新意成一家;天府之国人文厚,真识人文知音稀!
我不想走常人随波逐流的老路,也不愿意在大千世界委屈苟活,我要走自己的新道,来充实自己人生真谛的底气。
古曰:天下熙熙为利来,天下攘攘为利往。夫千乘之王、万家之侯、百室之君尚忧患贫,而况匹夫编户之民乎?!
《汉书·苏武传》记载,李陵劝说苏武: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我总在想,卞和终归能遇到楚文王,我还找不到识“璞”之人吗?民间组织想要办成事,难度重重不言而喻,我唯一的力量源泉就是把社团的文化事业当作生命延续的精神支柱!
回首自己坎坷的过往春秋,我已经昂首挺胸行进在天汉长街上:每一片蓝天都看在眼里;每一块绿地曾有印迹;每一汪江水也可鉴证;每一个路人也会隐约记得。
我爱这里,决不会恣情独享,取乐于宜居汉中,因为,现在还不是我放纵的时候;我爱这里,也不会处处忘我地扮演夸夸其谈的说客于汉中,因为哗众取宠不属我类;我爱这里,我要用自己独有的示爱方式予以汉中,默默倾注自己的心声。我清楚: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作者简介:姚璞,陕西富平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陕西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中学高级教师,中国知青协会副秘书长、陕西省弘扬汉文化研究中心副理事长、陕西理工大学特聘研究员、汉中市社科联常委、汉中市文博协会副会长、汉中市汉文化研究协会会长,著有《十年历程》《非凡十五年》及传记文学《荆山石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