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馆+”模式推动岚皋文旅融合发展的实践与启示
作者: 吴柏均 李刚摘 要:文旅融合是公共图书馆服务创新的重要内容。岚皋县图书馆立足服务创新,通过“图书馆+”模式,不仅在实践中开创了文旅融合新路径、打造了文旅融合新格局、诠释了文旅融合新内涵,而且获得了强化对校合作建设研学高地、打造精品活动加大外宣力度、优化资源配置创建书香民宿等启示,为后续进一步推动有岚皋县图书馆参与的县域文旅融合发展事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岚皋县图书馆;文旅融合;研学;活动;民宿
文旅融合是指将文化和旅游两个领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2021年4月,文化和旅游部印发《“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明确指出:“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完善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推动文化和旅游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融合发展,不断提高发展质量和综合效益。”[1]岚皋县图书馆积极响应政策号召,以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为遵循,采用“图书馆+”模式进行实践探索,取得了系列成果,获得了系列启示,不仅为岚皋县文旅融合发展事业的繁荣做出了贡献,而且为广大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提供了经验和遵循。
一、“图书馆+”模式推动岚皋县文旅融合发展的基本情况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2]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是时代的必然选择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一个地方的文化地标,2023年以来,岚皋县图书馆在做好免费对外公共文化服务工作的基础上,充分盘活馆藏资源,紧扣岚皋县第一产业——旅游业,积极履行自身职能,以“图书馆+”模式持续探寻旅游功能与公共文化融合进步的新路径、新模式。在深入贯彻文旅融合发展理念的过程中,相继开展研学、香包编制等活动,并与民宿主体“高峰忆家”合作,积极开拓游客休闲新空间,达到“以旅推文”“以文促旅”的目的,拉开了二者协同发展的帷幕。岚皋县图书馆在推动岚皋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实践证明:人是价值创造的源泉,只要有好路径、好模式,立足于免费对外开放业务的公共图书馆也能在文旅融合的大潮中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二、“图书馆+”模式推动岚皋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做法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岚皋县文化和旅游广电局的领导下,岚皋县图书馆馆长段祖琼积极开拓业务,通过混合打好文化和旅游两手牌,高效协调、组织各方,实现了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取得了诸多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效益的成果。
(一)“图书馆+研学”开创文旅融合新路径
自2023年岚皋县图书馆推出“岚图大讲堂”以来,一批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在岚皋县图书馆的邀请下纷纷走进讲堂。其中不乏自强代表王庭德、戍边军人杨涛、创业代表赵元琦,他们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和人生经历,为学生们送上了一场场别开生面的励志报告会。“岚图大讲堂”虽然以县内学生参与为主,但影响力已经在安康地区传播开来。安康市汉滨初中高新校区七年级的几位老师就是在“岚图大讲堂”的影响下,主动联系段祖琼,希望带着学生前往岚皋县图书馆聆听励志报告会。
岚皋县图书馆精心筹划协调,制定了汉滨初中高新校区师生前往岚皋县图书馆研学方案。2023年4月8日,该校七年级师生一行250余人来到岚皋县图书馆,先后前往巴山植物园、岚皋科技馆参观,开展了“同心鼓”“欢乐乐章”“我是小小图书管理员”“岚图大讲堂”“朗读快闪”“劳动实践课‘包饺子’”“4月份师生生日会”等活动。该项研学活动得到了师生们的一致认可,丰富多彩的参与性项目,给师生们带来了“游中学,学中游”的愉悦心情。
图书馆在活动中整合了社会资源,拓展了服务业态;学生们在活动中收获了知识,获得了快乐;酒店在活动中增长了人气,提高了经济效益。岚皋县图书馆组织的“图书馆+研学”项目的成功实践,不仅开创出了一条文旅融合的新路径,而且给岚皋县各经营主体树立了榜样,提供了组织开展研学活动的经验。
(二)“图书馆+活动”打造文旅融合新格局
自2023年以来,岚皋县图书馆以活动为媒,相继开展了近200场线下活动,诸如义写春联、元宵节灯谜晚会、三八妇女节、朗读快闪、讲故事大王、天水优秀书画作品展、读书分享会、端午节香包与彩绳制作、中秋节月饼与灯笼制作等活动,从社会满意度、影响力及旅游发展贡献率来看,图书馆进一步发挥了文化阵地作用,为外来游客提供了可供参与的文化项目,使得游客在“品美食”“赏美景”两个领域之外找到了新的精神文化体验项目,既有效地提升了公共文化服务效能,又延展了文旅融合发展项目的分布格局。
以2024年端午节香包与彩绳制作活动为例,该活动旨在增进孩子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培养孩子们的爱国主义情感,让孩子们过一个有意义的端午节。在活动开始前,6位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退休教师来到岚皋县图书馆参观打卡,并在工作人员的邀请下也参与了这场手工活动。
此次活动既为孩子们提供了课外活动平台,也为参观打卡的6位游客提供了一个极具参与性、趣味性、娱乐性的体验项目。游客积极参与活动的景象在岚皋县还是首次出现,对文旅融合发展事业来说,颇具前瞻意义。“图书馆+活动”模式无疑给岚皋县文旅融合发展开了一个好头,我们还需要久久为功、接续奋斗。
(三)“图书馆+民宿”诠释文旅融合新内涵
在民宿中建设图书馆,是实现文化和旅游发展双赢的一项重要举措。2023年,岚皋县第一家颇具特色的民宿“高峰忆家”落成,为“图书馆+民宿”的文旅融合模式增添了新的内涵。段祖琼立即主持开展了图书募捐工作,力图把社会上的闲置图书集中起来,以便发挥图书的最大作用。经过一年募捐,图书达到2000多册,图书馆于2024年3月把募集的图书全部捐给了“高峰忆家”,促成了“高峰忆家”图书馆的建设。
自从“高峰忆家“图书馆建成以后,游客在该处停留的时间变长了,休闲的时间更有意义了。正如老板杨能双所说:“一个好的民宿,必然需要文化作为依托,在图书馆的加持下,我看到了游客以及图书馆整体文化氛围的变化。自从图书馆建成以后,前来游玩的游客常常会走进图书馆翻书、写字、画画,在不知不觉中,我感觉到文化气息变得日渐浓郁。我这里生态环境好,硬件设施齐全,随着图书馆的建成,软件设施也实现了质的飞跃。”
“图书馆+民宿”模式,深刻诠释了文旅融合发展的新内涵。图书馆与民宿的结合,是文化消费与生态消费的结合。图书馆与民宿的结合,不仅拓展了游客的活动空间,而且为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鲜活的文化气息。
三、“图书馆+”模式推动岚皋文旅融合发展的主要启示
岚皋县图书馆紧扣国家政策要求和县情需要,采用“图书馆+”模式,在开展免费公共文化服务的基础上拓展业务边界,为文旅融合事业的接续发展奠定了基础,积累了经验。回顾岚皋县图书馆在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方面的做法,不难发现,要赓续文旅融合事业,需强化对学校的合作关系,加强研学项目的内涵建设;需持续打造一批根植于本土和传统的优秀文化活动,通过多种渠道加大对外宣传力度;需持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图书馆+民宿”的建设和推广工作。
(一)强化对校合作,建设研学高地
岚皋县图书馆采用“图书馆+研学”项目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要持续加强与市域内外中小学甚至大学的合作关系,既要看到研学项目对学生的教育意义,也要看到学生群体的消费潜力。在开拓、巩固与各学校合作关系的同时,结合图书馆职能、当地季节特征、特色产业和文化特点,开发种类繁多、可供师生选择的寓教于乐的研学产品。与此同时,争取提出一批逻辑严密、安排周到、操作性强的研学方案,快速形成组织、承接、开展研学项目的能力,力争在研学项目的实践中,把“岚皋县图书馆+研学”项目打造成文旅融合发展的“金名片”,把岚皋县建设为名副其实的研学高地。
(二)打造精品活动,加大外宣力度
岚皋县图书馆采用“图书馆+活动”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要以“你若盛开,蝴蝶自来”的态度,持续聚焦活动本身的建设和完善。要以传统节日、优秀传统文化、本地人文风貌和特色美食美景为切入口,蓄力雕琢多层次、多类型、多结构、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文化活动,使之一经推出就给人深刻印象。梧桐萋萋,有凤来栖。岚皋县图书馆将在提升活动内涵和水平的基础上,加大对外宣传力度,加强与酒店、车站等的公益合作,利用LED显示屏、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等多种渠道实时公布活动信息,让有意向参与活动的游客实时掌握最新活动动态。
(三)优化资源配置,创建书香民宿
岚皋县图书馆采用“图书馆+民宿”项目的成功实践,启示我们要通过合适的渠道和妥当的方法积累图书资源或优化全社会的闲置图书资源。在聚焦新一批民宿项目落地的同时,要加强对民宿图书馆的建设指导和推广工作,采用外联个体老板或公益机构捐助、公开向全社会开展图书募捐活动等方法聚拢图书资源,实现民宿落地一批,图书配置一批,以此发挥“图书馆+民宿”项目的优势。
四、结 语
当前,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社会主要矛盾。[3]在人们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占比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岚皋县图书馆作为国家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将立足县情,紧扣文旅融合发展之路,坚持“图书馆+”模式,全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积极探索出研学、活动、民宿的多样化、高效率的组织形式和实现方式,努力向上级部门争取更多关于活动资金和人员编制方面的实质性支持。
(岚皋县图书馆、安康市群众艺术馆)
参考文献
[1] 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J].中国会展(中国会议),2021(12):26-29.
[2] 潘海岚.《西南民族地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发展研究》简介[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37(4):1,161.
[3] 何小勇.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要矛盾思想的方法论意义[J].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2018(3):177-185.